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孫春一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遼寧撫順113001)
在大、中型飼料加工廠,原料接收系統(tǒng)、粉碎系統(tǒng)、膨化系統(tǒng)和混料系統(tǒng)等開始采用氣力輸送[1],氣力輸送系統(tǒng)中,輸料管是用來輸送物料和空氣的管道,由直管和彎管所組成,顆粒狀物料在輸料管中進行輸送時,物料與輸送管內壁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摩擦和碰撞,而造成管內壁的磨損。物料在直管段內的磨損很輕,易磨損部位主要發(fā)生在管道轉彎外側內壁的彎管部分,一般彎管部分的磨損約等于直管部分磨損的10倍到100多倍,所以彎管磨損是飼料加工廠氣力輸送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物料顆粒通過彎管時,從運動形式來看,既有滾動又有滑動,同時物料顆粒之間還發(fā)生碰撞。從受力分析來看,物料顆粒在彎管內受到重力、氣流的推力、管壁的摩擦力、撞擊管壁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以及改變物料顆粒運動方向的離心力作用[2-3]。其中離心力的作用使其運動方向改變,使物料高速撞向彎管外側的內壁,其中一部分物料沿彎管內壁表面做滑動運動,而另一部分物料與彎管內壁碰撞后反彈回來,又撞擊彎管內側內壁,然后再反彈撞擊彎管外側內壁,經(jīng)反復沖撞前移通過彎管,使彎管表面連續(xù)不斷地承受物料顆粒的沖擊,首先彎管的外側內壁局部產(chǎn)生刮痕,然后在原處向深度方向擴展磨損,而且進一步磨成凹坑,最后磨穿該處造成沖蝕磨損。
國內外的研究者們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提出了一些沖蝕磨損模型,這些模型從不同的角度力圖闡釋或預測材料的沖蝕行為,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種能夠完整、全面地揭示材料沖蝕的內在機理。其中的微切削模型認為具有一定質量的多角形磨粒如同微型刀具,以一定的沖擊速度和低沖擊角(沖擊方向與被沖擊材料表面之間的夾角)切削塑性材料表面,把材料切除而產(chǎn)生磨損。因此對于管道沖蝕磨損可以采用微切削模型[4]來解釋,并且推導沖蝕磨損計算模型。
物料經(jīng)氣流攜帶進入管道連續(xù)沖擊時,彎管在單位長度單位時間內的質量損失量定義為彎管沖蝕磨損量。
式中:W——彎管沖蝕磨損量[g/(mm·s)];
WV——單顆物料顆粒沖擊彎管時單位時間內的沖蝕磨損體積(mm3/s);
m——單顆物料顆粒的質量(g);
M——單位長度內流過彎管的物料顆??傎|量(g/mm);
ρz——彎管材料密度(g/mm3)。
單顆物料顆粒沖擊時的沖蝕磨損體積:
式中:c——有效沖擊顆粒比例,由于本文只考慮有效撞擊顆粒的磨損效應,所以c=1;
ψ——顆粒切削塑性材料表面時切削長度與深度比,近似取為1;
K——顆粒沖擊應力的垂直和水平分量比,K=2;
v——物料沖擊速度度(m/s);
n——系數(shù),大小取決于材料;
α——沖擊角度(°);
p——塑性流變應力,常溫下彎管的塑性流變應力等于材料屈服強度σs。
單位長度內流過彎管的物料顆粒的總質量:
式中:D——彎管內徑(mm);
ρm——物料密度(g/mm3)。
物料沖擊速度v與氣流速度v保持一致。常用物料的氣流速度見標準或規(guī)范。
