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壯玲,何慧,劉宏艷,蘇江華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yī)院神經外科,廣東 中山 528415 E-mail:llm281281@163.com)
顱腦外傷是指由外物造成頭腦部肉眼可見的損傷,會引起嚴重的后果,通常是頭皮損傷、顱骨損傷與腦損傷三者合并存在,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永久損傷[1]。顱腦外傷治療中開顱血腫清除術分為成形骨瓣開顱和顳肌下骨窗開顱減壓兩種方法,它和去骨瓣減壓術是治療重度腦挫裂傷合并腦水腫的主要手段。這兩個手術風險和創(chuàng)傷大、并發(fā)癥多,術后恢復時間長,因此實施細致、全面的護理對疾病轉歸十分重要。2013年10 月開始,我科對顱腦外傷需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的25例患者全面實行舒適護理服務,結果發(fā)現患者在治療和康復期間的并發(fā)癥明顯減少,對促進術后神經功能恢復取得良好效果,為全面推廣舒適護理在臨床的應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因顱腦外傷需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的25例患者為治療組,回顧性選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相同外傷并給與同樣治療的25 例患者為對照組。治療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35.3±5.4)歲。傷種分類:腦內血腫7例,腦挫裂傷15例,其它形式損傷3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性9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36.4±5.6)歲。傷種分類:腦挫裂傷16 例,腦內血腫6 例,其它形式損傷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專科疾病護理原則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①病情監(jiān)測:護士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呼吸、血壓、脈搏、語言和肢體活動等情況,如果發(fā)現異常,及時上報醫(yī)師。②飲食營養(yǎng)護理:由于顱腦損傷患者圍手術期,往往因病情嚴重不能進食,而損傷修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從而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因此必須注意患者腸內和腸外營養(yǎng)補充,病情穩(wěn)定,腸鳴音恢復后積極做好腸內營養(yǎng)計劃,飲食原則為應以高蛋白飲食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流質飲食為主。③呼吸道護理:由于病情重及手術后早期意識不清,咳嗽咳痰以及吞咽等生理反射功能減弱,很容易引起誤吸或痰液阻塞呼吸道,因此,在此時應該密切觀察血氧飽和度,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翻身拍背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可給予氣道濕化或霧化吸入協(xié)助排痰。④并發(fā)癥的護理:加強對皮膚的護理,落實肢體被動訓練,防止壓瘡及靜脈血栓形成。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添加舒適護理,舒適護理包括對心理、康復訓練及環(huán)境改造等方面因素的干預,具體內容有:①促醒護理:根據人體生物學規(guī)律,在患者大腦神經興奮的時期,利用語言呼喚和疼痛刺激加強和患者的交流,促進患者意識恢復。②臥位舒適護理:術后患者應根據手術部位及方式來選擇合理的臥位以避免手術區(qū)受壓,同時顧及患者自身習慣和飲食、排便需求。③對患者心理評估,和患者或家屬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平時的個性及損傷后的心情、情緒等心理變化信息,針對性的實施心理護理,增強患者對恢復的信心。④盡早進行患者功能評定,在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即開始早期床上康復訓練。⑤建立一個有利于患者恢復、和諧、安全、積極的支持性護理環(huán)境,讓患者感受正面的力量支持。另外,盡量滿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實施人性化的護理,鼓勵或動員家屬及社會力量的關心和幫助,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促進疾病康復。
1.5 評價方法 將治療組患者各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及術后1個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運動能力(Fugl-Meyer評分)評價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高熱、肺部感染、壓瘡和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組患者并發(fā)癥均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情況分析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入院時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示,兩組患者處于重度依賴狀態(tài),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運動能力評分顯示,兩組患者處于嚴重運動障礙狀態(tài),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術后1個月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和運動能力評分均高于入院時,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01),術后1個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均明顯改善,而且治療組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的改善程度均好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評分情況 (±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運動能力評分情況 (±s,分)
注:與入院時比,a:t=14.14,P <0.001;b:t=17.90,P <0.001;c:t=10.81,P <0.001;d:t=7.70,P <0.001
術后1組別 n入院時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運動能運動能力評分對照組 25 30.55±14.12 22.48±6.24 90.05±15.60a 62.04±9.12力評分個月日常生活能力評分b治療組 25 31.43±13.27 24.59±8.95 72.34±13.50c 41.32±6.51d t 0.23 0.97 4.29 9.25 P 0.82 0.34 <0.001 <0.001
隨著現代工業(yè)的發(fā)展,高速交通工具的普及,各種意外事故也頻發(fā),顱腦外傷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在顱腦外傷的手術治療中,顱內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圍手術期除了積極的傳統(tǒng)護理措施外,輔予規(guī)范、舒適的護理方法和措施,對顱腦外傷手術患者疾病的恢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舒適護理模式是護理學不斷發(fā)展完善及患者對生命質量追求下的產物,它主要強調在各個方面盡可能從患者生理角度出發(fā)滿足患者的需求,調動患者積極性,從而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3]。而且舒適護理對患者的護理干預更為精確和細致,治療護理的效果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和醫(yī)生的一致認可[4-5]。但是舒適護理模式在改善顱腦外傷患者圍手術期療效的研究相對較少,況且缺乏理論的支持,因此值得臨床深入研究。
本研究就舒適護理在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舒適護理模式干預效果比基礎護理模式更為明顯,治療組患者各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對照組明顯減少(見表1),治療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以及運動能力評分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見表2)。這是因為舒適護理在護理模式中具有有效性、創(chuàng)造性、個體化、整體性和可行性等特征,采取舒適護理措施不僅對患者疾病進行護理,同時對患者情緒、心理、排泄、飲食、環(huán)境、疼痛等進行全面干預,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得到不可缺少以及備受尊重的感覺,故增強患者對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對康復治療也更為配合,對醫(yī)生和護士的態(tài)度更為積極[6-7],促使預后和康復速度也得以提升。臨床實踐證明,舒適護理在顱腦外傷開顱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圍手術期治療中療效顯著,減少了臨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為患者早日康復打下了基礎,值得臨床推廣。
[1] 梁茜.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與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3,51(8):109-110.
[2] 黎英蘭,黎小康.合適護理在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2,34(2):267-268.
[3] Hoffman JM,Donoso Brown E,Chan L.Change in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admiss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dicare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facility 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2,93(8):1305-1312.
[4] 寧有志.護理臨床決策在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8):1235-1236.
[5] Fair LR,Donatelli NS,Somes J.Accurate triage and specialized assessment needs of the geriatric trauma patient who experiences low-energy trauma[J].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2012,38(4):378-380.
[6] 吳薇.護理干預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功能恢復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656-1657.
[7] 何艷春,陳光新,朱明敏.早期人性照護理論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8):1182-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