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摘 要】口語交際是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作為一名語文課改教師,只要在思想工作上樹立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觀念,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的多種切入點,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多說多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不斷提高。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生;說話;培養(yǎng)
口語交際是雙方聽與說互動過程,是在具體的情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是學生傾聽表述和應對能力的具體實踐,是展示學生交際能力、文明程度,語言素養(yǎng)的平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具有日??谡Z交際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互愛精神。”這個目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人文背景下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我們的口語交際課不能單純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或“一問一答式”的交流,把整個交際過程等同于人與人之間的簡單的對話?!翱谡Z交際”應重視它的交際性和實踐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基于教材,立足課堂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和擴展知識的范例,也是學生說話的依據(jù),更是提高口語交際的憑借。
一、努力營造說話氛圍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欣賞者。一年級的學生往往自己在無主題時能說很多話,但當給他們限制一個主題,并且當眾說話時,學生就產生了畏難心理。這時,就需要教師尊重和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從而形成一種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進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良好氛圍里,學生們可以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膽地說。為切實做到師生平等,我一改以往舉手回答問題的方式,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講話的前提下自由發(fā)言。即當學生有疑問、有補充或有感受時,不需等老師批準可以直接站起來說,說完就坐下。這樣一來,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發(fā)言踴躍。
二、精心設計說話內容
教師在每提出一個問題時,都認真設計,弄清問題的難易程度,容易回答的問題讓那些膽子小,平時不善言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來回答,讓他們也分享一下回答問題的喜悅,久而久之,他們就能大膽回答問題了。當學生答錯問題時,教師要正確引導、提示,絕對不能當面批評,特別是一些膽子小的同學,更不能當眾羞辱他。如果教師不能保護學生的表達欲望,而是對“搶答者”嚴厲訓斥,對“誤答者”諷刺、挖苦,對“未答者”冷淡漠視……久而久之,我們的課堂就會變成老師唱獨角戲,而沒有學生愿意回答的局面。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剛剛萌發(fā)的說話欲望要加以保護,要有意識地多提問,并對他們取得的微小的進步給予鼓勵、表揚,使學生養(yǎng)成大膽發(fā)言——敢說的好習慣。
三、在生活中捕捉訓練話題
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師要用心捕捉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每天給學生提供一個話題,如“不講衛(wèi)生會不會影響身心健康”、“隨地扔紙屑會不會影響環(huán)境”等,讓學生回家搜集材料、整理信息,然后把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在晨會課進行辯論;教師可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新鮮事;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學生講故事,從中練習說話;把有趣的活動引入課堂,和他們吹泡泡、捏橡皮泥,然后請他們把活動過程說出來;讓學生把老師說的話轉述給家長,培養(yǎng)學生的轉述能力等等。除了知識、技能訓練外,還要注意學生在口語交際時的態(tài)度以及語言背后隱藏的品質、思維等,相機作出恰到好處的指導。
四、強化學生說話的表現(xiàn)欲
說話總是在人的心理活動過程發(fā)生的。動機是培養(yǎng)說話能力過程中起著其傾向性、持入性及有效性的心理。它是由人的學習需求與引起這種需求的外部誘因結合而產生的心理機制。在教學中,教師應不間斷、有針對性地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讓他們在說話的實踐中明白在當今時代能用普通話準確、流暢、富于邏輯性的感染性地表情達意是何等地重要!讓他們懂得說話能力是一個的必備能力,是成才的一個重要方面,強化了動機,也強化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因為他們要證明自己是會說;所以在提供的各種說話機會中,躍躍欲試,紛紛亮相。在教學中,我每節(jié)課都給學生有說話的機會;有時,還有意識地讓學生走出課堂去調查采訪,如調查學生衛(wèi)生情況,采訪學校各級各類人員,先口頭作文交流,然后寫成書面作文,既培養(yǎng)了說話能力,又提高了寫作水平。
五、對身邊事件進行即興說話
在課堂、校園、社會上經常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學生往往對這些突如其來的事充滿好奇,這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如我校四年級一同學,一天晚上在家門口附近拾到300元錢,主動交給老師,第二天,我就讓學生對此進行評論。又如:一次雙休日,本校一位小同學不幸落入井中,海警戰(zhàn)士奮力救人的感人事跡發(fā)生后,我就讓目睹的學生說說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對此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這些生動的生活實例既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同時訓練了學生的口語。
參考文獻:
[1]喻霞,語文課堂教學中說話能力訓練的方法,文教資料,2010年2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