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輝劉 信張錫友熊曉軍劉 黎蒲國濤
(1漢中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陜西漢中 723000;2南鄭縣農業(yè)廣播學校,陜西漢中 723000)
利用桑葉制茶 促進蠶農增收
黃 輝1劉 信2張錫友1熊曉軍1劉 黎1蒲國濤1
(1漢中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陜西漢中 723000;2南鄭縣農業(yè)廣播學校,陜西漢中 723000)
桑葉是我國醫(yī)方中較常用的一種中藥,應用較為廣泛。如今,桑葉茶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介紹了桑葉的成份、藥用價值和適合當地的桑芽茶、桑葉茶的加工技術,以及陜西百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利用周邊蠶農的桑葉資源進行生產,實現了加工增值、蠶農增收,促進了蠶桑產業(yè)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的經驗。
桑葉茶;桑芽茶;制茶工藝;綜合利用;蠶農增收
一個地區(qū)蠶桑產業(yè)的發(fā)展,既取決于自然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又與該地區(qū)的社會經濟條件、勞動力資源、技術力量等因素密切相關。漢中市以山地為主,盆地、川原、丘陵、淺山地帶都有,具備栽桑養(yǎng)蠶的自然氣候環(huán)境優(yōu)勢。漢中市有著悠久的蠶桑生產歷史,技術服務體系健全,農民有栽桑養(yǎng)蠶的習慣。漢中市1年可飼養(yǎng)3~4期蠶,因為漢中山區(qū)、平川的夏季氣溫不太高,且時間不長,所以在蠶品種布局上可以“春種秋養(yǎng)”[1],無論春蠶、夏蠶和秋蠶均可飼養(yǎng)多絲量蠶品種。漢中市曾盛傳“要想富,栽桑樹”的口號,是過去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yè)。
然而,由于漢中市蠶桑生產單一,加之受市場環(huán)境以及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蠶農栽桑養(yǎng)蠶的積極性受到挫傷,一些桑園因疏于管理而荒蕪或被挖除,桑園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現了桑葉過剩,桑園產值低的現象,特別是漢中市的春季大蠶期正值三夏農忙時節(jié),許多蠶農因勞動力缺乏,春季不養(yǎng)蠶或少養(yǎng)蠶,而春季桑葉品質是一年中最好的,大量寶貴資源不能被合理利用,十分可惜。
桑葉是我國中醫(yī)藥方中較常用的一種中藥,應用較為廣泛。如今,桑葉茶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為變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我們針對桑葉含水量高、不易揉捻成形等問題,結合漢中市實際情況,經過多次反復試驗,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當地的桑葉制茶加工技術,并在陜西百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圣公司)生產中應用,效益顯著,現將桑葉的成份、藥用價值與制茶工藝和取得的成效介紹如下。
《神農本草經》[2]稱桑葉為“神仙葉”,具有滋陰補血,疏散風熱,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侗静菥V目》[3]記載: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長發(fā)。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桑葉具有降血糖、降血壓、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種藥理活性[4]。桑葉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及黃酮苷類,如蕓香苷、槲皮素、異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苷等化合物、生物堿、甾醇、揮發(fā)油、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5]。桑葉多糖組分、桑葉生物堿組分,都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促進肝糖合成,增加肝糖原,增強糖尿病動物糖的貯藏能力[6]。桑葉多糖MLPⅡ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體質量和空腹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糖耐量[7]。桑葉黃酮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春、夏、秋3季桑葉黃酮提取物,春季桑葉黃酮抗油脂氧化能力最強,夏秋季桑葉黃酮依次減弱[8]。