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崔 武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吉林崔武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不僅來源于生活,而且最終都要回歸生活,語文亦不例外。并且,語文是一門關乎人文修養(yǎng)、生活品味的大學問,在某種程度上講,學習語文的過程就是掌握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學好語文的過程就是提高生活技能和水平的過程?;谏鲜龇治?,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講授課程,成為初中語文課程中一次重要的嘗試。教學體系變革引起了評價體系的轉(zhuǎn)化,評價體系的生活化對于教學模式的生活化有重要的保障意義。
生活化教學初中語文應用分析
生活即是大語文,生活既為語文的學習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為語文知識的運用提供了空間和舞臺。讓語文回歸生活,是教育體系改革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最終的使命。生活既是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習的終點。
生活化教學模式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與生活脫節(jié)的大背景下產(chǎn)生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初中語文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做出必要的調(diào)整和改造后得到的產(chǎn)物。
與傳統(tǒng)“只講述語文知識、不深入分析”的教學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學試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的過程是對教學產(chǎn)生的偏差予以糾正的過程,是鼓勵語文的教學過程、學習過程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過程。
針對于語文課程的特征,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不同階段教學工作的重點。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側(cè)重于對字詞的理解和掌握;而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語文思維體系的構建、語文觀念的形成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且,隨著課程體系的改革,語文教學工作更側(cè)重于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懂得如何應用。
既有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抹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學習興趣,語文的學習過程被大大地扭曲。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造成語文課堂了無生機的怪現(xiàn)象,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缺乏、學習效率低下以及學習效果差。
語文課堂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進而促進學生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成為學習過程的主人。
生活是一方大舞臺,豐富多彩生活為語文課程的講授提供了多種可借鑒的模式,情景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合作小組教學等等方式均可走進初中語文課堂。
(一)情景導學法
教師根據(jù)課程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慕虒W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最終實現(xiàn)教學效果優(yōu)化的目標。
針對《藤野先生》一文,教師可以采取情境導入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講述一個自己最敬佩的學者或者老師;其次,鼓勵學生介紹一位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最后,師生共同分析這些老師身上有哪些寶貴的品質(zhì),并以此為契機開始對本篇文章的學習,分析藤野先生的偉大人格魅力,對其簡樸的生活、嚴謹?shù)闹螌W情況予以介紹,共同走進藤野先生。
(二)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技術走進課堂早已不是新鮮事,多媒體的適當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講述名人傳記類文章時,可以通過播放相關影片的方式,幫助學生迅速了解時代背景和人物經(jīng)歷。
在講述《音樂巨人貝多芬》的課程時,第一個階段,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貝多芬的影視作品,鼓勵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反思;第二個階段,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貝多芬的交響曲,鼓勵學生欣賞,并分享自己對貝多芬音樂的理解的感受;第三個階段,綜合分析時代背景、家庭環(huán)境以及作品風格,開展對文章具體內(nèi)容的學習。
(三)合作學習方法
教師可將全部學生適當分組,鼓勵學生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鍛煉自學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初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知識儲備,在此基礎上,開展小組學習有了一定意義的可操作性。
在講述《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時,教師可以將課程內(nèi)容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重點把握聞一多先生是怎么說的;其二則側(cè)重聞一多先生是如何做的。學習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在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時間之后,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需要對各個小組的發(fā)言進行簡短而有效的點評,之后在總結學生觀點的基礎上,做必要的補充和解釋,完成授課任務。
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引入,必然會引起既有評價體系的轉(zhuǎn)變。生活有其自身獨有的評價方式,而且這種體系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全面和持久。但與此同時,這種評價方式產(chǎn)生的結果,可能與學習中既有的評價體系產(chǎn)生的結果不同,甚至大相徑庭。轉(zhuǎn)變既有的簡單而膚淺的評判方式,考慮到語文的學科特點,教師需要將人文關懷以及實踐意義重視起來,豐富學習成績的評價尺度和評價手段。綜合運用學習檔案和縱橫雙向的評價方式,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積累的折射,學好語文既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是不斷探索新方法的過程。在“新課標”教育體系下,語文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將語文的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運用語文。通過多種途徑增強語文課程的趣味性和優(yōu)化語文的授課效果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1]周活.情自生活--淺談初中語文的生活化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4)∶136-137.
[2]周恩芳.初中語文隨筆生活化教學的內(nèi)容與策略[J].麗水學院學報,2013,35(6)∶101-103.DOI∶10.3969/ j.issn.2095-3801.2013.06.020.
[3]張京通.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5,(4)∶76-76.
(作者單位: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鎮(zhèn)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