(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蘇常州213011常州開放大學江蘇常州213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銀行承兌匯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與此同時,銀行承兌匯票引發(fā)的經濟案件也時有發(fā)生,票據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存在一定的隱患。
銀行承兌匯票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并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對出票人簽發(fā)的銀行承兌匯票進行承兌是銀行基于對出票人資信的認可而給予的信用支持。銀行承兌匯票與商業(yè)承兌匯票同為商業(yè)匯票,區(qū)別于商業(yè)承兌匯票的是,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信用,而商業(yè)承兌匯票是商業(yè)信用,相比之下,銀行承兌匯票具有信用等級高、流通性強等優(yōu)勢。
銀行承兌匯票對買方企業(yè)來說,能利用遠期付款,以有限的資金購進更多貨物,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營運資金的占用與需求,同時也降低了資金成本,相當于獲得了承兌期內的免息貸款;對賣方企業(yè)來說,對現有或新的客戶提供遠期付款方式,可以增加銷售額,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獲得資金的保障,并能用之貼現、轉讓,確保生產經營順暢進行。由于能同時滿足買賣雙方的共同需要,銀行承兌匯票在金融市場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市場規(guī)制還不健全等原因,其也成為不法分子用來騙取巨額財產的工具。企業(yè)應積極提高對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識別和防御能力。
銀行承兌匯票被越來越多地使用的同時,也匯集了大量的金融風險,企業(yè)由此產生經濟損失的案例正在逐年攀升,相關的訴訟也逐年增多。結合S公司銀行承兌匯票流轉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票據遺失、毀損及瑕疵風險。S公司收到G公司背書轉讓的承兌匯票一份,金額100萬元,S公司前手W公司承兌匯票財務印鑒章不清晰,兌付行要求其出具承兌匯票不清晰的說明,而此時W公司已瀕臨破產,很難找到辦理相關業(yè)務的人員。這種情況下,銀行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取得該單位的工商吊銷證明文件,二是取得蓋章。但W公司并未辦理工商吊銷,吊銷證明文件無從獲取,導致承兌匯票到期不能托收成功。經過對S公司近兩年的調研,發(fā)現銀行承兌匯票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票面問題:(1)承兌背書簽章不清晰;(2)匯票票面有污漬,票面簽章無法清晰辨別,票面有破損或撕裂;(3)匯票票面字跡不夠清楚,或有涂改;(4)匯票票面項目填寫不齊全;(5)匯票票面金額大小不一致;(6)承兌期限超過6個月(非電子銀行承兌匯票);(7)銀行承兌匯票交接時發(fā)生丟失或郵寄時丟失;(8)背書不連續(xù),或背書前后不符合邏輯關系。
(二)票據欺詐風險。S公司收到B公司背書轉讓的承兌匯票一份,金額20萬元,后B公司前手C公司謊稱該承兌匯票已經遺失,要求法院做出除權判決,法院通知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待公示催告期屆滿后,法院便作出除權判決,申請人持法院判決向付款行申請付款。待實際票據權利人S公司在票據到期時向銀行請求付款時,才發(fā)現這張承兌匯票已被掛失止付,且票據款項已被提取。法院公示催告往往在地方性報紙上公告,票據實際持有人未及時掌握公告信息,也沒及時申報權利,導致損失。
(三)收取變造票、偽造票和克隆票的風險。很多不法分子往往依托真票進行造假,克隆匯票以假亂真,在票面真假鑒別能力不高,缺少現金防偽儀器的情況下,僅憑肉眼觀察很難鑒定。其中變造票是通過更改真票的局部信息來達到詐騙目的的票據,防偽功能齊全,欺騙性很大,金融風險也極大。偽造票是全部進行偽造做成假票據,是憑空捏造出來的票據。而克隆票是通過克隆真票的票面信息,加以相關的造票技術來制作假票,即克隆票的票面信息是正確的,但這張票據紙張卻是假的,由于克隆票的成本比變造票的要低,成功率比偽造票的要高,所以在三種假票據中,此種假票據較多。
(四)相關人員知識匱乏引發(fā)管理風險。筆者對S公司頻繁接觸承兌匯票業(yè)務的10名購銷人員進行了調查和詢問,發(fā)現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缺乏對承兌匯票的風險認識。承兌匯票相當于是一種現金等價物,應當按照保管等額現金的方式進行保管,而實際上,員工對承兌匯票的敏感程度遠低于對現金的敏感程度,上述經辦承兌匯票業(yè)務的10名員工中,僅有2名認為承兌匯票的給付最好不采用郵寄的方式,80%的員工認為郵寄承兌匯票不會產生風險,但如果換成是現金,員工則一致認為不能郵寄。
2.缺乏對承兌匯票真?zhèn)巍㈣Υ玫蔫b別能力。承兌匯票可能會被變造、克隆、偽造,也可能會在取得時存有瑕疵,對于真假票,員工不能準確區(qū)分。如果不能在收取承兌匯票時及時識別,取得承兌匯票后,會引發(fā)票據風險,如果持有至到期托收,就完全可能變成公司的一項損失。
3.缺乏對承兌匯票相關知識的學習。員工普遍不了解承兌匯票的一些規(guī)范性限制,不能準確識別不規(guī)范的票據,例如,紙質承兌匯票一般不超過6個月,背書轉讓必須連續(xù)完整,書寫必須規(guī)范,印鑒章必須清晰等。
