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清 ,蔡 超,楊德芬,羅 毅 ,米 薇,王 璐,趙應紅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呼吸一科,貴州遵義000;.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血液凈化室,貴州遵義000;.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投訴處理辦,貴州遵義000;.遵義醫(yī)學院實驗教學管理中心,貴州遵義000;.遵義醫(yī)學院護理學院,貴州遵義000;.遵義市婦幼保健院,貴州000)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對人與生命的尊重越加成為護理實踐強調的重點[1]。儒家仁愛是教會如何做人、尊重、理解、同情、幫助人的倫理學,在其豐富內涵中“恭、寬、信、敏、惠”是實現仁愛的必由之路,恭敬莊重、禮讓;寬容厚道;誠實守信;勤敏智慧;恩惠仁慈,體現一種“利他”精神。護理學正具備儒家人本思想的特點及職業(yè)特色[2],護士提供的服務諸多是通過護理操作實現[3],作者結合貴州省某三甲醫(yī)院新進護理人員的現狀,將儒家仁愛之“恭、寬、信、敏、惠”應用在護理技能操作中培訓,強調人文與技術并重,以培養(yǎng)較好仁愛綜合服務能力為目的,取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新工作在崗護士47名,其中內科15名,外科14名,婦兒科6名,急危重癥科7名,綜合科5名。其中男5名,女42名;年齡20~28歲,平均(24.79+1.20)歲;學歷:大專 2名,本科 45名;職稱項護士19名,護師28名。
1.2 方法
1.2.1 設計護士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測評表將手衛(wèi)生、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4項融合在整個操作中為綜合病例,以《貴州省護理技術操作50項考核評分標準》為基礎,結合“臨床護士崗位技能考核綜合評價表”及儒家仁愛內涵“恭、寬、信、敏、惠”五行內容設計。5項總和為護士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
1.2.2 確定護理技能培訓考核小組,進行師資培訓 由醫(yī)院建立的8名護理技能專家組成考核組,職稱均在主管護師以上,具備較豐富的護士技能操作培訓經驗、護理操作技能水平、臨床教學實踐及較好的人文修養(yǎng)。
1.2.3 培訓過程 首先進行儒家仁愛相關人文與技能操作理論授課、觀看錄像;然后進行案例實訓,分4小組,每組11~12人,設組長1人,每組指定2位指導教師。培訓過程:分析綜合病例,指導教師演示(重點強調“恭、寬、信、敏、惠”在操作中的體現),護士角色扮演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找出問題,集中討論。培訓結束寫心得體會。各組在組長協調下完成,培訓過程指導教師樹立榜樣示范,小組成員分組練習。
1.2.4 考核 培訓前后均以自行設計的護士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評價表進行考核,培訓前后由醫(yī)院技能小組的其他教師考核。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數據編碼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錄入,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培訓后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總成績得分高于培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恭(禮儀禮貌行為)及敏與培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培訓前后護士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成績比較(±s,分)
表1 培訓前后護士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成績比較(±s,分)
項目禮儀禮貌行為(恭)尊重行為(恭)寬容理解行為(寬)誠信行為(信)敏捷行為、綜合評判能力(敏)關愛幫助、心理支持(惠)總分3.21±0.72 12.79±2.34 13.30±2.85 7.47±1.10 20.45±3.37 4.38±0.87 62.17±4.77 3.23±0.43 16.94±1.15 17.26±1.24 8.09±4.58 22.76±5.82 4.96±0.36 73.87±5.86培訓前 培訓后 t 0.855-10.888-9.951-3.451-1.700-4.05-12.380 0.184 0.000 0.000 0.001 0.100 0.000 0.000 P
3.1 儒家仁愛貫穿于護士技能操作中培訓的重要性人文素質教育應在符合本國文化背景的護理專業(yè)價值觀引導下,將人文素質教育整體優(yōu)化[4],針對目前我國在護理領域長期形成技術至上觀念,追溯根源,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指導,對護士技能操作中加強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培養(yǎng)護士良好仁愛行為認知能力,有助于護士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正確判斷與評估,個人情緒和行為由認知決定,良好的認知對正確行為的實現起關鍵導向作用。護士這一特殊職業(yè)更需要這種精神內化自身,有針對性地發(fā)揮儒家仁愛對護士的道德行為心理協調作用,使之內化為自我認知轉換在護士技能操作行為中,產生符合職業(yè)道德要求的情感體驗。深化護士在技能操作中的認知水平,從而推進由認知到行為的轉變。這需要加強護士的人文知識學習,護理人文教育課程在美國的護理協會及美國護理學院已經開設[5]。