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德
作文批改是小學作文教學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生了解自己習作效果和教師獲得作文教學效果的一個主要渠道。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評價、批改作文,如何促進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不斷提高呢?在教學中,本人主要致力于以下四方面的摸索與探究。
一、正確認識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是書面表達的最基本訓練,而并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所以,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
我們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還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力求保持學生作文的原意,絕不能用教師的思路去代替學生的思路。小學生的生活積累有限,有的孩子在作文中,難免有語言表達方面的不足,但那是無關緊要的,隨著他們語文知識的增長,孩子們自然會知道怎樣把他們想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師對他們的作文要求過高,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生寫作文的畏懼心理。所以,教師在批改他們的作文時,只要學生寫的是真話,是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表達的是真情實感,只要字句基本通順,哪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刪大改,把學生的一篇作文搞得面目全非。我們批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修改文章,而是要指導學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修改作文。
二、作文的評價要因人而異,以鼓勵為主
教師在評價、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作文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而對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一刀切”。教師批改作文時要把嚴格要求與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公正的評價。我們在批改作文時要學會發(fā)現學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績,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發(fā)現學生在作文中的進步,恰當地指出他們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漸進地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新課標》對三年級的習作要求是開始練習習作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也就是寫學生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強調真實表達,事實上是什么樣的,就寫成什么樣,不要寫走樣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可以發(fā)揮評語、評分的更大作用,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機。比如,對學生的習作評語要具體,有鼓勵性、建議性,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知道存在的問題及怎樣修改。比如,我對學生的游記習作評語:看到你寫了這么多令人感興趣的東西,老師恨不得馬上飛過去去感受下你的快樂,如能按一定的順序寫,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的旅行快樂,你能否試試?又如,對學生平時習作給等第時,宜多縱比(學生現在跟以前比),少用橫比(同學跟同學比)。評分時,我們不能用優(yōu)生的尺子來衡量中等生或差生的作文成績,對那些盡管還有某些不足但已基本達到本次訓練目標或有鮮明個性創(chuàng)意的習作,都應給高分甚至滿分。同時還要注意因人而異、分別對待。寫的評語要通俗易懂,要從孩子的角度來寫,與孩子同感受,多鼓勵、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我們應該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習作,都會有它耀眼的亮點。哪怕是一句生動的語句、一個逼真的詞語;再不然就是一個用對的標點符號,一個寫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只要學生有習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寫出來,都應給予肯定,增強他們習作的興趣,只有這樣才更貼近孩子的心。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學生在老師的評語中明白道理,提高認識,品嘗快樂;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習作興趣,讓他們快樂作文;只有捧出真心,才能收獲到一片熾熱的童真當孩子們閱讀到這些評語時,無不為老師的理解、欣賞而陶醉,無不為自己的杰作而驕傲。
三、批改作文要形式多樣,及時有效
作文評價與批改結果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可以采用分數、等級來表示,也可以用評語來表示;還可以采用多種評價形式進行綜合評價。平時我們常說的精批細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種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一條精彩的評語對優(yōu)秀習作來說,是一種錦上添花式的鼓勵,激起孩子更上一層樓的強烈欲望。我們可以用欣賞的角度去修改他的文章,錯字和病句這一定得改,這對于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來說挺重要的,孩子畢竟還小,對于糾錯的文字和語句接受能力還是挺快的,看了老師的修改后,他下次也不易再犯了。所以,我們批改學生的作文,對于不同層次的文章需進行不同層次的修改,不全批全改,只抓精批細改,寫貼心的評語。除了老師批改外,偶爾也可以讓學生互改,讓學生有個互相學習,互相欣賞,互相促進的機會,互改后老師再收起來修改一下。不管用什么方式批改學生的作文,老師批改都要及時,尊重兒童的實際,能蹲下身子,傾聽花開的聲音,不能以成人的意識代替兒童的童心童趣。
四、盡量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
教師要把作文的評價與批改和其它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寫作文的能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給學生寫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時也要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我們除了要重視學生作文的指導和批改外,不要忽視了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認真上好作文講評課,讓學生在講評課上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們對作文優(yōu)缺點的評價,仔細閱讀自己的習作,全面理解教師批改的意圖,找出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對自己的習作認真進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權利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主要還得靠學生自己,不只是老師單方面應該努力的事。教師是絕不可能包辦代替得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在作文評價與批改中要讓學生從習作的被動地位轉向主動地位,努力讓學生從習作的實踐中去體會、修改,看到自己修改的作文比原來更通順、流暢了,從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以增強學生對寫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寫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