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丁茹
摘 要:"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首先被提出來的。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我黨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面對新挑戰(zhàn)的必然要求;探索科學的黨建方法,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共建和諧社會的動力和源泉。
關鍵詞: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1 "黨的建設科學化"的內涵
在2011年由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建黨90周年大會上強調:"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黨的十八大報告就黨建工作提出八項要求,特別在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中,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同時強調了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提出了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突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確保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的領導核心。
2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思想提出的內在原因
(一)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我黨是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的一切工作包括黨建工作都是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展開的,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強國力為根本落腳點。因此,黨建工作更要講"科學"。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僅是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舉措,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二)是黨建工作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我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靈魂是與時俱進。唯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我黨才能永葆活力與生機,才能擔當執(zhí)政黨的重責。
(三)是面對新挑戰(zhàn)的必要準備。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全面推進和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戰(zhàn)略任務。這是實現黨的執(zhí)政使命,應對新挑戰(zhàn)、新形勢,保持黨的必先進性的必然要求。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是鞏固執(zhí)政黨地位、實現執(zhí)政黨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歸根到底,就是要使我黨適應新形勢和新變化,從而繼續(xù)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勝利。
3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方法與途徑
(一)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科學理論指導黨建工作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堅信黨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黨的行動指南,只有堅定信念、腳踏實地,黨執(zhí)政才能更科學、更合理。(2)不斷完善黨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從來都不是僵硬、空洞、刻板的教條,它需要在黨的建設實踐中不斷發(fā)展與完善,不主張發(fā)展的真理早晚會成為謬誤。因此,黨員要善于把黨和人民群眾積累的實踐經驗升華為科學理論。(3)要不斷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把最新理論成果運用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中去。
(二)以科學用人支撐黨的建設。(1)要任人唯賢。任用和不任用什么樣的人,從來都是事業(yè)興敗的關鍵。德才兼?zhèn)涫侨瞬胚x拔的標準,"德"是第一位,"才"第二位,歷史證明,有才無德比有德無才的危害性要更大更深。(2)選任年輕人。年輕人思想活躍、朝氣蓬勃、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但年輕人也需要得到鍛煉與磨礪,才能為黨貢獻自己。(3)用人重才。人都有優(yōu)勢與劣勢,使用人才應不拘一格,用其所長。作為黨組織要為各類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三)以優(yōu)良作風鞏固黨的建設。(1)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2)堅持走群眾路線。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深入基層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3)通過基層鍛煉考察黨員干部。
(四)以反腐倡廉促進黨的建設。(1)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黨始終要把反腐倡廉當做自身建設的頭等任務,常抓不懈。習近平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2)嚴懲腐敗分子。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始終保持壓態(tài)勢,"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認真嚴肅查辦領導干部貪污賄賂、腐化墮落、濫用職權、失職瀆職案件,使之無處藏身。(3)健全反腐倡廉機制。完善網絡舉報和受理機制,完善舉報人和證人保護制度,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反腐倡廉從一把手抓起,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認真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為公開制度,改變對一把手監(jiān)督缺位、監(jiān)督乏力的現狀,讓導致絕對腐敗的絕對權力沒有生存的土壤。
(五)以科學的制度保障黨的建設。(1)健全制度體系。制度建設要注重整體推進,加強制度的配套性、系統性建設。既要有實質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明確和違反后的懲罰措施,減少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間。(2)健全民主集中制。通過實施黨內民主,使黨的命運與黨員個體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使權力不再過分集中。(3)推進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的制度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水平,使黨組織與黨員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接受科學制度的約束,減少組織行為的隨意性和主觀性。
參考文獻:
[1]王淼.論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戰(zhàn)略路[J].絲綢之路,2014.
[2]齊衛(wèi)平.黨的建設科學化與黨建學科化建設[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
本文為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科研究黨建專項"高校黨建工作與大學文化建設的整合機制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