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國,張曉春*,楊豐山,劉長志(.方城縣煙葉棉花生產辦公室,河南方城47300;.方城縣趙河鎮(zhèn)人民政府,河南方城47300)
烤煙作為一種特殊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從1918年引入方城縣,至今已有近百年種植歷史,在全縣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促進廣大煙區(qū)群眾致富奔小康和新農村建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中煙葉生產模式的每一次變革都會推動煙葉生產上檔升級,提升其規(guī)?;彤a業(yè)化發(fā)展水平[2]。長期以來,由于受土地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度等因素的限制,煙葉生產的組織模式主要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農村青壯勞動力因外出務工而不斷減少,有技術的種煙農戶逐漸萎縮,逐步加劇了種煙技術、土地和勞動力三個因素的不協(xié)調性,原來那種分散經營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當前烤煙生產發(fā)展的需要[3]。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中央提出鼓勵土地流轉的意見,加上密集烤房群等先進的自動、半自動烘烤設備推廣使用,為煙葉“種烤分離”模式出現(xiàn)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政策保障??緹煼N植與烘烤分離,大批勞動力可以從繁重的烘烤勞動中脫離出來,既能降低勞動強度,減少生產投工量,又能保證烘烤更專業(yè)化及其烤后煙葉質量,還可以調動烘烤技術欠佳的煙農種植積極性,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炕房設施空間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必將促使廣大煙區(qū)農村人力、財力、物力和技術得到較好整合,為推動全縣煙葉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4]。
1.1 煙葉種植面積及分布情況調查分析(表1) 通過對全縣煙葉種植及布局情況進行摸底調查顯示,方城縣植煙村和植煙農戶都呈現(xiàn)出相對集中布局和總數(shù)量逐漸減少的趨勢,植煙村數(shù)量從2010年的193個下降到2014年的124個,減幅達35.8%;植煙村平均植煙面積表現(xiàn)出逐年遞增特點,從2010 年的9.33 hm2/村上升到2014 年的22.58 hm2/村,增幅達142.1%;戶均植煙面積從2010年的1.41 hm2/戶提高到2014年的2.12 hm2/戶,提升幅度達50.7%。通過實地調查和深入分析,植煙戶數(shù)相對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民土地較為分散,投工投時較多;二是農民戶均勞動力較少,種植煙葉工序較多,特別是烘烤環(huán)節(jié)勞動力需求量大;三是部分農戶烘烤技術欠佳,導致煙葉烘烤質量降低,影響了種煙效益;四是種煙比較效益下降,導致農戶不愿意繼續(xù)種植,外出打工成為年輕人首選項目;五是由于氣候因素影響,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加之煙草行業(yè)嚴控形勢,收購環(huán)節(jié)爭議較大,農民種植煙葉面臨雙重風險的矛盾尤為突出[5]。
表1 2010~2014年方城縣煙葉種植面積及村戶分布情況調查
以上這種生產新形勢的變化為實施適度規(guī)模經營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契機,煙葉“種烤分離”模式應運而生。方城縣2014年在位于趙河鎮(zhèn)國家級農業(yè)綜合試驗區(qū)內的泥崗、袁莊、大布王和梁營4個行政村的146.67 hm2濃香型煙葉連片示范大方中,以方城縣永輝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為載體,組織5戶煙農種植烤煙面積34.67 hm2,進行了煙葉“種烤分離”模式探索與實踐,取得一定的運作經驗,為解決下步煙草生產實施產業(yè)化經營提供了有益參考,必將促進廣大煙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6]。
1.2 實施“種烤分離”模式的有利條件 “種烤分離”是隨著密集烤房等先進烘烤設備推廣應用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煙葉生產模式,其實質是煙葉種植與烘烤脫離,實行專職種煙和專職烤煙的社會化分工。植煙農戶可以專心于煙葉種植,在一定程度上簡化種煙程序,降低種煙準入門檻,既可保證煙農種煙效益,又能保障煙葉烘烤質量[7]。
