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穎 王笑玥 陳英
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內蒙古包頭014010
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和纖維喉鏡下治療聲帶息肉的臨床療效比較
崔曉穎 王笑玥 陳英
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內蒙古包頭014010
目的對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和纖維喉鏡下治療聲帶息肉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2例聲帶息肉患者作為本組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81例,研究組患者應用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纖維喉鏡下手術治療。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有效率為96.3%,一次切除成功率為100.0%,嗓音恢復時間為(5.07±0.072)d以及半年嗓音復發(fā)率為2.5%,對照組分別為76.5%、79.0%、(8.39±1.45)d和14.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手術治療聲帶息肉患者,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縮短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并大大降低復發(fā)率,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推廣。
聲帶息肉;支撐喉鏡鼻內鏡;纖維喉鏡;成功率
聲帶息肉為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指的是聲帶前中約三分之一交界位置出現(xiàn)的白色、半透明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腫物,而導致出現(xiàn)聲音嘶啞癥狀的疾病[1]。近年來,聲帶息肉發(fā)病率在顯著提高。臨床治療主要運用手術療法,常用療法為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切除與纖維喉鏡下切除[2]。為探討聲帶息肉的最佳手術療法,對我院收治的聲帶息肉患者分別應用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切除治療和纖維喉鏡下切除治療,對比兩種術式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2例聲帶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81例,其中,研究組男49例,女32例,年齡21~64歲,平均(41.1±5.4)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1.2±0.2)年,聲帶息肉類型:廣基息肉42例,帶蒂息肉39例,息肉部位:左側聲帶息肉36例,右側聲帶息肉27例,雙側聲帶息肉18例;對照組中男48例,女33例,年齡22~65歲,平均(41.3±5.6)歲,病程4個月~3年,平均(1.5±0.5)年,聲帶息肉類型:廣基息肉40例,帶蒂息肉41例,息肉部位:左側聲帶息肉35例,右側聲帶息肉30例,雙側聲帶息肉1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聲帶息肉類型以及部位等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3,4]
納入標準:病變局限于聲帶;無聲們上和聲門下侵犯;聲帶運動良好或者受限;排除標準:排除聲門暴露不佳、非周期性聲嘶、嚴重聲嘶、不行聲帶腫物病檢以及不接受檢查者。
1.3 方法
1.3.1研究組研究組應用支撐喉鏡下切除術治療,首先應用氣管插管,對患者實施靜脈復合麻醉,成功麻醉后,沿著麻醉插管將支撐喉鏡緩慢插入,小心將舌根、會厭挑起,將聲門暴露后給予固定;沿著聲帶邊緣使用喉息肉鉗對息肉進行一次性或者分次切除,對創(chuàng)面進行修整;治療過程中注意避免使用鉗取出較多聲帶息肉,能夠有效防止損傷正常聲帶黏膜;手術結束后常規(guī)應用慶大霉素聯(lián)合地塞米松霧化吸入治療,每日2次,共連續(xù)性治療5 d;與此同時,指導患者應用抗生素有效預防感染;如患者雙側息肉切除,則指導患者深呼氣、吸氣,有效防止出現(xiàn)術后粘連;術后患者禁聲1周。
1.3.2對照組對照組應用纖維喉鏡下切除術,首先對患者實施表面麻醉,應用1%利多卡因對患者鼻腔、咽喉、聲帶區(qū)域進行表面麻醉處理,在喉鏡引導下對聲門區(qū)域黏膜實施麻醉,麻醉成功后,取患者仰臥位,使頭部低垂,將纖維喉鏡送入到喉部,然后張開鉗口,咬住息肉,輕微用力切除息肉;按照以上步驟將廣基息肉切除;術后觀察半小時;術后患者聲禁1周;并應用慶大霉素與地塞米松霧化吸入療法,每日2次,共連續(xù)性應用5 d。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噪音聲學參數(shù)、術后嗓音恢復時間以及術后復發(fā)情況等進行觀察對比。其中手術情況主要包括手術操作時間、一次切除成功率;術后嗓音聲學參數(shù)[5,6]:術前和術后2周對患者進行聲學測試,主要對標準化噪聲能量(NNE,正常值<-10 db)、基頻微擾(Jitter,正常值<0.5%)以及振幅微擾(Shimmer,正常值<3%)等。
1.5 療效評定標準[7,8]
手術治療效果判定主要根據(jù)患者術后聲帶邊緣光滑整齊程度、聲帶運動情況、發(fā)音主觀感覺以及聲帶邊緣閉合程度等進行評定,主要分為治愈、好轉、無效等,治愈:術后1個月,患者聲音恢復到正常水平,且聲帶邊緣光滑閉合情況較好,充血不明顯;好轉:術后1個月,患者的聲音好轉明顯,聲帶邊緣光滑能夠閉合,輕微充血;無效:術后和術前相比,患者的聲音無明顯改善,患側聲帶充血情況明顯,邊緣較粗糙不易閉合,且殘留息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一次切除成功率比較
研究組總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6.3%,與明顯高于對照組(76.5%)(χ2=6.327,P<0.05);研究組的一次切除成功率顯著較對照組高(χ2=7.96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一次切除成功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噪音聲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
