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慧
“使兒童獲得英語的感性知識,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边@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英語教學應該運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從視、聽、讀全方位接觸英語,多給予學生可理解的英語輸入,培養(yǎng)學生以聽說為基礎的基本英語交往能力。
一、注重“聽”的訓練,用“聽”獲取英語信息
1.在和諧氛圍的營造中擴大“聽”的渠道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加,就放棄運用英語進行教學。教師要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力求以純正的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借此烘托英語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英語求知欲望。在起步階段,教師可以運用表情以及動作進行配合,以降低理解層面的難度。這是學生訓練英語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學習模仿的重要途徑。
其次,要營造適切的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感到身處異域,而自己能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體驗自身的成就感。例如每節(jié)課的開頭幾分鐘,教師可以設置為“Free talk”。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處于緊張而亢奮狀態(tài)下,他們迅速進入到英語對話角色,浸潤于濃郁的英語氛圍之中,對話聆聽彼此交融,其效果可想而知。
2.在可感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激發(fā)“聽”的欲望
小學生英語聽力培養(yǎng)要將視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通過聽覺獲取需要的知識信息。這里的視聽結合是在摒棄了單一的聽覺刺激下,讓更多的實物、圖片、視頻等可感直觀手段充斥進情境之中,形成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強化刺激,加深記憶。這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中借助紙面文字材料進行聽力訓練的方式,避免了聽力過多的依賴性,更符合英語運用的實踐狀態(tài)。如在教學新單詞時,教師不必過早告訴學生讀音和詞義,而將其放置在英語句子中介紹。比如“peach”,教師提問:“Whats this?”學生回答“Its a peach.Is this your peach?Yes,its my peach.My peach is big.”繼學生此時的回答并非來源于教師的直接灌輸,而是自己在情境中聆聽所得,記憶也就相對深刻。
3.在具體方法的傳授中提升“聽”的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英語教學中聽力的技能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識別能力。能夠對所聽的語音、詞匯和語法語義等進行識別的能力,例如能辨析出材料中單詞的詞義以及組合成的詞組意義。預測能力。對聽力材料中句子成分的估測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預料,也指對沒有聽懂的內容推斷等能力。篩選能力。在聽的過程中聽過對語音語調地把握能夠抓住大意或根據(jù)自身需要的信息對其他多余信息進行合理性的排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適當記錄、做上標志等方法進行聆聽,從而提升學生英語的聽力。
二、注重“說”的訓練,用“說”鞏固英語句法
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說是其作為交際工具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小學英語課堂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英語交際中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為學生之說提供各種平臺。
1.在情境表演中內化英語句式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其交際過程必定依托于相應的情境之中。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闭n堂教學中的表演正是將英語氛圍中的形象、聲音、色彩以及感覺等諸多元素巧妙地綜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環(huán)境中自然和諧地交融在一起,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死記硬背的僵硬模式。教師嘗試將所教學的內容編創(chuàng)成情節(jié)感較強的短劇,組織學生進行在排練表演,為學生大膽的表達言說英語句式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渠道。
這種形式有效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完成任務,共同提高學生的表演和英語表達能力,夯實了學生運用英語說的水平。
2.在游戲開中外化英語表達
小學英語教學可以將游戲引入到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游戲的開展下使得學生由怕說、厭說逐漸向愛說、樂說過渡,在游戲情境的處罰法下讓學生在不著痕跡之中就能夠運用英語進行表達。
例如在教學六下《How tall are you》時,我讓幾位學生同時上臺站成幾排,并運用英語比較級的方式與旁邊的學生進行比較。例如:He is stronger than me.還有Im taller than xiaohong.由于這樣的比較游戲源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是由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表達的,參與的學生興趣盎然,沒有參與的學生也在座位上躍躍欲試,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漲。
3.在歌曲吟唱中鞏固英語語法
教材中配備的英文歌曲以其歡快的節(jié)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愉悅了學生的身心,更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學生在練唱Good moring、LondonBridge Is Falling Down等歌曲的過程中也是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訓練,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句式變成了富有節(jié)奏的鮮活單詞。學生在反復吟唱之中不僅不角色單調,而且將相關句式和語法無形之中融進了自我意識之中。
聽說讀寫是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而在小學階段由于受到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的限制,更多地將“聽”和“說”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學訓練的重點。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富有趣味的真實情景,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沉浸在可感的情境之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能力,從而為更為高端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特約編輯 熊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