桑樹中桑皮、桑枝和桑葉中均含有大量的黃酮和多酚類化合物。它們是桑樹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其在桑樹中的含量高,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強,是天然美白產品所添加的理想活性成分[9]。桑葉具有抑制血清脂質增加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和類似人參的補益與抗衰老、穩(wěn)定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桑葉還有解痙、抗?jié)?、導瀉通便、保護腸粘膜和減肥等作用[4]。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我國18歲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為2.39%,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城市高于農村,高年齡組高于低年齡組[10]。桑葉的化學成分及降血糖等藥理作用,使桑葉茶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我國民間用桑葉代替茶葉飲用已有1 000多年的歷史,我國桑葉茶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70年代,80年代最為活躍。近些年,國內外研究和利用桑葉制品十分紅火,飲用桑葉茶方興未艾[11]。桑葉茶能將藥與茶完美結合,無污染和化學添加劑,質量過硬、效果確切的桑葉茶必將成為各類人群的首選飲品。
2.1 采摘桑芽
春季一般要在大蠶期用葉前10~15 d進行摘芯,桑樹摘芯可提高桑葉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可利用摘芯的桑芽制作桑芽茶。桑芽采摘時間宜在上午,漢中市春季采葉時間6:00—9:00,夏秋季宜在8:00以前進行。
2.2 攤青
將采回來的桑芽及時薄攤在干凈的蠶箔、蘆簾或竹席上,室內必須清潔、陰涼、干燥、通風。攤放的寬度以50~60 cm左右為1壟,厚度2~5 cm為宜,壟中間隔開15~20 cm作為過道,便于透氣和翻葉。桑芽攤放時間3~5 h,每間隔2 h翻動1次,至桑芽的光澤逐漸變暗,失水萎蔫。
2.3 殺青
用110型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溫度控制在120~150℃。將經過攤青的桑芽投放到滾筒殺青機中,1次投放桑芽量8 kg,投放桑芽后當聽到有輕微的炒芝麻爆聲時為適宜溫度,約經過6~8 min,鮮桑芽變軟、葉色轉暗、手握能成團松手桑芽慢慢散開時,即達到殺青適度,及時倒出攤涼。
2.4 理條、做形
殺青適度的桑芽攤涼后放入多功能理條機內成形。鍋溫控制在70~90℃,每次投放桑芽1.0~1.5 kg,約經5 min,當桑芽基本不粘鍋,芽葉失水約45%~50%時出鍋。
2.5 烘焙與包裝
將理條做形后的桑芽薄攤在蠶箔上,先用100~110℃的火烘焙,注意勤翻,防止焦邊。至7成干時,攤涼1~2 h后,再進行烘焙。烘焙時采用文火慢烘,溫度控制在50~60℃。為防止桑芽干濕不勻,烘焙時仍需翻葉;當烘至桑芽用手可捻成粉末,葉脈變?yōu)闇\黃褐色,有香味時,為足干;此時桑芽的含水量在5%以下,經過攤涼、挑選、分級后,即可包裝,貯存或銷售。
3.1 采摘桑葉
可利用不養(yǎng)蠶或養(yǎng)蠶多余的桑葉制作桑葉茶,用來制茶的桑葉必須是未噴灑過農藥、無污染、無病蟲危害的中上部桑葉。每年的4—10月均可采摘,春季采葉時間6:00—9:00,夏秋季宜在8:00以前進行。要求桑葉老嫩均勻一致,去除葉柄,根據桑葉的老嫩程度,分別攤放;路邊有灰塵的地方或桑葉表面附有塵土等,須用清水洗凈桑葉后晾干待用。
3.2 攤青
將采回來的桑葉,按老嫩一致的為一檔,及時薄攤在干凈的蠶箔、蘆簾或竹席上,室內必須清潔、陰涼、干燥、通風。攤放的寬度以50~60 cm左右為1壟,壟中間隔開15~20 cm作為過道,便于透氣和翻葉,攤放厚度10~15 cm,攤放時間2~3 h;間隔1 h翻動1次,至桑葉的光澤逐漸變暗,失水萎焉。
3.3 切葉
將干凈的桑葉按老嫩分檔,把老嫩一致的歸為一檔,用QSJ-40型切桑機將桑葉切成2.5 cm× 3.0 cm的條形葉。切葉寬度不宜過窄,否則揉捻成形不好,而且揉捻時易將桑葉揉碎。
3.4 殺青
用110型滾筒殺青機進行殺青,筒溫達到120℃時,將切好的桑葉放入滾筒殺青機內,每次投放5 kg桑葉,約4~5 min后桑葉失綠變軟,及時倒出攤涼,除去水汽及青草氣。殺青時要注意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桑葉失水太多,不便揉捻,造成葉片不易成型;殺青溫度也不能過低,否則易造成香氣不足,同時影響桑葉茶的湯色。
3.5 揉捻
將攤涼的桑葉條,放在45型揉茶機揉捻,每次投放桑葉25 kg,揉至桑葉呈卷曲狀,葉汁滲出時,再行抖開,要充分抖散,不能有濕團存在。揉捻時要加壓,分“輕壓—重壓—輕壓”3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輕壓,壓力手柄不需用太大的力就可轉動,加壓以把葉片壓實為宜,時間約5~10 min;第2階段重壓,壓力手柄用力也不能轉動,加壓以把葉片壓緊實為宜,約15~20min;第3階段輕壓,主要是減壓,約5~10 min,此階段的壓力要逐漸減小,邊揉邊減壓,每間隔1~2 min壓力手柄回轉2~3圈,防止減壓過快造成已揉捻成形的葉片松散。