術后2周,研究組患者的Jitter、Shimmer以及NNE等嗓音聲學參數(shù)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t1=7.0212,t2= 5.2635,t3=8.2354,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噪音聲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噪音聲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s)
注:*與術前對比,P<0.05;#與對照組對比,P<0.05
組別n 時間J i t t e r(%)S h i m m e r(%)N N E(d B)研究組8 1對照組8 1術前術后2周術前術后2周0.4 1 2 ± 0.0 7 0 0.1 7 4 ± 0.0 2 1*#0.4 2 4 ± 0.0 8 2 1 0.2 2 8 ± 0.0 5 4*3.1 8 2 ± 0.3 4 5 1.6 8 1 ± 0.1 4 2*#3.0 9 1 ± 0.3 6 1 1.9 3 2 ± 0.2 1 5*-4.9 3 ± 0.6 8-1 6.0 2 9 ± 2.1 8 3*#-4.7 9 ± 0.5 8-1 1.7 3 9 ± 2.0 9 8*
2.3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時間、術后嗓音恢復時間以及嗓音復發(fā)率等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t=9.634,P<0.05);研究組的術后嗓音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10.357,P<0.05);研究組的半年與1年嗓音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1=5.02,χ22=5.98,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術后嗓音恢復以及嗓音復發(fā)率比較
聲帶息肉屬于臨床耳鼻咽喉科的一種常見疾病,其發(fā)病主要受到不良發(fā)聲行為、慢性喉炎、基本病理改變以及吸煙等方面因素影響,其中,基本病理改變主要為固有層纖維化、水腫、淀粉樣變性以及血管擴張等。以往臨床治療聲帶息肉患者主要應用保守療法,臨床治療效果較差,因此,目前主要建議應用手術切除療法[9]。
臨床常用手術方式主要包括纖維喉鏡下摘除、支撐喉鏡下摘除以及間接喉鏡鉗除等療法[10]。其中,纖維喉鏡下摘除術為臨床治療聲帶息肉切除的常規(guī)術式,主要對表面實施麻醉處理,經(jīng)鼻導管將活檢鉗置入,然后逐次將聲帶息肉鉗除,保證聲帶息肉邊緣光滑無殘留[11]。其主要具備手術治療過程不需實施全麻、術中給患者帶來損傷小等優(yōu)點,易被較多患者接受,但其會導致手術摘除不徹底,術后使患者聲音不能快速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嚴重者需再次進行手術治療;應用纖維喉鏡治療效果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①表面麻醉效果欠佳,進行手術操作過程中,聲帶活動,不能使患者有效配合;②對患者實施表面麻醉處理,患者易伴有咽喉梗阻感,使患者產(chǎn)生恐懼情緒,不能積極配合;③應用的活檢鉗杯口小,不適宜應用于聲帶息肉大的患者中,會導致出現(xiàn)病變切除不徹底的情況[12]。
近年來,在內鏡學發(fā)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臨床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纖維支撐喉鏡,其主要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對患者實施全麻后進行操作,光纖經(jīng)支撐喉鏡進入到聲門內,能夠沿著邊界將息肉完整切除;②顯微支撐喉鏡具備較好的放大病灶作用,即使病灶較小,也能夠順利進行精細操作,且能夠觀察到是否殘留病變組織;③能夠清晰的將喉部結構完全暴露,并對會厭喉面前聯(lián)合與聲門下區(qū)清晰觀察;④手術治療視野清晰,能夠提高術野操作精準性,不僅能夠將病變組織徹底切除,而且能夠保留患者正常聲帶黏膜,顯著增強手術療效[13]。目前,臨床中大多數(shù)學者均認為顯微支撐喉鏡的臨床應用前景較好,但臨床中關于顯微支撐喉鏡和傳統(tǒng)纖維喉鏡治療結果對比的研究較少[7]。本研究中,對治療聲帶息肉患者行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手術和纖維喉鏡下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探討,通過患者聲帶運動情況、聲帶邊緣閉合程度、光滑整齊程度以及發(fā)音主觀感覺等指標對其手術治療效果進行評定,結果表明,研究組總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6.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6.5%,(P<0.05),表明應用顯微支撐喉鏡治療其通過顯微放大系統(tǒng)能夠有效擴大視野,降低操作精準度,有效將聲帶息肉完整切除,并給周圍正常組織帶來較小損傷,進而術后恢復較快。
另外,考慮到患者的主觀感受在聲帶息肉手術效果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應用計算機嗓音學分析,結果顯示,術后2周,研究組的Jitter、Shimmer以及NNE等嗓音聲學參數(shù)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其中,Jitter主要準確反映聲波相鄰周期間頻率變化情況;Shimmer能夠對相鄰周期間波幅變化情況進行準確描述;NNE值則主要反映出聲門關閉不完全導致的聲門噪聲能量。本研究結果表明,聲帶息肉患者應用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治療后,能夠有效使聲帶功能徹底恢復正常;此外,聲帶息肉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復發(fā)主要受到息肉摘除不徹底出現(xiàn)殘留導致,通過應用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其視野較寬闊、清晰,能夠徹底摘除較小息肉[14,15]。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的術后嗓音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半年與1年嗓音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纖維支撐喉鏡操作具有較高的精確性和徹底性。
綜上所述,治療聲帶息肉患者應用顯微支撐喉鏡鼻內鏡下手術,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縮短患者手術操作時間和術后嗓音恢復時間,并大大降低復發(fā)率,可在臨床范圍內廣泛推廣。
