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燕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在校人身傷害事故不斷增多,體育傷害事故是發(fā)生率最高的學校傷害事故之一,這與體育自身所具有的運動性、激烈性、對抗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有關。面對防不勝防的這類事故,不少學校感到“管不勝管”,加之事故 “賠不勝賠”的后果,被迫采取諸如取消危險性的教學活動內容、對學生在?;顒臃秶鷩栏裣拗频却胧?。這種“因噎廢食”的辦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嚴重影響了素質教育向深層次的推進。隨著學校事故日益受到社會關注,這種影響已經超出學校教育范圍,演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質的健康發(fā)展和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
以體育教學傷害事故對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的影響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有關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政策法規(guī)及相關論文,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在“國培計劃(2014)—中西部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短期集中培訓”期間,走訪了一線的體育教師,了解了目前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現狀、各個學校處理和解決的辦法,為本研究問卷的設計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2.3 問卷調查法 “國培計劃(2014)—中西部小學體育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開展期間,向參加國培計劃的體育教師發(fā)放問卷60 份,回收有效49 份,有效率為82%。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獲得的相關有效數據運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圖1 可以看出,當傷害事故發(fā)生后體 育教師最擔心的是學生身體的疼痛,說明當事故發(fā)生后體育教師都能從學生的立場考慮。事故發(fā)生后,32.0%的農村中學教師擔心受家長的責怪,16.0%的農村學校教師擔心牽扯到法律糾紛,8.0%的農村學校教師擔心受到學校的處分,16.7%的城市學校教師擔心牽扯到法律糾紛,20.8%的城市學校教師擔心受家長的責怪,12.5%的城市學校教師擔心受到學校的處分。這說明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所有的教師都能首先為學生著想,他們擔心會牽扯到法律糾紛、家長的責怪、學校的處分等問題的出現;其次是擔心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會影響自己的發(fā)展,勢必會導致他們在體育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會格外小心,承受的包袱比一般學科的教師要大。
為了檢驗“教師對學生發(fā)生事故最擔心的問題”的認知是否受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文化程度、教齡的影響,通過多因素方差分析,把“教師對學生發(fā)生事故最擔心的問題”作為因變量,其他作為自變量。由表1 可以看出,校正模型的F 值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顯示“教師對學生發(fā)生事故最擔心的問題”這一因素不受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文化程度、教齡的影響。
圖1 學生發(fā)生傷害事故后教師最擔心的問題
2.2.1 體育教學傷害事故對體育教師教學認知態(tài)度的影響 調查發(fā)現,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對94%的體育教師的教學有影響(表2)。由此可見,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對體育教師的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承受著極大的心理負擔,使其在教學中過度考慮安全問題,無法根據水平目標選擇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教學內容,將容易發(fā)生教學傷害事故的動作、技術刪減掉,過多地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完全違背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運動參與—運動技能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多元目標的實現途徑和方法,無法實現體育課程“健康第一”的理念。
2.2.2 學校領導的態(tài)度對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的影響 表3 顯示,事故發(fā)生后絕大多數領導能夠及時查明事故原因,與家長協(xié)商解決問題,而調查發(fā)現1/3 的領導對發(fā)生事故的教師采取極端措施進行處分。大部分學校領導都能夠理智地對待教學傷害事故,能夠及時查明原因、與家長共同解決問題,體現出學校的人性化教育理 念。但是還有一部分學校的領導對發(fā)生的體育教學傷害事故讓教師自己解決,是影響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過程中刪減運動技能教學的因素之一。事故發(fā)生后有關部門消極介入甚至坐視不管,給事故的解決增加了難度,不僅給學生、家長造成身體和精神的負擔,更引發(fā)法律糾紛。
2.2.3 對體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的影響把“是否對易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進行刪減”作為因變量,其他作為自變量。表4 顯示,校正模型的F 值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進一步分析也就是“職稱”主效應,以及“年齡”“文化程度”和“教 齡”的交互作用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說明體育老師對易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進行刪減具有普遍性。為了安全起見,很多學校已經沒有了單雙杠、跳馬等器械;前滾翻、跳馬等一些易發(fā)生傷害事故的技術動作已經從教學內容中刪減掉,體育教師不愿教或降低難度教器械課是普遍現象,現在體育教學公開課也很難見有人上器械課。
表5 顯示,體育教師在教材內容的選 擇上比較謹慎,為了盡量避免事故的發(fā) 生,大部分教師在選擇教材內容采取一些消極預防手段,如降低教材難度及減負減量,對稍有挑戰(zhàn)的教材干脆去掉,更有甚者僅做一些簡單的活動或采取“放羊”的手段敷衍了事,有的老師借“淡化運動技能教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掩護。使得體育課沒有了教學的過程。調查中還發(fā)現不少體育課幾乎是“放棄了運動技能”教學,游戲占了教學課的大部分內容,剩下的技能教學只不過是走走過場,連“蜻蜓點 水”都算不上。體育教師這種消極的教學行為已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阻礙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身體機能的提高,同時也造成了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不喜歡上體育課”這種尷尬局面的出現,使得新課標的5 個目標難以真正實現,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推進。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象具有普遍性,應該引起教育主管部門足夠的重視。
調查還了解到,大部分體育教師懼怕上器械課。他們擔心發(fā)生教學傷害事故 后,造成學生身體的疼痛,牽扯到法律糾紛,受到學校的處分,影響自己今后的發(fā) 展。據了解,不少學校把剛安裝不久供學生課外活動用的室外活動器械又拆了下來,使得實現新課程目標、學生的價值 取向與體育教師教學實施之間的存在著 矛盾。
表1 組間效應檢驗
表2 對體育教師教學影響的統(tǒng)計一覽表
表3 學生受傷后學校領導態(tài)度調查統(tǒng)計一覽表
表4 組間效應檢驗
表5 體育教師對易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教學內容處理態(tài)度調查一覽表
表6 運用教學手段的情況調查
2.2.4 對體育教師教學手段應用的影響表6 顯示,教學中“非常靈活”、“很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的教師只占3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運用不當是造成學生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說明過分關注安全問題,忽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的體育教師較少,大部分體育教師無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是大部分體育教師的短板,希望能夠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
3.1 體育傷害事故對體育教師的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大部分教師沒有貫徹體育課程“健康第一”的理念。
3.2 領導的歸責、家長的追究等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3 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多從安全的角度出發(fā),普遍對易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運動項目進行刪減,嚴重影響了水平目標的達成,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身體機能的提高。
3.4 過分關注安全問題,忽視了教學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的體育教師較少,大部分體育教師無法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
[ 1 ] 鐘小燕.湖南省初級中學體育教學運動傷害的調查分析[ J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18-119.
[ 2 ] 譚曉玉.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若干重要問題探討[ J ].教育發(fā)展研究,1999 (7):59-63.
[ 3 ] 教育部基本教育司組織.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省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