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忠
學生評價教師即學生評教是有政策依據的,在《教師法》第二十三條中規(guī)定,對教師的考核應當客觀、公正、準確,充分聽取教師本人、其他教師以及學生的意見。由此可見,學生是有權評價教師的,對教師的評價、考核也應該聽取學生的意見。
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師生長期朝夕相處,教師的思想認識、業(yè)務水平、工作態(tài)度無一不在學生面前有所表現(xiàn)。正因為如此,教師工作態(tài)度的好壞,工作能力的高低,課教得怎么樣,班帶得好不好,學生最有發(fā)言權。而且,學生評教還不同于專家評估、教師評課,學生評教反映的是教師長期的、全方位的表現(xiàn),而專家評估、教師評課往往只能對教師某一方面或某一節(jié)課作出評價,難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學生思想比較單純、率真,敢講真話、實話,好就是好,壞就是壞,因此,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能比較客觀地反映真實情況,可信度、參考價值是比較高的。
作為學校管理者,在組織學生評教時,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意圖,那就是全面、客觀、公正地了解教師的工作狀況,激勵教師發(fā)揚優(yōu)點,幫助教師改進不足,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達到以評促教的目的,而不是通過學生評教尋找教師工作中的缺點、不足,更不是以此為依據懲罰教師。其次,在評價內容的設計上要全面、科學、合理,應包括教學態(tài)度是否認真,教學方法是否靈活,作業(yè)批改是否認真,輔導是否耐心,對學生是否關心以及有無上課遲到早退、隨意缺課、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課堂上接打手機、搞有償家教、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等不良因素。對于每項內容可設置A、B、C、D不同的等級讓學生直接選擇,也可設置空白處讓學生寫評語,還可設置問題,了解學生對教師的期盼,掌握哪些教師是受學生歡迎的。另外,學生評教參與面要廣。如果采取各班選派代表或隨機挑選代表的方式評教,其偶然性、不公正性在所難免。因此,學生評教應該讓全體學生參與,評價的結果應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意見為準,這樣才能確保學生評教的真實性、可靠性。
教師作為學生評教的對象,要正確對待學生的評價,把學生給予的好的評價當成是一種信任、鼓勵,把學生指出的問題看成是一種期望、鞭策,要重視學生的評價,但不要過分計較好壞。受到學生好評的教師要懂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精益求精,繼續(xù)努力,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進,努力實現(xiàn)三個結合,即高尚的師德修養(yǎng)與高超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扎實認真的敬業(yè)精神與精湛務實的教學技能相結合,學生的較好評價與學生的優(yōu)良成績相結合,追求過程與結果的完美統(tǒng)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骨干、名師。其他教師要以謙虛的態(tài)度向獲得好評的教師學習,要真誠地欣賞他人,勇敢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要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見賢思齊,積極進取,爭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對于學生評價不太好或存在不良從教行為的教師,要認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如果確實屬于自己存在的不足或失誤,就要感激學生的意見,誠懇愉快地接受批評,并以此為契機尋找差距,發(fā)憤努力,迎頭趕上。當然,學生畢竟是學生,年紀輕,知識水平和社會閱歷淺,看待問題難免有失偏頗,甚至有個別學生對教師存有“報復”心理,對批評指責過他們的教師會作出“報復性”的評價。對此,教師應以寬廣的胸懷坦然處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即使學生對自己的評價是言過其實,無中生有,也不能過分計較,不要因為學生提了意見就耿耿于懷,對學生不滿,甚至刁難學生,這樣會適得其反。
學校對學生評教結果的反饋必須注意方式方法,應以反饋單的形式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原原本本地反饋給教師本人。同時,學校領導還要與教師就學生的評價交換意見,引導教師正確對待學生評價。對學生評出的最受歡迎的教師要在大會上通報表揚;對學生心目中好教師的標準要認真匯總,予以公布,并作為教師今后努力的方向進行提倡;對學生評教中指出的不良從教行為,要對教師進行警醒教育,警鐘長鳴,防微杜漸。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