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
摘 要 地圖使用在地理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關(guān)系到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壞程度。初中階段教師和學生使用地圖頻率不高、能力不強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發(fā)現(xiàn)這一系列的問題對于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有極大的改進作用。本文試分析了地圖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地理教學起到一些作用。
關(guān)鍵詞 地理教學 地圖使用 問題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65
今年上半年,筆者在廣東省某中學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教育實習,首次以教師的身份與學生朝夕相處,以教師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們的成長。在整個實習過程,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高,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不強,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地圖的使用欠缺等。首次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是學生向我請教一道練習冊上的題目的時候。
例:中南半島上許多河流奔流在群山峽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構(gòu)成了中南半島壯麗的地表景觀,這種景觀具有的特征是( )
A.山勢雄渾,雪峰連綿 B.平原遼闊,一望無際
C.丘陵廣布,溪水北流 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題目提到中南半島,是屬于低緯度地區(qū),A錯;河流奔流于群山峽谷之中,B錯;題干中說向南流入海洋,C錯。如果學生會分析題目,完全可以用排除法。如果不會分析,就可以翻看課本或者地圖冊中的地圖,一眼就能看出“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就是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如果平時多翻閱地圖或者做題時翻看地圖,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對題目。
隨著學生問問題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以及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對地圖的使用不止是個別同學存在問題,很多學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經(jīng)過歸納和總結(jié),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問題:
教師方面:(1)教師自己上課過程中使用地圖較多,但多為給學生匆匆一觀。上課中使用地圖最多的是在講解某個區(qū)域的所在位置和包含的部分時,一般都把地圖嵌入在PPT中,很少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掛圖??赡芤彩怯捎谡n堂時間有限,雖然給學生時間在自己的課本上圈出范圍,老師又會重復講解,但是學生對地圖的理解還是不夠。(2)教師未能明確教給學生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使用地圖,也沒有特別要求學生在做習題的時候翻開圖冊看看。與地理課本配套的地圖冊上課時是從來沒有使用過,學生自己也從來沒有用過。現(xiàn)在的好多學生都是老師說什么才會做什么,不說就不會動。教師未能明確告訴學生遇到不會的題目時,應該去翻看地圖冊,平時多熟悉地圖,在腦海中形成印象,也沒要求學生上課或做題時把圖冊放在手邊,沒有監(jiān)督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用圖習慣。
學生方面:(1)對地圖的興趣不高。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地理是副科,平時也不會花多少時間去學習,對地理這門課也沒有多少興趣,更不要提平時看地圖了。沒有興趣,怎么可能學好一門課,怎么可能在地圖中尋找奧秘。①(2)學生做練習題時不習慣使用地圖。一開始沒有養(yǎng)成在做練習題時查閱地圖的習慣,中途要求難度就要大一些。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不會做題就去問老師,自己也懶得探索。這種學習方式帶給學生的只是答案,不是思考的過程。(3)學生使用地圖的能力不強。課堂上,我給學生們這樣一道思考題,“為什么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我看到學生們聽到這個問題的反應時呆呆的坐著盯著黑板思考,很少有人翻閱課本或者地圖冊。初二的學生肯定不熟悉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附近有什么特殊的地形,憑空坐在椅子上通過冥想來解決問題肯定是不成功的。當我明確要求學生看圖分析后,學生們看著圖還是不知道怎么分析??上攵?,就算平時做題時拿著地圖也不知道怎么用了。我指著地圖告訴學生們:“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脈,如大巴山脈、秦嶺,所以就會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冬季風和寒潮;但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北部沒有高大山脈,無法阻擋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所以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要冷一些?!贝藭r學生們才點點頭,似乎有領悟之意。
其實地理這門課,對于初一、初二的孩子們來說,算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了,小學時期的直觀思維還未轉(zhuǎn)變過來,地理上要求的時間觀和空間觀讓這個年紀的孩子時常處在云里霧里,即使一個老師能夠繪聲繪色的把地形地貌描述的惟妙惟肖,對于學生們來說還是很陌生,解決這個問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有圖有真相——使用地圖。
地圖的使用是地理學習中很重要的能力,能夠使用地圖和能夠正確使用地圖關(guān)系到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范圍和廣度。經(jīng)常讀圖能夠訓練學生形成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兩種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大有裨益。面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我試從兩大方面提幾條建議。由于初中學生的主動性較差,所以以給教師的建議為主。②
教師方面:(1)勤于使用板圖板畫。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jīng)常使用板圖板畫來加強學生的使用地圖意識,平時多多灌輸?shù)貓D思維,這也是學習地理必須要掌握的技能。板圖板畫能夠一目了然的突出重點,充分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看著老師使用的多了,自己就會有使用的意識。(2)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初中學生的好奇心強是這個年紀的特點,教師應當利用好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提出探索性問題,利用地圖的色彩斑斕吸引學生。社會熱點問題,也可以拿來用,社會熱點問題有利于知識點與實際相結(jié)合,更好的是學生消化知識點,學會把知識使用在生活中。(3)培養(yǎng)學生的習慣。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明確要求學生勤用圖,勤畫圖。并且教給學生在平時做題時如何使用地圖,如何通過地圖分析問題,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要比告訴學生答案好得多。經(jīng)過不斷地要求、長期的訓練,學生能形成使用地圖的良好習慣。
學生方面:上有老師的不斷督促,下有學生的自覺的完成,師生配合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自己在平時學習中應該主動的按照老師要求的方法和步驟,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只有在課后不斷地鞏固,才能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地圖對于地理來說,正如鑰匙和鎖的關(guān)系一樣,用地圖這把鑰匙才能打開通往地理科學的大門,如果連鑰匙都拿不穩(wěn),更別提開鎖了,打開大門尋找地理的奧秘更無從談起。因此,會使用地圖特別是高效使用地圖就顯得尤為重要。重視地圖會為地理打開一扇門,而后,地理會帶你走進一個新的世界。
注釋
① 張???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地圖技能培養(yǎng)方法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1.
② 鄧娟.初中生地理學習中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