[1]任穎川.30°鼻內鏡輔助支撐喉鏡切除暴露困難的前聯(lián)合聲帶息肉療效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4,14(1):46.
[2]張承宏.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下內側微瓣法治療廣基聲帶息肉療效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2):188-189.
[3]樊軍,徐廣森.支撐喉鏡配合鼻內鏡下喉手術致舌神經(jīng)并舌下神經(jīng)損傷一例[J].天津醫(yī)藥,2013,41(5):509.
[4]趙亮,謝洪,周曉紅,等.鼻內鏡聯(lián)合支撐喉鏡切除聲門暴露困難的聲帶息肉[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2,12(4):354-355.
[5]劉穎.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下聲帶息肉切除術59例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4(1):81.
[6]張松,熊武,余坤飛,等.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顯示系統(tǒng)下聲帶手術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7):95-96.
[7]鄭建文,陳英武,劉輝.鼻內鏡聯(lián)合電動喉切吸器在聲門暴露困難支撐喉鏡術中的應用[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2,12(6):386-388.
[8]李誼,吳文燦,朱豫.鼻內鏡聯(lián)合纖維喉鏡及支撐喉鏡聲帶前聯(lián)合附近息肉切除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5):494-496.[9]鄧國勇.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和纖維喉鏡下治療聲帶息肉的對比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9):972-973.
[10]朱青.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治療廣基聲帶息肉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7):34-35.
[11]李濤.支撐喉鏡鼻內鏡下和纖維喉鏡下治療聲帶息肉的對比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16):110-111.
[12]朱金獅.全麻支撐喉鏡喉內鏡與纖維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手術的區(qū)別及術后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 4(12):136-137.
[13]吳偉.纖維喉鏡與支撐喉鏡喉內鏡下治療簡單型聲帶息肉的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0(13):218-219.
[14]趙權,吳成.表面麻醉纖維喉鏡與全麻顯微支撐喉鏡下對不同類型聲帶息肉摘除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4,12(23):4414-4415.
[15]鄢斌成,張恒.支撐喉鏡喉內鏡下手術治療喉白斑58例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12(9):635-635.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laryngoscope and endoscopic in treatment of vocal cord polyp and fibrolaryngoscope
CUI XiaoyingWANG XiaoyueCHEN Ying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014010,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ocal cord polyps under laryngoscope and fiberoptic endoscopic.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162 cases of vocal cord polyp patients admitted in as this group of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81 cases,patients with microscopic study group laryngoscope endoscopic surgery,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fiber laryngoscope surgery.Result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effective rate of 96.3%,100.0%success rate cut,voice recovery time(5.07±0.072)d,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2.5%,surg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5%effective,a removal success rate was 79.0%,voice recovery time was(8.39±1.45)d,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4.8%,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Laryngoscope and endoscopic microsurgical in treatment of vocal cord polyp surgery patients,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uccess rate,shorten operation time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omotion.
Polyp;Laryngoscope endoscopic;Fibrolaryngoscope;Success rate
R767.41
B
1673-9701(2015)27-0043-03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