1.2.1 設施保障。位于趙河鎮(zhèn)的濃香型煙葉示范方生產基地2014年累計投資1 400余萬元引入大型鍋爐蒸汽循環(huán)全自動流水線烤煙系統(tǒng)1座(33.33 hm2大田煙葉烘烤需要),建設生物質燃料式炕房20座,移動式熱泵炕房20座,密集式炕房20座,新打配套機井50眼,整修機耕道路2 300 m,保證了煙葉烘烤設施設備和煙區(qū)生產生活的需要。
1.2.2 隊伍保障。該示范方所轄的趙河鎮(zhèn)泥崗、袁莊、大布王和梁營4個行政村入駐正規(guī)注冊的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1個,具有煙葉種植、烘烤和分級專業(yè)隊各1個,從業(yè)人數(shù)達到22人,常年在周邊鄉(xiāng)鎮(zhèn)和植煙村從事煙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工作,具有較豐富的種植、烘烤與分級經驗,愿意承擔專職烘烤和分級等分工任務,能夠確保煙葉烘烤成功與及時分級挑揀。
1.2.3 組織保障。縣煙辦室、縣煙草公司和趙河鎮(zhèn)黨委政府均高度重視,齊抓共管,采取得力措施,依法、自愿、有償?shù)亓鬓D植煙連片土地,多次組織涉及村兩委班子、專業(yè)合作社、鄉(xiāng)鎮(zhèn)煙辦和煙站以及相關煙農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協(xié)商推進事宜,在示范方內有針對性地選擇土壤質地肥沃、生產條件便利的土地以及種植技術過硬的植煙大戶,精挑細選落實種烤分離植煙大戶5戶,煙葉種植面積34.67 hm2。
1.3 煙葉“種烤分離”模式的設計
1.3.1 簽訂鮮煙種植收購合同。方城縣永輝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為甲方,植煙大戶為乙方,雙方本著平等自愿原則簽訂鮮煙收購合同,以法律形式確定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
甲方權利和義務:向乙方提供的農用物資,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或煙草行業(yè)的質量規(guī)定;甲方為乙方代付代墊款項,甲方有權在支付煙葉款中抵扣;甲方保證乙方煙葉種植利潤不低于18 000元/hm2,其中有15 000元為固定收益,3 000元為浮動收益,浮動收益按照《合作社煙農考核表》進行百分制考核評發(fā);甲方負責種植方案制定以及技術指導、成熟采收、鮮煙驗收、煙葉烘烤與分級培訓等,幫助乙方建立田間生產管理檔案。
乙方權利和義務:乙方必須保證種植甲方提供的煙葉品種,保證種植各個環(huán)節(jié)操作到位,確保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生產;乙方按照合同約定取得甲方提供的煙葉種植有關優(yōu)惠扶持和服務;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內不得向第三方出售鮮煙;乙方不得擅自使用煙草違禁農藥或者肥料;乙方負責煙葉種植、管理和田間采收等一切勞務工作,并做好成本費用記錄與上報工作;乙方將成熟采收后鮮煙自行運送到甲方設立的收購點交售,由甲方進行檢驗和稱重。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煙葉種植或者烘烤損失,甲乙雙方互不承擔責任。
1.3.2 約定鮮煙交售價格??茖W測算鮮煙交售價格,甲方認定并承諾2014年鮮煙平均價格不低于1.8元/kg,乙方交售符合《鮮煙收購標準》的鮮煙數(shù)量不低于18 000 kg/hm2,如果高于22 500 kg/hm2,對于超出22 500 kg/hm2的數(shù)量部分按照2元/kg價格另外計價收購,確保了甲乙雙方共同利益。
1.3.3 煙葉生產技術要求。嚴格參照縣煙草部門下發(fā)并經合作社結合實際制定的生產技術措施進行栽培管理,加強田間生產技術指導與服務工作。選用云煙87烤煙品種,采用膜下小苗移栽,移栽期5月1日前后,行距1.2 m,株距0.50~0.55 m,株數(shù)15 000~16 500棵/hm2;采用套餐配方施肥模式,肥料由煙站負責提供,合作社統(tǒng)一組織施用,確保煙用肥料安全;在移栽后30 d左右進行追肥和培土封根,適時打頂,單株留葉18~22片,及時抹去煙杈,減少養(yǎng)分浪費;按照要求做好下部煙葉結構優(yōu)化工作,加強田間病蟲草害綜合管理,保證煙株整齊度;實行成熟采收驗收制,煙草部門和合作社分別派駐技術員指導煙農進行田間煙葉成熟采收,并在烘烤工場進行二次把關驗收,對于采收成熟度差的,有權拒收[8]。
2014年方城縣永輝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種烤分離”模式共成交鮮煙葉686 435 kg,交易金額166.4萬元;合作社交售干煙75 594.5 kg,干煙產值達192.312 4萬元;干鮮煙交易差額25.912 4萬元;此外合作社還庫存1.241 0 kg無法交售低下等煙葉和破碎煙葉[9]。具體情況如下.
