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秀
資陽市雁江區(qū)婦幼保健院,四川資陽641300
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研究
黃體秀
資陽市雁江區(qū)婦幼保健院,四川資陽641300
目的 探討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整群選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該院收治的84例輪狀病毒腸炎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2例,觀察組給予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對照組給予蒙脫石散治療,觀察兩組患者察治療后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討論采用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可進一步將臨床療效提高,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蒙脫石散;消旋卡多曲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輪狀病毒所引發(fā)的,其傳播途徑是消化道。同時由于小兒的體抗力較弱容易受到輪狀病毒的感染,因此輪狀病毒性腸炎在嬰幼兒中極為常見,年齡在3個月~3歲左右的兒童發(fā)病率最高,其該病也是引發(fā)嬰幼兒腹瀉的原因之一。輪狀病毒性腸炎主要是通過患者大便輪狀病毒的檢測以及臨床癥狀而診斷的。目前對與該病的治療并沒有統(tǒng)一的方式,其主要是根據(jù)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自限性,從而降低患者電解質紊亂以及脫水,以到達治愈的目的[2]。該研究對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且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4例輪狀病毒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通過大便輪狀病毒抗體檢測以及臨床癥狀診斷標準確診,該次研究已獲得該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以及患兒家長簽署的同意書。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脫水、腹瀉、發(fā)熱以及嘔吐等臨床癥狀,同時患兒每天腹瀉的次數(shù)為7~14次,無血便與腥臭。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2例,觀察組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17例,年齡為7個月~2歲,病程為5~7 d,平均病程(3.5±1.4)d,對照組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9個月~2歲,病程為4~6 d,平均病程(2.8±1.7)d。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治療前均通過彩超以及心電圖對心肌酶譜水平進行檢測。之后根據(jù)患兒的脫水情況,適當?shù)慕o予靜脈補液,恢復酸堿、水以及電解質的正常。觀察組患兒給予蒙脫石散(國藥準字H20093375)口服治療,1次/1.0g,飯后1 h服用,3次/d。同時給予患兒消旋卡多曲顆粒(國藥準字H20051055)口服治療,9個月以下患兒,且體重在9 kg以下,則每次服用10 mg,3次/d;9個月以上的患者,且體重在9~13 kg之間,則每次服用20 mg,3次/ d。對照組患兒給予單純蒙脫石散治療,其治療方法同觀察組一樣。記錄兩組患兒止吐、止瀉、退熱所需的時間以及藥物服用后是否出現(xiàn)不良反應,例如便秘、皮疹、肝腎功能損傷以及腹脹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止吐、止瀉以及退熱的時間;觀察兩組患兒心肌酶譜水平;觀察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
該次研究的療效判定以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研討會所擬定的標準為主。顯效: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且大便恢復正常;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一部分,且大便有所恢復;無效:患兒治療后病情無任何改善。
1.5 統(tǒng)計方法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后的療效
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為97.62%,對照組為76.19%,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療效對比[n(%)]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的心肌酶譜水平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心肌酶譜水與對照組相比下降明顯,且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請見表2。
表2 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譜詳情
表2 患兒治療前后心肌酶譜詳情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心肌酶譜項目觀察組對照組LDH(n=84)AST(n=84)CK(n=84)CKMB(n=84)107.38±14.36 32.84±6.75 120.23±12.87 33.67±7.83(60.11±8.21)*(24.51±7.62)*(88.52±10.74)*(20.21±6.79)*
2.3 兩組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
觀察組出現(xiàn)皮疹3例,百分比為3.57%,出現(xiàn)腹痛4例,百分比為4.76%,總發(fā)生率為8.33%。對照組出現(xiàn)皮疹10例,百分比11.90%(χ2=4.0313,0.0466),出現(xiàn)腹痛12,百分比14.29%,總發(fā)生率為26.19%(χ2=4.3478,0.0370),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機率明顯較小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兒止吐、止瀉以及退熱的時間
觀察組患兒止吐時間為(1.0±0.5);止瀉時間(1.9±0.7);退熱時間(1.1±0.4);對照組患兒止吐時間(2.3±0.6);止瀉時間(3.7± 0.5);退熱時間(2.5±0.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二所示。
表兩組患者止吐、止瀉以及退熱的時間對比
表兩組患者止吐、止瀉以及退熱的時間對比
組別止吐時間止瀉時間退熱時間觀察組(n=84)對照組(n=84)t P1.0±0.5 2.3±0.6 15.2552 0.0000 1.9±0.7 3.7±0.5 19.1777 0.0000 1.1±0.4 2.5±0.4 22.6826 0.0000
