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群
近日,某小學一男生因為同學說他的壞話而跨上欄桿想要跳樓,幸好校方及時對該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事實上,如今的中小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學習的困難、生活的不順、同學間的摩擦、不受老師喜歡、得不到家庭的溫暖等都是他們的挫折。在這些挫折面前,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心理脆弱、驚慌失措、過分焦慮,甚至產(chǎn)生不理智的對抗行為。因此,教育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呢?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體會。
一、進行耐挫教育,辨證認識挫折
1.引導學生走出挫折的困惑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挫折的態(tài)度?!蹦痛旖逃某霭l(fā)點和歸宿是引導學生在經(jīng)歷挫折的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的意識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在耐挫教育中,如果我們一味地讓學生經(jīng)歷挫折,而不注重在學生經(jīng)歷挫折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引導,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比較消極的情緒和抵觸心理。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中學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學生年幼時,經(jīng)歷挫折和打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因此在學生經(jīng)歷挫折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或肯定的評價,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幫助學生分析受挫的原因,使學生能勇敢面對挫折,在挫折的磨煉中造就自己堅強的性格。
2.強化耐挫的心理準備教育
陳毅說過:“應知山水遠,到處有不平?!痹趯W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我們要注意不能只進行“形勢大好”的教育,而忽視了社會中黑暗的角落。挫折本來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世界、看人生。學生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順利,又看到挫折,長大后才能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根據(jù)小學生對遭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往往不足或根本毫無準備這一現(xiàn)狀,我平時利用班會、早晚集隊等合適的場合,適當?shù)貪B透這方面的教育。我在櫥窗里設置抗挫折教育專欄,展示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事跡、圖片;在教室的墻壁上掛上相關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接受耐挫教育。這樣,學生從小就能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筆直平坦的,從而做好面對挫折、迎接挑戰(zhàn)的心理準備。
二、進行耐挫訓練,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許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經(jīng)驗對人們成年后的影響甚大。許多有遠見的教育家,都非常強調(diào)從小讓孩子經(jīng)受艱苦磨煉,使其懂得生活中還有逆境、坎坷、困難等。
1.榜樣學習法
課堂上,我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百折不撓、英勇不屈的事跡來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啟發(fā)學生懂得每個人在成才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課外,我和學生圍在一起看班里的“流動書”,對部分名人故事進行評點。我假設某些經(jīng)受挫折的情境,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如:假如我競爭失敗了;假如我是一個殘疾人等。然后,我肯定那些積極向上的意見,從而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許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觸:“以前要是碰到一點小挫折,我就灰心失望、喪失信心,而現(xiàn)在,與張海迪姐姐對比,我真是慚愧不已。今后,我必將以張海迪姐姐為榜樣,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p>
2.活動磨煉法
活動課程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實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都喜歡參加課外活動,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經(jīng)常組織登山、球賽、田徑比賽等對抗性、競技性較強的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磨煉學生的意志,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意識,增強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去年,我校組織學生去南山春游,每個學生要背十棵樹苗上山。登山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喊累,不時地向教師抱怨,于是教師給他們講了紅軍長征的故事,并讓學生背誦革命烈士詩《長征》,然后反問學生:“對比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這點路又算得了什么?”一路上,很多教師還給學生介紹了沿途風景,或讓他們唱幾支活潑向上的兒歌,不知不覺大家就到達了目的地。后來,不少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它不光讓我們領略了美好的風光,為環(huán)保出了一份力,更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三、加強家校聯(lián)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且小學生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家校聯(lián)系,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在這方面,我校主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渠道,指導家長營造民主寬松的家庭氛圍,注重孩子心理素質(zhì)的鍛煉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建議家長從小注重磨煉孩子的意志,利用假期讓孩子參加一些體力勞動等,引導家長做到愛而不溺、嚴而有松、教而有方。讓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共創(chuàng)優(yōu)良的育人環(huán)境,從而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的迅速變革,成長中的青少年面臨的社會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實踐證明,對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的抗挫折教育,可以防止學生出現(xiàn)一些心理上的問題,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fā)展。抗挫折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能力,造就一代意志頑強、心理健全的新人勢在必行。
(責編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