氣流速度在無實測數(shù)據(jù)和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可做依據(jù)時,可按下面經(jīng)驗公式估算:
式中:v——氣流速度(m/s);
α1——輸送物料的粒度系數(shù);
ρm——物料密度(kg/m3);
β ——輸送物料的特性系數(shù),β =(2~5)×10-5,對于干燥的灰狀物料取小值;
L——輸送管當量長度(m)。當L<100 m時可忽略不計。
k1=1.1~1.5;k2=1.3~2;n為彎管數(shù)。
L平為水平輸料管長度(m);L斜為傾斜輸料管長度(m);L垂為垂直輸料管長度(m);R彎為彎管的當量長度(m)。
α1、R彎和常用物料氣流速度取值參考陳志希等(2001)[5]。
彎管磨損試驗[6]表明,磨損的部位通常發(fā)生在彎曲角 22°(入口的管內壁外側),45°(管內壁內側)和75°~85°(出口的管內壁外側)。一般把物料顆粒在彎頭處的流動簡化為直線,顆粒最先碰撞的管壁受到的磨損最大,所以計算和分析彎頭入口22.5°處的磨損。
飼料加工廠原料車間氣力輸送系統(tǒng)輸送玉米,玉米密度 ρm=1.295×10-3g/mm3,采用90°彎管,用20#鋼的無縫鋼管按要求彎制而成,彎管內徑D=100 mm,彎管材料密 ρz=7.85×10-3g/mm3,塑性流變應力 p=σs=225 MPa=22 500 g/mm2,玉米對彎頭的沖擊角度α=30°時磨損最為嚴重,將α代入式(3)
n=1.268[7],式(2)和(4)代入式(1)得彎管沖蝕磨損量。
①氣流速度,按陳志希等[5],輸送玉米時的氣流速度ν=(18~30)m/s,計算了沖蝕磨損量W。氣流速度高,物料的動能大,不易下沉,不易堵管,但是氣流速度高時,物料顆粒與彎管內壁的撞擊能量就越大,管壁的沖蝕磨損量就越嚴重。所以從磨損角度看,能確保被輸送物料在所有輸送管段內暢通無阻的前提下,氣流速度取小一些為好。
②沖擊角度,彎管沖擊磨損的程度與物料顆粒的沖擊角度α有關,彎管多為塑性材料,沖擊角度在20°~30°時物料對管壁產(chǎn)生的磨損量大于75°~90°時產(chǎn)生的磨損量,沖擊角度約在30°時磨損量最大。合理地設計彎管的結構對減少磨損有重大作用。
③彎管直徑,單位長度內彎頭管壁面積和彎頭容積的比值即面容比為2/R,其中R是彎頭的半徑??梢钥闯觯笾睆綇濐^的面容比小于小直徑彎頭的面容比,當輸送同樣氣流速度,大直徑彎頭暴露的內壁面積相對小,磨損小,而且大直徑彎管,輸送物料容易在管內懸浮,管道阻塞的可能性就小,基于這2個原因,在相同的r/D值時,選取大直徑彎管為好。
④在輸送過程中物料顆粒持續(xù)沖擊彎管內壁面,物料密度 ρm(質量)和氣流速度越大時,物料顆粒的能量越大,與管壁之間產(chǎn)生的接觸應力越高,使管壁金屬組織產(chǎn)生局部疲勞或裂紋而脫落,造成磨損就越大。
⑤彎管材料密度和塑性流變應力。彎管材料為鋼材,密度 ρz變化不大,只考慮塑性流變應力p。鋼材不同,塑性流變應力變化,計算的沖蝕磨損量也不同。
彎管沖蝕磨損機理可以采用微切削模型來解釋,并且以這個模型為基礎推導彎管沖蝕磨損量計算模型,進行磨損計算或預測。①這種計算方法比較簡便,可為進一步研究彎管耐磨損設計提供依據(jù)。②影響彎管沖蝕磨損的因素很多,這里主要討論了氣流速度、沖擊角度、彎管直徑、金屬材料和物料的性能等對磨損的影響,沒有考慮物料的硬度、濃度、粒度等性能對磨損的影響,物料硬度、濃度增加,磨損加劇,物料顆粒粒徑越大,磨損加劇,因此考慮這些因素,繼續(xù)完善彎管沖蝕磨損計算,為進一步研究彎管耐磨損設計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