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珍
摘 要: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已經(jīng)實施六年之久,期間備受關注和期待,也飽受批評和指責,有些批評指責雖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味,卻是選修課實施過程中的現(xiàn)實問題。針對教學過程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作者分析成因,探究對策,借此拋磚引玉,解開選修課程實施中的一些疑惑。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選修課程 問題 對策
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實施六年來,遭受“非議”不少,高校專家從教材、教法方面進行理論指導的文章不少見,筆者試著從一線教師的角度談談以下問題。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包括兩部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氨匦拚n和選修課的課程目標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共同構成高中語文課程總目標?!毙乱惠喺n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把選修課程開設在基礎教育階段。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自開設之日起,一直受到各界的關注和期待??梢娛艿礁鞣N因素的影響,高中語文選修課程雖已實施六年,卻現(xiàn)狀堪憂。
一、常見問題
筆者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面對選修課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困惑,希望能從各級各類教學觀摩及教學研討中窺探端倪。然而,不管是校級的、區(qū)級的,還是市級的,大多數(shù)觀摩課相對于選修課來說并沒有多大變化,大部分老師關注的仍然是單篇課文單篇講解,依然只是在傳輸文本信息、傳授系統(tǒng)知識,用必修課模式上選修課內容。部分老師干脆上成高校學術研討會,學術名詞、陌生概念“滿堂灌”,“博、專、深、透”,任意拔高高中語文選俢課程的難度和深度,讓學生望而卻步。有人直接將選修課上成高考復習課,將選修課文當成試題材料,直奔高考目標,選修課程形同虛設。更有甚者上完必修課程直接開始高考復習,急功近利,棄選修課程于不顧,放棄大量教學資源。顯而易見,這些現(xiàn)象都背離了選修課開設的初衷,不能充分發(fā)揮選修教材作為必修教材延伸和拓展的功效,無法實現(xiàn)“高中語文選修課是在必修課基礎上的拓展與提高”這個目標。
二、探析原因
縱觀選修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既有教材編寫方面的不足,又有教育主管單位及教師的不盡如人意之處。
選修課程的實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選修教材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對選修課的質量起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這一輪課程改革啟動快、推行廣,教材編寫時間倉促,編寫者多為脫離高中教學實踐的高校教師,導致選修教材本身“先天不足”。
再加上選修教材仍為文選式結構,與某些教師的必修上法不謀而合,許多人得意地堅稱“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教材如何變化,課程怎樣改革,依然我行我素,抱殘守缺。
再者,高考指揮棒依然在前方指引著教學,許多教師秉承“逢考必教,不考不教,多考多教,少考少教”的原則,以高考內容為選修課程內容、方法選擇、時間安排的唯一標準。
一些教育教學管理者在教學常規(guī)管理模式上無法與新課程改革合拍,舊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新課程改革,又沒有辦法及時制定切實有效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管理制度,無法保證選修課順利有效實施。
另外,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不一定能跟上新課程改革步伐。選修課程五個模塊十幾套課本,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yè)底子”是不是契合?若不契合,那么教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否把這些選修課程一一讀懂,部分鉆透?教材都還未熟悉,如何選?談何修?
部分教學管理者和部分教師放棄選修課程,急于高考復習,既符合部分家長及學生為高考而學習的短時利益,又可以掩蓋教育者自身的專業(yè)不足。
三、探究對策
對于廣大一線教師而言,教材編寫方面的問題無法解決,但是可以在現(xiàn)有教材基礎上“戴著鐐銬跳舞”,上出選修課應有的特色。
(一)高中語文“選修”不能簡單復制大學選修課,既要“修”,更要“選”。首先,要慎重選擇選修教材版本。目前許多選修教材編寫粗糙,錯漏不少,質量不高;不同版本之間在教材功能定位、價值取向上不統(tǒng)一,導致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陷入迷茫和困惑。福建省采用的是編寫較為理想的人教版,人教版教材在編寫體系上注意中外結合、古今結合、點面結合、內容與形式的結合,既包含對“必修課”的系統(tǒng)梳理,又體現(xiàn)對“必修課”的延伸拓展,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必修課程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提高。
其次,通選模塊。事實證明,選修模塊難以全面實現(xiàn)新課標設置的目標?!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選修課程應體現(xiàn)基礎性?!备咧袑W生仍處于基礎教育階段,如果漏選新課程標準設置的模塊,就容易造成課程內容的缺失,選修課程的“基礎性”難以體現(xiàn),因此,新課標設置的五個模塊均應選修。
最后,讓學生自主選擇教材。學生是教材的使用對象,選用教材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選修課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水平。”因此,在模塊通選的基礎上,學生可以任選教材。學生在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不同難度、不同形式、不同品種的教材板塊中選修,滿足學習需求。
(二)面對必修化傾向嚴重的選修教學,語文教師必須培養(yǎng)開闊的課程視野、清晰的教學思路,具有敏銳獨到的教學思維,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強化“用教材教”的意識,從“教教材”中擺脫出來,確定專題教學意識,有目的地篩選整合拓展教材,加強教材的重組重構。選修課程與必修課程的教材編排方式不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以專題形式作為編寫體系,因而選修課程應該以專題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情、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對教學形式進行選擇,對難度深度進行調整,打破教材或原有專題的限制,按一定標準重組專題。
例如,《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中專題介紹了小說欣賞的專業(yè)知識“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我們可以把它與《中國小說欣賞》第三單元《情真意切釋猜嫌》,還有必修三《紅樓導讀》整合起來,組合成“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的專題學習內容。因為《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多為圓形形象,特別是《情真意切釋猜嫌》中的薛寶釵,集智慧、才情、美貌、健康于一身,在本文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她的真誠,是個典型的“圓形人物”;林黛玉在大家印象中既小心眼兒,又孤傲尖刻,然而在本文中卻是那么坦率天真、親切隨和,形象很立體。《紅樓夢》中的次要人物也有“扁平人物”,如襲人的忠心、妙玉的孤高、晴雯的耿介等,這樣重新整合成“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的專題學習內容,讓學生學有所得、修有領悟。
選修課程比必修課程要有深度,又受到課時限制,不能像選修課那樣精講,如果沒有教師的專業(yè)引導,則學生較難通過自學自行領悟。所以,在學生自主選修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對教材的重組整合、專題引導,學生自主與教師主導相結合,從而有效實現(xiàn)選修課程目標。
事實證明,高中語文選修課不能以“自主”為名放任自流,教師要對高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語文素養(yǎng)及能力有一定了解,幫助學生選擇教材,策劃專題,提供相關知識,指導學習方法,力使每個學生能在一個點或幾個點,甚至更多領域學有所得,從而實現(xiàn)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