3.6 炒干與包裝
用110型滾筒炒干機炒干。由于桑葉的含水量大,烘干按“高溫—中溫—低溫”3次炒干,每一次炒干結束后,必須將桑葉取出薄攤勤翻,以免有水悶氣,15~20 min后,待桑葉完全攤涼,再投入滾筒進行下一次炒干。初炒溫度略高,筒溫控制在150℃左右,約8~10 min;第2次中溫炒干,溫度控制在90℃,時間約15 min;第3次低溫炒干,溫度控制在60~70℃,時間約需30~40 min,炒干程度以手捻成末為宜。制好的桑茶完全攤涼,將葉梗、碎渣、外形松散的桑茶及雜物剔除后,分袋包裝。
百圣公司從周邊的村鎮(zhèn)收購新鮮桑葉制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該公司收購桑葉制成桑茶,鮮桑葉的收購價為2.00元/kg,每5.3 kg新鮮桑葉可制1 kg桑茶,桑茶的成本是125.80元/kg(購買鮮桑葉款、勞動力工資、機械折舊以及場地水電等費用),桑茶出售價200.00元/kg,可獲純收入74.20元/kg。2014年百圣公司從周邊村的蠶農家收購桑葉15.9 t,蠶農獲出售桑葉款3.18萬元;該公司制作桑茶3 000 kg,實現產值60萬元,獲得利潤22.26萬元。
略陽縣橫現河鎮(zhèn)毛壩村養(yǎng)蠶戶李緒得,有桑園2 000 m2,春季不養(yǎng)蠶,利用空余時間采桑葉,將桑葉作為桑茶原料出售給百圣公司,獲得出售桑葉款3 000多元。即解決了春蠶大蠶期與三夏大忙爭勞動力的問題,減少了桑葉損失,增加了桑園收入,也使桑園得到管理。如果自己制桑茶,收益更大。利用桑葉制茶,既能使企業(yè)實現加工增值,又能使蠶農利用桑葉增收,還可促進蠶桑產業(yè)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
合理開發(fā)利用桑葉制作桑茶,不僅充分利用了桑葉資源,也可以緩解養(yǎng)蠶與農忙爭搶勞動力的矛盾,增加了蠶農的收入,桑園也能得到相應的管理,有效地穩(wěn)定了桑園面積,還對人們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構想的提出,絲綢文化和茶文化的不斷挖掘、融合和弘揚,桑茶消費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桑葉制茶將是桑園增產、蠶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1] 黃心瑤,陳啟敏.根據氣候特點進行養(yǎng)蠶布局[J].陜西蠶業(yè),1985,(4):24-26.
[2] 吳善,孫影衍,孫馮翼.神農本草經[M].山西: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 李時珍.本草綱目[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4] 歐陽臻,陳鈞.桑葉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39-44.
[5]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附編)[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79.
[6] 楊雨,歐陽臻,常鈺,等.桑葉不同組分降血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學,2007,(8):454-456.
[7] 路國兵,任春久,崔為正,等.桑葉多糖MLPⅡ的基本結構及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J].蠶業(yè)科學,2011,37(6):1 053-1 060.
[8] 王芳,喬璐,淡小艷,等.桑葉黃酮的提取及抗氧化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15):76-79.
[9] 吳婭楠,黃增輝,徐立.桑樹美白活性的研究進展[J].蠶學通訊,2013,(2):7-12.
[10]劉詩瑤,王建生.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受損率估計[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4):331-334.
[11]羅紅玉,鐘應富,袁林穎,等.桑葉茶加工研究進展[J].南方農業(yè),2013,(8):130-133.
S886.9
B<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 10
1007-0982(2015)03-0076-03
2015-04-09;接受日期:2015-06-18
黃輝(1968—),女,安徽六安,大專,農藝師。Tel:0916-2622057,E?mail:huihuangh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