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靜 (河北省遷安市夏官營鎮(zhèn)夏官營初級中學 064409)
我們知道,很多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那些具有探究性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簡直是無從下手。為有效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根據(jù)物理的實驗學科的特點,采用直觀教學法進行教學,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組織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親自體驗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物理學習效率。本文結(jié)合具體教學實踐例談生活課程資源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學科是從八年級開始的課程,初學物理的學生感覺物理很抽象、很難懂。為了讓學生學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生活化、直觀化,變得更具有可操作性,讓每個學生都喜歡上物理,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課程資源進行物理學的認知教學。上課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家庭里的課程資源進行認知教學,拉近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熱愛物理學知識,提高自主認知的興趣,并能有效引導幼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進行“認識物理學”的教學時,這是初中物理的開篇課程,也就是物理的第一堂課,這是學生對物理的概念、物理知識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進行的教學。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按照教材的內(nèi)容照本宣科,學生對物理的理解效果很差,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盡可能利用生活課程資源,讓學生感覺物理就在身邊,這樣教學,學生才能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如教師從家里帶來收音機、電話、電燈、熱水器、手電筒、剪刀等生活用品,通過視頻短片簡短說明他們是什么時候發(fā)明出來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它們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等等。學生看得很認真,聽得很仔細,感覺物理很親切,物理就在身邊。又如,教師用手指沾上水在黑板上寫字,過一會兒水不見了,這是為什么呢?這極大地激起了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使學生樹立了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在進行這一演示的過程中,教師教給了學生學好物理的科學方法,即學會觀察、積極思考、動手實踐、分析討論等,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通過實驗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學實效性。我們知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谖锢斫虒W時,生動趣味的導入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實驗室有很多器材可供我們選用,作為教學導入用具。但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進行新課導入,更能使物理教學貼近人心,貼近生活實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感覺到物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教學實效性。
比如,在進行“電現(xiàn)象”的教學時,教師和學生都從家里帶來了梳子,上課伊始,大家用梳子梳理頭發(fā)時,發(fā)現(xiàn)頭發(fā)會被梳子帶走,頭發(fā)會很蓬松。師生發(fā)現(xiàn)同樣的問題,那是什么原因能讓梳子帶走頭發(fā)呢?為什么用梳子梳理過的頭發(fā)會很蓬松呢?基本所有學生都沒有往“電現(xiàn)象”上考慮,教師一語道破這是“電現(xiàn)象”的原因。學生很好奇,電現(xiàn)象竟然有如此威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調(diào)動起來,很快就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收到很好的教學實效。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實驗也是物理教學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新課程理念倡導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進行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實驗過程,從中感知物理知識,提高實踐技能。這也是體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教學原則。通常我們說的“壇壇罐罐做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利用生活課程資源進行自主探究,既方便了取材和操作,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
比如,在進行“樂音的三個特征”的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自制學具進行本節(jié)課的學習。材料是多條橡皮筋,有長短相同但粗細不同的,有粗細相同但長度不同的,固定支架一個,將橡皮筋固定在支架上,使橡皮筋的兩端和支架的高度相同。上課時讓學生自己探究相同長度、撥力,不同粗細的橡皮筋發(fā)聲特點,探究相同粗細、撥力,不同長度的橡皮筋的發(fā)聲特點,探究相同長度和粗細的橡皮筋在不同撥力的作用下的發(fā)聲特點。學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學具進行研究性學習,邊探究邊討論,探究得特別火熱,很快得出科學結(jié)論。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了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控制變量法,大大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
總之,物理教學需要學生的親身體驗,需要教師大膽放手,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科學整合生活中的物理課程資源,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物理學習習慣,創(chuàng)新物理思維,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提高技能,積淀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全面達成物理三維教學目標,才能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1]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2011版.
[2]陳敬波.用多媒體課程資源讓物理教學更精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
[3]李瑞民.巧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3).
[4]錢瑩.談生活中物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2(7).
[5]劉賢華.巧用資源,變廢為寶,開發(fā)物理課程新資源[J].考試周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