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夫星
在語文的四項基本功中說和寫是交際的兩種主要方式。葉圣陶指出:“兒童時期如果不進行說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寶貴的鎖鑰?!庇捎谏鐣l(fā)展的需要,口語交際越來越重要,而小學階段正是發(fā)展語言的最佳時期,那么怎樣加強小學生的語言訓練,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呢? 結(jié)合我個人在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有了深刻的體驗。
一、開口有獎——增強信心,讓學生敢說、敢寫
有的學生自我意識過強,生怕說不好被別人笑話,有的學生遇到問題愛搶答,但又害怕老師會嚴厲訓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并正確對待學生,要給學生一個團結(jié)、友愛、活潑、有趣的班集體,要看到學生思維敏捷和勇于表現(xiàn)的一面,善于引導,積極鼓勵,誘發(fā)他們想說的話題,開啟他們智慧的靈感。在平時的課堂中,只要學生有精彩的發(fā)言,我都會給他們一次熱烈的掌聲和一些鉛筆什么的(雖然教桌上上交的鉛筆不怎么好,但是對于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也是珍貴的,再加上重重地一句“這是獎品”意義就更加非凡了)。教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特別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保護他們的“表達欲望”,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體驗到表達成功的愉悅,始終保持旺盛的表達欲望,從而為有話可寫,寫得完整、通順、生動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二、張口想說——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學說、學寫
說寫訓練的內(nèi)容鮮明生動,要有可感性,一定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讓學生樂意說、愛好寫。
1. 自由發(fā)揮,激發(fā)欲望
在口語交際課教學中要讓學生思維持續(xù)處于興奮狀態(tài),就要不斷變換教學形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在一年級開學初讓學生作“自我介紹”時,采用小朋友喜愛的喜羊羊和同學對話的形式,有問有答,學生情緒很高,興趣盎然。又如,結(jié)合課本中“口語交際”對話練習內(nèi)容,安排學生進行師生、父子、母女、同學之間的對話情境,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上臺表演,效果不錯。指導低年級學生看圖說話時,如果能組織學生親身參與體驗的一定要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后再進行口語表達創(chuàng)作。如果教材內(nèi)容不適合組織活動的,教師也應該多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境。一次我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貼鼻子”的活動后,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把這個活動過程完整地說一說,班上的學生做到了人人發(fā)言,說話內(nèi)容有趣致極,課堂氣氛活躍?,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二年級,馬上就要進行正式的寫作,我們經(jīng)常進行的寫話訓練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文中的一個角色續(xù)寫文章內(nèi)容。
2. 說身邊事
課本上的話題必竟是有限的,不能完全達到說寫訓練的目的,還必須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說他們耳聞目睹的事和熟悉的人。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中,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去做訪談錄,了解身邊愛好讀書的大人或者同學,選擇好采訪對象,和他們交流讀書心得并做好筆記。只要選擇好采訪對象,做好筆錄,他們的收獲可以說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他們訪談的同時進行了一次真真切切的口語交際課,作文也因此而生動充實。因為,這人,這事,就在他們眼前,就在他們身邊。再如,三年級有一篇課文《可貴的沉默》,學習中老師也可以問一句:“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學生肯定也會沉默,可能是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即刻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此時學生心亂如麻,寫的不一定有條理,但肯定句句透著真情,在寫的訓練中滲透了情感教育。
三、張口能說——教給方法,讓學生會說、會寫
在說話寫話時,除了讓學生有話可說可寫外,還要求他們會說會寫。教師在教學訓練中就必須注重有意識地教給學生說寫的萬法,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拓展學生說寫的思路。
1. 學會聯(lián)想
在觀察圖畫或事物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使學生能夠根據(jù)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客觀事物本身存在與變化的“序”進行觀察。察“靜物”時,要從上下、左右、前后、遠近、里外、正反等順序進行觀察;觀察“動物”時,教學生先從外形到動作、姿勢、習性進行觀察;觀察活動時,按活動的開始、經(jīng)過、結(jié)束的順序進行觀察;觀察課文插圖時,不僅要讓學生進行有序地觀察,說出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還要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你覺得它像什么”,“它還像什么”,“他可能在想什么”“他會說些什么”,“她的心情怎樣”等等,再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逐步學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說、寫一些活動時,教師可提供“有的……有的……還有的”,“先……接著……然后”等句式讓學生作參考。另外,還可帶學生進行實地觀察。二年級開學初,教師可以有目的地選好景點讓學生重點觀察秋天景物的特點。觀察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把看到的秋天的自然景色說具體,可以提問討論:秋天的天氣有什么特點?天空是怎樣的?秋天的花、草、樹木、田野有什么變化?從哪里看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你最喜歡秋天的什么景物?為什么?討論發(fā)言后,練寫一段完整的話。之后,再來上《識字1》和《秋天的圖畫》,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文章與課文對比,學生能發(fā)現(xiàn)文中的好詞好句,會拓展想象的空間,對組織語言大有幫助。
2.持之以恒,滴水穿石
生活是最好的課堂,作品來自于生活。要想真正提高寫作水平,必須堅持積累素材,堅持練筆。為此,我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yè)——雜記。我所謂的“雜記”是每天有日記,可以簡單記錄當天發(fā)生的所有值得記錄的事,可以是自己經(jīng)歷的,可以是自己親眼所見或所聞;每周有周記,在日記中選擇素材加工磨練,所見所聞詳實寫來,所感所悟盡情發(fā)揮,情感真摯。此外,還可以布置一些諸如收聽新聞廣播、看動畫片、看故事書等作業(yè),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并相互評比,使學生從小學會傾聽、記憶,思維活躍,養(yǎng)成良好的用大腦積累、記錄知識的好習慣,為寫作的內(nèi)容充實作好了鋪墊。習慣成自然,習慣可以培養(yǎng)性格,性格可以造就人生。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指引他們走向美好的人生之路。
總之,小學生的說寫訓練要源于生活,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特點和語言實際出發(fā),在教材、教法上精心設(shè)計,合理安排,讓學生樹立說話寫話的信心,有了一定的信心就會有自己的一個舞臺。力求使口語交際和寫作教學有聲有色,力求讓學生大膽表達,不斷錘煉,不斷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