2.1 合作社運行狀況 方城縣永輝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總計投入1 806 285元(鮮煙收購費用1 664 000元,電費58 000元,烘烤分級用工費用84 285元),交售干煙葉收入1 923 124元,實現(xiàn)利潤116 839元。折合鮮煙能賺0.17元/kg,干煙能賺1.55元/kg,利潤3 370.4元/hm2,合作社有相當?shù)挠臻g,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2.2 植煙大戶收益情況 植煙大戶交售鮮煙葉總收入為1 664 000元,實現(xiàn)收入48 000元/hm2,其中扣除地租12 000元/hm2,肥料、農藥等原材料及其田間操作用工等費用折合23 250元/hm2,煙葉種植成本高達35 250元/hm2,利潤12 750元/hm2。植煙大戶共5戶,戶均煙葉種植純收入88 400元。從實地調查情況來看,能夠相對降低煙葉烘烤風險,植煙農戶總體比較滿意。
2.3 烘烤分級專業(yè)隊運行狀況 烘烤分級專業(yè)隊總收入為84 285元,累計用工960個,折合用工為87.80元/工,高于當?shù)仄胀▌趧恿?0~60元/工的價格水平,能夠較好地穩(wěn)定烘烤分級隊伍。
2.4 綜合情況比較 總體來看,植煙大戶、合作社及烘烤專業(yè)隊均有一定盈利空間:植煙大戶利潤為442 000元,合作社利潤為116 839元,烘烤分級專業(yè)隊收入為84 285元。
方城縣永輝煙葉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探索與實踐證明,煙葉“種烤分離”模式是當前烤煙發(fā)展的有效補充,具有一定的發(fā)展前景,但作為新生事物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需在下步探索中不斷完善與提高[10]。
(1)“種烤分離”模式可以起到充分調配與整合煙區(qū)人力、物力、土地等資源的作用,對于植煙戶、合作社和烘烤分級專業(yè)隊均能提供一定的盈利空間和發(fā)展前景,對于煙葉生產發(fā)展有較好推動作用。
(2)“種烤分離”模式可以解決部分勞動力不足和擔心烘烤環(huán)節(jié)的農戶顧慮,能夠穩(wěn)住部分基本農戶,并推動專業(yè)化烘烤分級工作開展。
(3)“種烤分離”模式一定程度上簡化種烤程序,降低種植技術難度,將煙農從烘烤的繁瑣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由于專業(yè)的烘烤隊伍,煙葉烘烤質量得到保障,避免或減輕煙葉烘烤不當造成的烤后質量問題。
(4)方城縣趙河鎮(zhèn)作為散煙收購試點,在煙葉開始收購之前的烘烤期間,煙站的分級技術員應先期入駐,烘烤與分揀及預驗定級同時進行,成捆后集中存放,提高庫存周轉率,減少碎煙率。
(5)合作社無形之中代替種植戶承擔了煙葉烘烤風險,因此煙葉收購后期追加下達的下低等煙和雜煙收購計劃可考慮向合作社適當傾斜,以有效降低合作社運行成本及風險,保障合作社平穩(wěn)運行。
(6)煙葉稅收可考慮向合作社返還一定比例,給予適當扶持補貼,鼓勵合作社良性經營發(fā)展。
(7)煙葉花葉病普遍發(fā)生以及田間生長期間長時間少雨干旱,頻繁地防治病害和澆灌是造成煙葉大田種植生產成本較高的重要因素。
(8)合作社尚存低下等和烤壞干煙葉和碎煙12 410 kg無法出售,主要原因:一是個別植煙大戶田間管理技術與措施落實不到位,煙株田間生長發(fā)育欠佳,難以正常落黃成熟,煙葉烤后質量較差;二是煙草系統(tǒng)對于低下等煙葉拒絕或者限制收購;三是合作社在挑揀分級成捆過程中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碎煙。
(9)“種烤分離”模式中合作社的運行管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如何有效提高社員素質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參與度,仍是今后煙葉生產經營模式的重要研究課題。
[1]宋朝鵬,冀新威,孫建鋒,等.幾種烤煙專業(yè)化烘烤模式分析與探討[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4):59 -63.
[2]柴建國.試論烤煙反包倒租種植模式[J].安徽農學通報,2008,28(2):80-81.
[3]郭全偉.烤煙“種烤分離”生產模式研究與探討[J].中國煙草科學,2007,21(1):10 -13.
[4]廖勇.貴陽市烤煙種植大戶經營模式的調查[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7(3):91 -92.
[5]田福海.“種烤分離”模式在烤煙生產上的推廣應用[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1,42(7):52 -53.68.
[6]何亞浩,賀帆,楊榮生,等.烤煙專業(yè)化烘烤的發(fā)展趨勢[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l,23(1):28 -30.
[7]練華珍,黃澤生.煙葉專業(yè)化生產初探[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9(12):152-155.
[8]王懷珠.烤煙集約化烘烤的思考[J].耕作與栽培,2009,36(4):52 -53.55.
[9]楊榮生,李開晏,賀帆,等.曲靖煙葉代加工烘烤的發(fā)展與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22):12025 -12027.
[10]蔣玉梅.湄潭煙葉散葉收購的實踐探索[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1,17(5):98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