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菊英,楊麗娟,高如宏
(寧夏回族醫(yī)藥研究所,銀川 750021)
《回回藥方》中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治療痤瘡的理論探析*
康菊英,楊麗娟,高如宏△
(寧夏回族醫(yī)藥研究所,銀川 750021)
《回回藥方》是一部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和皮膚病等科內容的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回醫(yī)藥學典籍。書中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義為苦味的調理性瀉藥,可有效調整機體的整體功能和稟性體液活動,祛除導致痤瘡發(fā)生的痰濁、惡潤、黑血,對痤瘡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故就回醫(yī)對痤瘡病因病機的認識、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來源、組成、劑型、方解及其在痤瘡治療中的作用進行探析,以期為臨床運用該方治療痤瘡提供理論依據(jù)。
回回藥方;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痤瘡
《回回藥方》是一部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和皮膚病等科內容的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回醫(yī)藥學典籍,書中用藥以香藥、燥藥、瀉藥為多。本文主要對《回回藥方》中調理性瀉藥的代表方劑“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治療常見皮膚病“痤瘡”的理論依據(jù)作一論述。
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fā)生于頭、面、胸背及腿部,以粉刺、丘疹、膿胞、結節(jié)、囊腫為主要皮損,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好發(fā)于青春期男女,病情纏綿,反復發(fā)作。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痤瘡的發(fā)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一般認為與性激素水平的變化、皮脂腺功能亢進、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毛囊皮脂腺單位中的微生物的作用、炎癥及宿主的免疫反應等有關[1]。
回醫(yī)學認為,痤瘡多因人群喜食牛羊肉及油炸煎炒食品,導致體內痰濁、惡潤、黑血等病理根源置于體內瘀積為患,發(fā)于皮膚而成瘡成痤。
1.1 痰濁
《回回藥方》言:“因冷便生痰疾,為因吃食不能成血,未成本形,卻變作痰。痰本是半消之血?!碧导礊槿说漠惓sw液和水谷之半消而未成血精的濁物。在生理情況下,飲食入胃,游溢精氣,經(jīng)胃腸泌別清濁生成津液,補充白體液。而富余的體液,又被稱作是未成熟的紅體液,必要時可生成“生血”。然而由于稟性衰敗、臟器功能失常,體液盈虧失于通利,或冷或熱,腦間不能正常支配臟器,泌清別濁,體液代謝輸布失調,聚化白體液、半消生血或其他體液而成痰濁。痰濁既是異常體液的病理產(chǎn)物,又與冷、熱、干、濕四性氣質相兼而為疾病根源。
1.2 惡潤
回醫(yī)學認為“濕之質,即水也”。水濕同類且含于土,故濕之常者為清液,異者為濁液。若清受污于濁,清濁不分,橫流為患,此為惡潤?!痘鼗厮幏健费?“胃經(jīng)、肝經(jīng)、各骨節(jié)疼皆因惡潤生者”、“惡潤生凡證候”以及“身中出入氣的物內有潤”便是。
1.3 黑血
濕濁有內外之別、黑白之分,可視之物排出于外者為外濁,在臟器組織之間作祟的為內濁。黑者屬土,氣火所化,濁濕與血搏結而成者色黑?!痘鼗厮幏健贩Q作“黑血根源”。
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義為苦味的調理性瀉藥。法亦哈剌被阿維森納解釋為“苦味的”,并指出這個方劑是“蘆薈的調理性瀉藥”[2]。阿維森納在《醫(yī)典》卷五第三冊中講道:“阿牙剌只,是調理性瀉藥。它被解釋和稱為一種屬于真主的藥。這是因為瀉藥制劑是穆斯林的真主對它的天然力量的安排?!薄痘鼗厮幏健穼⒋祟愃幬锓Q為“阿牙剌只等方”,包括“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阿牙剌只老阿的牙方”、“阿牙剌只札里奴西方”、“阿牙剌只阿而可阿尼昔方”、“阿牙剌只魯肥西方”等,其中以“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最具代表性。
2.1 劑型
此方為馬凖方,阿拉伯語舐劑方、糖果劑方的音譯名。《回回藥方》將此種舐劑多譯為“膏子藥”[3]。方中諸藥搗羅為末,與蜜相和而成。《回回藥方》認為“用蜜則潤臟之功尤速”。
2.2 組成
此方止于9味:甘松、牡丹皮、麻思他其、肉桂、白薇、哈必八剌散、兀的八剌珊、咱法闌各一分,蘆薈比上藥總分量加1倍。其中,麻思他其即乳香,哈必八剌散即接骨木樹子,兀的八剌珊即接骨木莖,咱法闌即番紅花。
2.3 方解
蘆薈瀉熱導滯,甘松收濕拔毒,牡丹皮、咱法闌活血化瘀、涼血解毒、美容養(yǎng)顏,《回回藥方》言二者“能滾熟身內的潤,又能助心經(jīng)并胃經(jīng)”;麻思他辛香走散、散血排膿、通氣化滯,《回回藥方》言其“能助胃經(jīng)的力”;肉桂通利血脈,《回回藥方》言其“能精粹,于腹中各體得濟”;白薇清熱涼血、解毒療瘡,《回回藥方》言其“能助瀉的力,能推潤,于腹內得濟”;哈必八剌散、兀的八剌珊祛風、利濕、活血,《回回藥方》言二者“能助胃經(jīng)消散惡潤根源”。全方具有開氣結、通血道、排出體內痰濁、惡潤、黑血等病理根源的作用,可從根本上祛除引起痤瘡的“惡性根源”,達到治療目的。
《回回藥方》是在吸收阿拉伯伊斯蘭醫(yī)學基礎理論和豐富臨床經(jīng)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人體生理、病理、病因有較為深刻的闡述,記載的諸多診治療法和方劑配伍既有一定獨特性,也有很大的臨床實用價值。
出自《回回藥方》的阿牙剌只法亦哈剌方由9味特色回藥組成,與蜜相和制成膏劑,通過調理胃腸道,可有效調整機體的整體功能和稟性體液活動,祛除導致痤瘡發(fā)生的痰濁、惡潤、黑血,對痤瘡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1] 王光明,孫世成.痤瘡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239.
[2] 宋峴.回回藥方考釋(上)[M].北京:中華書局,2000:48-49.
[3] 靳萱,高如宏,喬建榮,等.淺析《回回藥方》所載方劑的劑型分類及特點[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9):1861.
R758.73+3
A
1006-3250(2015)10-1231-01
2015-03-08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重點科研計劃項目-重大疾病和多發(fā)疾病防治技術研究(2011020)-回藥阿牙剌只法亦哈剌膏治療痤瘡的臨床應用研究
康菊英(1982-),女,寧夏中寧人,主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從事回醫(yī)藥的臨床與研究。
高如宏(1957-),男,寧夏銀川人,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醫(yī)藥及回醫(yī)藥的臨床與研究,Tel: 0951-20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