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賽君
摘 要: 在英語教學中,主要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培養(yǎng),其中聽說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里弗斯的研究表明,聽占整個語言交際活動總量的45%。由此可見,訓練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 聽力困難 聽力技能 導學式教學
目前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狀況不甚理想,甚至在有些老師的課堂教學中聽力教學“名存實亡”,與新課標規(guī)定的目標有很大差距。這就給中學英語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的能力?
一、造成初中學生英語聽力理解困難的因素
(一)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理解困難。
比如對單詞、詞組、動詞的變化形式等不熟悉。
(二)學生的語言素質不高,導致理解障礙。
如單詞讀不準、沒有掌握語音語調等。
(三)學生對語速變化不熟悉,導致理解有誤。
如連讀:The cats are in the street;失爆:Mary asked John to write soon;重讀:Theres a desk and a chair in it,too.
(四)受母語干擾,影響聽力的反應速度。
學生往往在做聽力時會先將聽到的內容在腦中轉換成漢語進行思考,然后轉換成英語,所以有時可能反應會慢半拍。
(五)中英文用法的差異,影響聽音時的判斷。
英語中的數(shù)字和人名等是學生最頭疼的,如序數(shù)詞與基數(shù)詞的讀法、年月日、時間、電話號碼、價格及簡單計算等。
(六)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的語音差異,使學生困惑茫然。
有些單詞的發(fā)音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是不一樣的,這給學生聽音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七)學生的心理素質,影響聽音的效果。
學生的語言焦慮心理障礙,主要表現(xiàn)在聽音時過于緊張或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提高學生聽力技能的對策
(一)寓聽力技能訓練于日常課堂教學中。
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采用英語組織教學,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這是聽力訓練的出發(fā)點,也是最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
2.教師在介紹和操練新語言時,應多讓學生多聽、多讀、多模仿,注意發(fā)音規(guī)范。
3.初中英語教材中的Study skills版塊有訓練學生重音、語調及辨別不同發(fā)音的內容與練習,教授這些內容時,可讓學生先多聽幾遍,然后加以歸納總結,最后加強練習。
4.初中英語教材中的Integrated skills版塊有聽力練習,這些練習均采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要讓學生充分理解、聽懂,這樣才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5.正確引導學生記憶單詞,可以采用英英聽寫、中英聽寫、英中聽寫等各種方式,訓練學生的單詞記憶及發(fā)音。
(二)寓導學式教學法于聽力課堂教學中。
1.導學式教法概念:導學式聽力教學以聽力技能培養(yǎng)為切入點,通過相關語言知識的有機輸入、相關文化意識的適時滲透、良好學習策略的正確培養(yǎng)及測試心理的有效體驗,指導學生“聽力理解”,最終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目標。我國宋代教育家朱熹在儒家啟發(fā)誘導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書要你自己去讀,道理要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做個引路人,有疑難處共同商量而已。”這揭示了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之間的關系。導學式英語聽力教學正是將這一“導學”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變機械“教灌”為巧妙“引導”。
2.具體實施:(1)加強pre-listening指導:聽力前應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和完成聽力任務的欲望,熟悉話題,了解相關背景知識,預測大意,處理關鍵詞等。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老師把聽力環(huán)節(jié)當做考試訓練,既沒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沒有語言知識的鋪墊,而是直接播放教材中的聽力練習,這樣是不可取的。(2)加強while-listening指導:在指導學生進行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實施分步聽力:第一步聽主要內容,第二步抓細節(jié)、情節(jié)。聽力練習有很多種目標,如聽寫詞句文章、找出錯誤處、摘錄要點、根據(jù)對話完成圖片填空、給圖文配對、給幾句話排序等。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聽力目的,規(guī)定聽音的細節(jié),善于利用各種聽力材料,靈活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在聽力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導學的速度,從慢到快,由松至緊,讓導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真正落實到學生的每一個解題步驟中,做到學生“精聽”和“泛聽”相結合、教師“精評”和“泛評”相結合,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悟。(3)加強post-listening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聽力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聽力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因此在聽后教學中可進行相關語法的教學,并引導學生對聽力資源問答、復述、概述、交流、討論,或在原聽力材料的基礎上編寫或設置一些填詞寫句的拓展題型等。
新教材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培養(yǎng)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融四項技能為一體”的訓練。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聽力理解方法和技巧,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交際性聽力理解能力,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終身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老師急需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張正東著.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科學出版社,2000.
[3]羅伯特·加涅著.教育技巧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
[4]賈冠杰著.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