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正華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針對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相關問題研究逐漸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鑒于此,本文選擇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為研究對象,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文章主要闡述了合理篩選,讓語法教學符合初中學生實際、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和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相結合、閱讀教學與語法教學有機融合等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語法教學效果的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初中語文語法教學實踐提供一些指導,同時對于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策略
一、合理篩選
在對初中生進行語文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真實情況和相關的理論水平掌握程度出發(fā)。從他們日常經常出現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和全面的總結,同時,在具體的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初中生水平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以分層教學的思想指導我們母語教學的實踐,對語法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只有實施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對學生語法能力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提供真實準確的客觀依據,這樣才能比較準確科學。
從目前現代漢語的五級語言單位的設置情況來看,并不十分合理。這與初中生的實際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我們知道語素是最小的語言單位,因此,對此的理解難度最大。對于語素的理解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已經一定的用語經驗。這樣的要求顯然以目前的初中生水平來說是不能勝任的。對于詞的難點來說,主要表現在對于詞的構成方式的理解。對于這方面的理解主要有兩個方面需要注意的內容:一方面是知識本身的難度,這牽涉到了語素方面的知識;而另一方面還是脫離了學生本身的水平,由于初中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較差,因此對于這類知識的掌握存在的了一定的難度。初中學生辨析詞性的難點是虛詞,特別是對于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困難更大。這是因為他們很多人的形象思維仍占優(yōu)勢。因此是實際交流的過程中很少使用虛詞。往往“看不見,摸不著,比較抽象,往往只能意會”就成為了對于虛詞的主要意思。
二、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和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相結合
呂叔湘先生在書中寫到: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和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是十分必要的。語文的語法教學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靜態(tài)的,一種是動態(tài)的。靜態(tài)的語法教學指的是在交際活動語言結構中沒有融入到教學的過程匯總,是對語言結構本身進行的相對靜態(tài)的分析教學方式;而動態(tài)的語文語法教學是指的是將交際活動語言結構融入到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去,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如果使用語言的結構,以及它的功能進行教學和應用。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既包含靜態(tài)的教學方式,又包括動態(tài)的教學方式,是以靜態(tài)的教學方式為主的,包括分類和格式,這就使得語法的教學脫離的語言的交際環(huán)境。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運用靜態(tài)教學方法進行語法教學的同時,結合動態(tài)的語法教學方法,把語法教學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讓語法實際的用到現實的教學中去,取得真實的效果,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要重點的把握語法教學的實際應用教學,突出語法的讀寫教學重點,讓學生可以在仿句的訓練過程中得到語法能力的提升。
三、閱讀教學與語法教學有機融合
當前的語文課本是中學生手頭所擁有的最直接最直觀的教材,而其選的文章也大都能代表普通話的語法規(guī)范。這其中自然就有很多的內容需要講解。同時,看看大家是怎樣運用語法手段的。例如:“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fā)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社戲》)只有有了一定的語法基礎,學生才會明白句子的主干是“清香吹來”。什么發(fā)散的清香?“豆麥”和“水草”所發(fā)散的清香?!岸果湣焙汀八荨笔鞘裁搓P系“豆麥”和“水草”是并列關系?!半鼥V”這一詞語用得好,好在何處“朦朧”這一詞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新鮮、生動,寫出了月色與水氣水乳交融的情狀。如果學生能這樣分析,那他對這句話的理解也就更透徹、深刻了。從目前整體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對于初中語文語法教學來說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語法知識講授過程與整個課文教學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jié)現象。如果我們將語法知識講授過程與整個課文教學整合起來,這樣會對學生語法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課文教學是以各種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為依托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對于語法的學習更具有真實性,更能體會整個情景,同時提高了整個學習的效果。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對關鍵詞句進行分析,對于突破課文理解的難點,深刻把握課文主旨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結語
語法教學對初中學生至關重要,我們要在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語法教學的基本教學理念的前提下,改進教學方法,做到隨文而教、重在點撥,真正把“精要、實用、好懂”的語法知識傳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金愛平.初中語文語法教學之我見[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1)
[2]韓玉.如何實現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J].教學隨筆,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