(五)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普及程度較低。雖然近幾年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大力推動下,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在防范票據風險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整個銀行承兌匯票中的占比仍然較低,主要是市場對銀行承兌匯票的認可度還不高,根據S公司所在區(qū)域的工行統計,客戶對電子承兌匯票的使用量只占總使用量的8.6%。經過對S公司的供應商調查發(fā)現,3/4的供應商尚未開通接收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網銀平臺,1/3的供應商持票后會選擇在收到票據后貼現換取現金,他們普遍認為紙質承兌匯票市場認可度更高,而不愿接受電子銀行承兌匯票。S公司1/3的供應商非本地,有部分供應商的銀行承兌匯票是通過郵寄的方式送達,存在郵寄風險。公司財務部在力推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后,僅有幾家開通了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接收平臺的供應商表示以后愿意接收電子銀行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只要我們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辦事,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銀行承兌匯票的管理,就可以預防和減少風險??偨Y銀行承兌匯票日常管理的風險,企業(yè)應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風險管控:
(一)建立完善的企業(yè)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管控制度。嚴格規(guī)定經辦銀行承兌匯票的手續(xù)和流程,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并對相關業(yè)務人員進行專項培訓,規(guī)范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yè)務的手續(xù),提高業(yè)務人員對銀行承兌匯票的識別能力和敏感性,降低公司因此可能產生的經濟風險,減少票據法律糾紛。
(二)規(guī)范票據轉讓流程。企業(yè)應規(guī)范銀行承兌匯票操作的各項流程,從收取、背書轉讓、托收、開具到兌付等都要及時準確地做好電子臺賬,同時做好票據到期日提醒,票據在手標志等。收取票據后應等同于現金進行保管,并實時盤點對賬。在辦理收取、背書、質押或貼現等手續(xù)時,應復印票據備查。在簽發(fā)銀行承兌匯票時,應留有簽發(fā)記錄,并要求領取人提供收據及相應的身份證明、領取票據的委托授權書等。
(三)履行票據查詢程序。企業(yè)應謹慎對待易發(fā)生惡意掛失單位和地區(qū)的銀行承兌匯票,關注掛失止付等相關信息,盡可能降低銀行承兌匯票的結算風險。對于達到一定金額以上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yè)應建立重點關注臺賬,并按照臺賬信息,主動到當地銀行辦理票據查詢,同時定期查詢付款地的票據公示公告網信息,防止所持有的承兌匯票被惡意掛失止付或公示催告,在經銀行查詢反饋信息無不良時,方可收取入庫。
(四)查看出票人信息,重視付款人信譽。企業(yè)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后,應重點查看出票單位,以保證出票人有足額償付能力。付款人的信譽對于持票人是否能到期托收款項最為關鍵,如果付款人信譽好,償付能力強,即使收到的票據存有瑕疵等致使兌付行拒絕兌付,持票人仍然可以將承兌匯票退還給付款人,要求其直接支付現金。
(五)推廣使用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是紙質銀行承兌匯票的繼承和發(fā)展,卻具有紙質承兌匯票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安全、高效,全部流轉過程通過網銀端完成,降低了票據被克隆、變造、偽造及丟失、損毀等各種風險。其票據權利義務關系與紙質銀行承兌匯票沒有區(qū)別,所不同的是電子銀行承兌匯票以數據電文形式替代原有的紙質實物票據,以電子章取代實體簽章,以網絡傳輸取代人工傳遞,實現了票據業(yè)務過程的電子化。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通過采用電子簽名和可靠的安全認證機制,能夠保證其唯一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降低了票據被克隆、變造、偽造以及丟失、損毀等各種風險,大大提升了票據的流轉效率,降低了人力及財務成本。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最長票期從6個月延長至1年,最大票額從1億元放大至10億元,流動性好、短期融資能力強。企業(yè)推廣使用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能降低票據流轉過程中各種可能的風險,同時提高流轉效率。
(六)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和學習。企業(yè)應重視提升員工對銀行承兌匯票的認識水平,提高員工對變造票、偽造票和克隆票的鑒別能力,加強對銀行承兌匯票流轉過程的培訓,并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標準化管理流程。在人員崗位交流后,新接手銀行承兌匯票業(yè)務的人員能依照標準化管理規(guī)定,迅速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