而目前我國人文與專業(yè)課程及實踐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橫向相融性較缺乏[6],因此,本研究立足本國傳統(tǒng)文化,利用儒家仁愛內涵之“恭、寬、信、敏、惠”五者為切入點,結合護理技術操作特性,分析五者與護理的內在聯系,護士技能操作中恭包含護士禮儀、禮貌及尊重行為;寬包含寬容理解行為;信包含誠信行為、語言及非語言溝通行為;敏包含敏捷動作、智慧創(chuàng)新思維、合理有效的操作能力;惠包含主動幫助行為、心理支持行為。通過認識儒家仁愛的基本內涵,發(fā)現和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髓,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培養(yǎng)其文化品格,深入認識與護理的內在聯系,將人文與專業(yè)相互滲透,以提高在護理實踐中有效實施文化干預的能力,在傳統(tǒng)技能操作基礎上增強了人性化護理。同時借鑒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的觀點,人的行為會受到環(huán)境的強烈暗示,引導行為的內涵及方向[7]。在操作培訓中,指導教師以身作則關心幫助護士,營造關懷氛圍,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護士感受關愛,學會關愛他人[8]。
3.2 儒家仁愛貫穿于護士技能操作中培訓,不同程度提高了護士的仁愛綜合服務能力 護士在理解儒家仁愛內涵之“恭、寬、信、敏、惠”如何應用于護理操作的理論基礎上,細化了操作中的人性關懷,從儀容、著裝、姿態(tài),理解患者,虛心采納患者提出的可行性建議等學習恭敬尊重;從耐心解釋,注意患者隱私暴露,同情患者等學習寬容理解;從嚴格操作避免浪費藥液,操作中的失誤主動道歉,言而有信,主動溝通,詢問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的看法/想法等學習誠信;從操作前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文化背景等,察覺其潛在需要并滿足,預測安全隱患,運用技巧減輕因操作帶來的痛苦,遇到問題能應急處理等學習敏捷創(chuàng)新;了解患者心理,主動給予幫助,激勵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等學習恩惠仁慈。培訓后寫感受,對培訓過程反思,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護士的仁愛綜合服務能力。而禮儀禮貌行為、敏捷行為、綜合評判行為能力無明顯轉變,原因分析可能是禮儀禮貌行為是護士具備素質要求的基本項,本組護士在培訓前已具備較好的禮儀禮貌行為,而敏捷行為、綜合評判行為能力的形成是個長期過程,短期干預達不到效果。
3.3 改革評價標準及方式,重視仁愛服務能力考核 技能操作流程、考核標準及考核方式對護士操作培訓起著導向與塑形作用[9],傳統(tǒng)評價標準注重技術操作程序與規(guī)范性,忽視了患者需求與感受等仁愛行為在護理工作中的體現[10]。本研究考評標準從禮儀禮貌行為、關愛幫助、心理支持行為、尊重行為、全面評估能力、敏捷行為、綜合評判行為、規(guī)范操作行為、誠信行為、寬容理解行為、溝通行為方面補充并增加了仁愛服務能力的內容與分值,保證護理技能操作的規(guī)范性,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觀,有利于培養(yǎng)及提高護士在技能操作中仁愛綜合服務能力。同時,根據孔子的素質教育觀啟示教育評價應有不同層次標準[11],評價方式采用了客觀評價結合主觀評價(教師評價結合護士自評),理論考核評價結合實踐操作考核評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評價[12]。
[1]黃弋冰.護理專業(yè)大學生人文關懷能力評價的實證研究[D].福州:福建醫(yī)科大學,2007.
[2]蔣維連,謝麗霞.試論儒家思想對現代護理倫理思想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25(8C):2247-2248.
[3]從光芬,凌艷.婦科住院病人對優(yōu)質護理的認知調查[J].全科護理,2011,9(23):2137-2139.
[4]田莉.試論儒家仁學思想在構建護理人文素質教育模式中的重要性[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3):723-724.
[5]Burkhart L,Schmidt W.Measuring effectiveness of a spiritual care pedagogy in nursing education[J].J Prof Nurs,2012,28(5):315-321.
[6]田莉.護理人文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42-44.
[7]馬會梅,李寧萍.學習環(huán)境分析[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8(2):145-149.
[8]顏麗君,陳俊如.護理人文關懷理念應用于護理操作的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8):1005-1006.
[9]方菊花,李楊.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3,19(4):214-215.
[10]盧玉彬,達朝錦,馬佩芬,等.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yǎng)要求與評價探討 [J].中華護理教育,2011,8(4):168-170.
[11]吳亮霞,吳亮奎.孔子的素質教育觀及其當代價值[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2,13(3):9-12.
[12]韋江毅,游玲玲.從人文方面促進師德評價的初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