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琴
摘 要: 本文針對v-t和x-t圖像的專題教學,采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設(shè)計,以“龜兔賽跑”的故事進行新課導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解決問題為出發(fā)點,歸納和總結(jié)了v-t和x-t圖像的相關(guān)知識,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 物理教學 v-t和x-t圖像 問題教學法 思維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充分挖掘?qū)W生潛能,使其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全過程的思考、全過程的學習,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重要課題之一。而問題教學法是最佳教學策略之一,所謂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以解決問題為出發(fā)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優(yōu)化教學效果。下面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的v-t和x-t圖像專題教學為例,談?wù)勗谖锢斫虒W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shè)計。
一、新課導入
情景展示:三位同學進行“龜兔賽跑”的情景表演(注:一位同學獨白,另兩位同學分別表演烏龜和兔子)。
過度引入:前面學習了v-t和x-t圖像的有關(guān)知識。那么,我們能否畫出“龜兔賽跑”時烏龜和兔子的v-t和x-t圖像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一問題。
二、新課教學
1.自學指導(參考時間:5min)
問題1:結(jié)合課本,思考下列問題:
(1)怎樣作v-t和x-t圖像呢?
(2)v-t和x-t圖像的物理意義分別是什么?
(3)在v-t和x-t圖像中,我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2.自學反饋
【學生活動一】分小組進行歸納與總結(jié)v-t和s-t圖像相關(guān)知識如下:
(1)作圖步驟:建系描點作圖。
(2)v-t:表示物體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x-t:表示物體位移所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并不表示物體的運動軌跡。
(3)v-t:確定某一時刻速度大小及方向。
x-t:確定某一時刻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過渡引入】根據(jù)v-t和x-t圖像,能否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下面我們以實例分析。
問題2:下列各圖像分別表示物體做什么運動:
【學生活動二】學生代表進行展示和匯報,其他小組補充如下:
(1)靜止;(2)勻速直線運動;(3)反向勻速直線運動;(4)勻速直線運動;(5)勻加速直線運動;(6)勻減速直線運動。
【師生互動】通過上題,總結(jié)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如下:
(1)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
(2)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變,可分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
3.深入探究
問題3:下列各圖像中,各線段和點分別具有什么意義:
(1) (2)
【學生活動四】獨立思考完成各題,并向全班展示;
【師生互動】通過上題,總結(jié)在v-t和s-t圖像中
(1)直線的斜率的含義:
s-t:表示物體的速度
x-t:表示物體的加速度
(2)兩直線的交點的含義:
v-t:表示速度相等
x-t:表示兩物體相遇
問題4:試求出下圖中物體的位移和路程:
(1) (2)
【學生活動五】獨立思考完成各題,并向全班展示。
【師生互動】通過上題,總結(jié)在v-t和s-t圖像中,求位移的方法:
在v-t圖像中,時間軸與圖線所夾的面積的代數(shù)和表示位移的大小,并強調(diào):時間軸上方為正,下方為負。
4.知識運用
問題5:試畫出“龜兔賽跑”時烏龜和兔子的x-t圖像。
【學生活動四】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向全班展示如下(可能):
【師生互動】根據(jù)學生作圖情況,可適當總結(jié)和拓展,注重進行德育滲透。
5.隨堂檢測
【學生活動五】完成下列各題:(時間:5min)
Ex1:如圖2-6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x-t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搖?搖)
圖2-6
B.兩物體同時從不同地點出發(fā)
C.兩直線的交點P表示此時兩物體的速度相同
D.兩直線的交點P表示此時甲追上乙
Ex2:圖2-7為s-t圖像,其中屬于勻速直線運動圖像的是(?搖 ?搖)
圖2-7
Ex3:如圖2-8所示是質(zhì)點A與B在同一直線上沿同一方向運動的s-t圖像。由圖可知(?搖 ?搖)
圖2-8
A.t=0時,A在B的前面
C.在開始階段B的速度比A大
【設(shè)計意圖】考查勻速直線運動x-t圖像的理解。
問題6:若以上各題為v-t圖像,試分析以上結(jié)論。
三、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自己完成)
四、作業(yè)布置
課本第3題(P29頁)及學案相關(guān)題。
【教學后記】
本教學設(shè)計保留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優(yōu)點,采用了問題討論式教學模式,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一路與學生一起摸索,相互討論,得出結(jié)論,再引發(fā)新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v-t和s-t圖像這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這節(jié)課通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引入新課,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在整節(jié)課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fā)現(xiàn),讓他們自主尋找問題的根源,并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滲透。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新課改背景下知識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批號:BY【2014】G18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