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解放軍理工大學 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7)
?
2014年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學術研討會述評
張愛華
(解放軍理工大學 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7)
2015 年1月,軍隊院校軍事基礎教學協(xié)作聯席會在廣州特種作戰(zhàn)學院召開了以“聚焦實戰(zhàn)、靠攏部隊,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文章對會議特點進行了分析,就具有代表性的應征論文進行了講評,并對當下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做了展望。
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學術研討;實戰(zhàn)化
2015年新年鐘聲的余音還在耳畔縈繞,軍隊院校軍事基礎教學協(xié)作聯席會于1月9—10日在廣州特種作戰(zhàn)學院召開了以“聚焦實戰(zhàn)、靠攏部隊,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來自全軍和武警部隊52所院校的軍事基礎課程教員代表出席會議,總參軍訓部院校教學局、院校教育行政局也委派同志蒞臨指導。
一是內容豐富,主題明確。按照預定計劃,本次會議圍繞主題安排了1個主題報告、2個專題報告和6位同志作論文交流發(fā)言,觀摩了特戰(zhàn)學院教學訓練和軍事體育新課目演示,開展了會議討論,表彰了2014年度聯席會學術組織獎單位和本次學術會議獲獎論文,圓滿完成了本次會議的各項議程,達到了預期目的,富有成效。其中,會議安排的聯席會所作的新一代《軍隊院校軍事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修訂情況的主題報告,以及《軍事體育訓練改革與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和《中外軍軍事體育訓練的比較研究》的專題報告,響應了“院校教學向部隊和實戰(zhàn)靠攏”的指示精神和“強軍先強體”的時代要求;特戰(zhàn)學院安排的教學訓練觀摩和軍事體育新課目演示,是配合軍事體育訓練新要求的積極舉措。
二是緊貼使命,瞄準前沿。本次會議的主題報告,緊貼軍事訓練實戰(zhàn)化的新形勢,緊貼院校軍事基礎教學訓練改革的新變化,全面介紹并解讀了《軍隊院校軍事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修訂的基本過程和新一代基本要求的主要特點與主要變化;特別是對軍事體育訓練改革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新變革,大視角多方位的闡釋和分析,以及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在軍事體育訓練方面有益經驗和做法的介紹,并將我軍與外軍在軍事體育訓練上的差異進行分析比較,讓與會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的確,軍事基礎教學訓練,特別是軍事體育面臨著大變革、大發(fā)展,軍事體育一改過去局限于體能的說法,回歸了軍事體育的本質屬性;一改長期以來單一體能的標準,上升為獨立的《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一改簡單的體能動作練習,構建了全新的軍事體育訓練的內容體系,訓練課目增加了,考核標準也提高了。這些都為廣大軍事基礎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和事業(yè)的大平臺。討論中,與會代表表示,通過本次會議了解到了許多軍事基礎教育訓練的新信息、新變化,產生了形勢逼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激發(fā)了甩開膀子大干一番的激情。
三是形式多樣,特色鮮明。本次會議突出學習與觀摩結合、研討與交流結合。會議安排的6位同志作學術論文交流,改變以往照稿宣讀的方式,以說文方式,主要介紹論文的寫作目的、主題思想和主要觀點。在報告前,聯席會還安排了小范圍試講和集體改進,以此提升報告質量和交流效果。特戰(zhàn)學院教學訓練觀摩活動,讓代表感受到了軍事體育與特種作戰(zhàn)的有機融合和應用成效。軍事體育訓練新課目的演示,為院校的軍事體育教學訓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和遵循。會議還安排了單位之間的討論,既是各單位同行間的相互交流,也是各院校對軍事基礎教學訓練順應改革發(fā)展的認識統(tǒng)一。
總體上說,本次會議時間雖短,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與會代表普遍感覺,本次會議有“三頭”,一有“聽頭”,主題、專題報告和會議交流聽到了新東西;二有“看頭”,教學訓練觀摩和新課目演示看到了新型作戰(zhàn)力量人才培養(yǎng)的新風貌,看到了軍事體育增設課目的新特點;三有“嚼頭”,豐富的會議內容和變革新態(tài)勢,需要代表在會議之后進一步消化和深入思考。
2014年春,聯席會向各院校軍事基礎課程教員下發(fā)了“聚焦實戰(zhàn)、靠攏部隊,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主題征文活動通知,得到了廣泛而熱烈的響應。共收到有49多所院校320篇論文,其中軍事類論文117篇、體育類論文96篇、教學改革類107篇。聯席會經過形式審查、專家盲審和會議復審后,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論文。應征論文的總體質量水平較之往年有了進一步提升,能夠圍繞主題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從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根本目的出發(fā),積極探討軍事基礎教學訓練向實戰(zhàn)聚焦、向部隊靠攏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宏觀思考與微觀研究相得益彰。如空軍工程大學徐維軍的《實戰(zhàn)化軍事基礎教學訓練創(chuàng)新研究》、特戰(zhàn)學院課題組的《關于推進我軍體能訓練改革的研究》等,主要從宏觀層面上對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實戰(zhàn)化加以思考;電子工程學院高淮輝的《淺談軍事基礎訓練與學員隊連隊化管理的有效對接》等則是從微觀層面上的深入研究。
二是理論探究與現實分析各具特色。如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張維江的《戰(zhàn)斗力標準視域下體能實戰(zhàn)化訓練》和裝甲兵學院湯勇的《新形勢下聯教聯訓運行機制建設研究》,側重于從訓練理論和機制建設上的探究;昆明民族干部學院陳政權的《培養(yǎng)學員帶兵打仗的能力軍事基礎教育訓練應突出五個核心要素》和理工大學陳崇榮的《軍事基礎訓練實戰(zhàn)化環(huán)境構設探析》等論文聚焦軍事人才培養(yǎng)中的現實問題研究。
三是學科融合與學科延伸得以重視。如特戰(zhàn)學院陳南生的《我軍特種部隊實戰(zhàn)化體能訓練的內容體系構建、階段劃分及組訓模式研究》突出了軍事體育與特種作戰(zhàn)的學科融合和交叉滲透;裝甲兵技術學院陳維輝的《對國防生軍事基礎教育訓練實行軍隊院?;鼗虒W的思考》一文則把學術研究的視角向國防生教育延伸。
部分應征論文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穿衣戴帽”,新瓶裝舊酒,冠以“實戰(zhàn)化”標簽,但沒有新內容和新觀點;二是“空洞寬泛”,泛泛而談,言而無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話套話,屬應景式文章;三是“偏離主題”,與征文主題不符。
2015年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改革的重要之年,也是軍隊院校軍事基礎教育改革面臨重要而深刻變革的重要之年。軍事基礎教育工作者肩負的使命任務重大,應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乘勢而上、振奮精神,不斷開拓進取、腳踏實地、奮發(fā)作為。
Comments on 2014 Military Basic Education Training Conference
ZHANG Aihua
(Basic Education College,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07,China)
The Conference Focusing Practice and Catering to The Army for High Quality and New Talent Cultivation is holding at 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 by military institutions basic teaching cooperation joint meeting at January, 2015.The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s and makes comments on some best paper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military bas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cademic discussion; practice
16711300(2015)01008802
20150114
張愛華(1953—),男,江蘇建湖人,解放軍理工大學首席教授,軍隊院校軍事基礎教學協(xié)作聯席會主任委員,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軍事教育訓練。
G873
A
● 軍事基礎訓練·軍事基礎教育研討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