小兒患輪狀病毒性腸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輪狀病毒所致,且發(fā)病率最高為6~24個月的嬰幼兒,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秋冬季節(jié)是小兒上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高發(fā)期,如該病病情加重,則會對小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甚至危及性命[3]。同時輪狀病毒腸炎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患兒血清心肌酶譜升高,對患兒的心肌會造成不利影響。通常醫(yī)學上將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定義為:病毒進入到人體腸道內,附著于小腸絨毛頂部的上皮細胞,導致細胞出現(xiàn)壞死以及空泡變性的情況,從而使得一部分微絨毛發(fā)生腫脹,并出現(xiàn)變短以及排列紊亂的現(xiàn)象,同時相關上皮細胞逐漸脫落時,出現(xiàn)的病變使得小腸黏膜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其中包括電解質能力以及回吸收水分的能力,導致人體腸腔內聚積較多的腸液從而引發(fā)腹瀉[4]。與此同時,由于腸粘膜細胞的活性降低,不能正常分泌出雙糖酶,使其無法將食物中的糖類進行消化,從而積聚在腸腔內,由侵入的細菌將其分解成短鏈有機酸,使得腸液滲透的壓力逐漸加大。相關資料顯示,載體的減少是由于微絨毛的損壞,同時微絨毛損害還會造成患者上皮細胞鈉的功能出新障礙,從而導致水、電解質的丟失,因此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最主要的機制是有效的使患兒水、點解質的流失程度降低,同時對腸道過度分泌進行抑制。據(jù)有關研究表明,采用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具有顯著的療效。蒙脫石散中分布了較多的非均勻性電荷及其層紋狀結構,可有效的吸附及固定患者消化道內的毒素、細菌以及病毒,同時針對消化道黏膜具有極強的覆蓋作用,可以與粘液糖蛋白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通過量與質兩方面進行修復,并將黏膜屏障的防卸能力提升,以達到止痛以及平衡菌群的目的[5]。
經(jīng)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與其他文獻報道[標注參考文獻]結果一致。其中,消旋卡多曲對腦啡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可逆性及其選擇性的進行抑制,降低內源性腦啡肽的分解,從而增加及延長其生理活性,消旋卡多曲不僅不會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腦啡肽酶活性造成影響,同時也不會影響腸道的分泌功能以及腸道的蠕動,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它僅作用于外周腦啡肽。有學者研究顯示[6],消旋卡多曲與蒙脫石散聯(lián)合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本組研究結果與之相符。同時,本組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患兒的安全性及起效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可能與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聯(lián)合使用具有協(xié)同效果相關,起到相互促進作用,從而快速作用于病灶,恢復癥狀及體征。兩者互補,可消除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癥狀,提高治療安全性。
綜合上述,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效果較好,患兒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機率較小,可在短時間進行止瀉、止吐以及退熱,從而使得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降低,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將患兒血清心肌酶譜恢復正常。也需要針對課題進行大規(guī)模前瞻性研究,進一步證實研究結果。
[1]劉治學,徐朝輝,江忠,等.消旋卡多曲顆粒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43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9):1497-1498.
[2]萬長生.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聯(lián)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7):1057-1058.
[3]王玲平,肖亞.消旋卡多曲、蒙脫石聯(lián)合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腹瀉的臨床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0,22(6):1076-1077,1080.
[4]劉一鳴.消旋卡多曲顆粒治療50例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0):65,67.
[5]張艷麗.消旋卡多曲、蒙脫石聯(lián)合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12):7548-7549.
[6]劉治學,徐朝輝,江忠,等.消旋卡多曲顆粒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43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9):1497-1498.
[7]施紅,蔣迎佳,安琪,等.消旋卡多曲與雙八面蒙脫石散聯(lián)合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2):3107-3109.
[8]周愛萍.山莨菪堿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蒙脫石散治療嬰幼兒急性水樣腹瀉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25):55-56.
[9]萬長生.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聯(lián)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7):1057-1058.
[10]李容文,賴鈺明.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蒙脫石散與喜炎平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顆粒治療小兒病毒性腸炎臨床療效比較研究[J].國際病毒學雜志, 2014,21(5):235-236.
Study of Montmorillonite Combined with Racecadotril for Pediatric Rotavirus Enteritis
HUANG Tixiu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Yanjiang district,Ziyang,Sichuan Province,6413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ntmorillonite joint Racecadotri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Methods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4,8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in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Observation group montmorillonite joint racemic Caddo song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ontmorillonite powder treatment,patients were observed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 efficacy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Joint use of montmorillonite Racecadotri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as well as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Pediatric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Montmorillonite;Racecadotril
R725.1
A
1674-0742(2015)04(c)-0113-02
2015-01-08)
黃體秀(1970.6-),女,四川資陽人,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科危重癥的臨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