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振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方面,而是要引領學生仔細品味語言,品味文本,感受字里行間文字的獨特魅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安排學生發(fā)揮想象,領悟語言魅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根據(jù)已有的工作經(jīng)驗,提出幾點在教學中引領學生品味語言魅力的綜合方法,希望能為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獻出綿薄之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品味語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敝Z文教育家張定遠先生也指出:“語文課要上出‘味道,一種獨屬于語文的‘味道,要在品析語言文字方面苦下功夫?!庇纱丝磥恚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帶領學生充分感悟課文,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抓住語言進行品味和賞析,進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與靈魂,以此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思路。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引領學生品味語言呢?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聯(lián)系全文,品味語言
毫無疑問,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匠心獨運的結(jié)晶,作者往往會將全文的主旨沉淀在一個句子、一個詞甚至是一個字之中。那么,教師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用心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感受,引導學生把握“文眼”。在很多情況下,看似普通的一個字或者詞,都閃爍著文章主題的光輝,凝結(jié)了作者的心血和靈魂。
以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荷花》為例,這篇課文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按照“我”看荷花的順序,描述了公園中一池美麗的荷花,以及“我”看荷花時所產(chǎn)生的感受。全文內(nèi)容雖然不多,但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境特別美,賦予了荷花鮮活的生命力,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和向往之情。作者在描述荷花生長之勢時,運用了“冒”這個字,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小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用心感受“冒”這個字的巧妙之處,一個“冒”字,展現(xiàn)了荷花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呈現(xiàn)出一種喜氣洋洋的情景,也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對滿池荷花的喜愛之感。
二、創(chuàng)設情境,品味語言
作為小學語文課堂導入的常用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幫助教師盡快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最短時間內(nèi)集中學生注意力,讓他們盡快走進課堂、走進文本。事實證明,在品味語言過程中使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可以幫助教師構建起學生與課文之間的體悟橋梁。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可以依托多種方式。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這種技術集文字、聲音、視頻、音頻、圖片等于一體,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講授《東方之珠》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豐富的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播放給小學生觀看,并以《東方之珠》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讓他們在音樂的環(huán)繞中體會“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繁華的街市”和“美麗的夜景”是什么樣子的,體會淺水灣的“浪平沙細、陽光和煦”,體會海洋公園的熱鬧紛呈。這種品味語言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對香港回歸祖國的驕傲之情,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精神。
三、通過誦讀,品味語言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誦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比~圣陶曾經(jīng)也指出:“把作者的情感在朗讀的時候表達出來……婉轉(zhuǎn)處還它婉轉(zhuǎn),激蕩處還它激蕩,可以獲得難以置信的效果?!比羰沁^多剖析文章,就會形成一種支離破碎感,不如直接帶領學生反復誦讀,使其入情入境,領悟語言的奇妙之處。
以蘇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狼與鹿》一文為例,這篇課文雖然是記敘文,寫的是關于“人與動物”的故事,但是文章立意遠不止如此,作者希望借助這篇課文讓人反思“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真正內(nèi)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自然界的生存規(guī)律。在朗讀時,要著重讀出這幾句話:“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在誦讀中要特別讀出“功臣”和“禍首”的意境,讓學生通過誦讀揣摩語言,認識到世界萬物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應該和諧共生,和睦相處,這樣才能使社會長久發(fā)展。只有做到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類才能成為“萬物之靈”??梢哉f,誦讀法是品味語言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妙趣自在不言中。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是“情感地帶”,可以給學生帶來心靈啟迪和情感滋養(yǎng)。教師要帶領學生用心品味語言,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改革,讓語文課堂成為激蕩學生情感的廣闊海洋,為他們的日后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鴻燕.讓語文課堂彰顯思維魅力[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9(4).
[2]汪世英.語文課要品味好語言[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9(12).
[3]陸金元.對熱鬧的語文課堂的冷思考[J].華章(教學探索),2006(2).
[4]仲家麗.詩意課堂 精彩綻放[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編輯:董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