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平
喬 平 現(xiàn)任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主席,中央文史館書畫院南方分院書法家,廣州市政協(xié)書畫院副院長,廣州文聯(lián)詩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自幼酷愛書法、美術,尤其喜歡書法,擅長行草,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和比賽,30余次獲獎。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單位和個人收藏。 2010年為廣州亞運會書寫了“一起來更精彩”的口號,流傳甚廣,原作現(xiàn)收藏在廣州亞運博物館。曾任部隊軍事記者,在國內外報刊發(fā)表作品400余篇,300余萬字。作品收入48部各類文集,出版有《南海風南海情》、《探索的航跡》2部個人專著。
難忘她,人民的紅線女,離開我們一年了!
不僅毛主席說她是“人民的紅線女”,老百姓都說她是人民的紅線女。
這就不簡單!
如今有多少藝術家,能夠讓老百姓喜歡他的藝術?贊揚他的德藝?能夠稱得上人民藝術家?能夠在死后有無數(shù)人自發(fā)地前往悼念、追思?
一年來,我會不由自主地,在許多時候,想起這位人民藝術家的所作所為。
89歲的人生經(jīng)歷,77年的藝術生涯,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生命奇跡和藝術傳奇。這,可能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她,從12歲開始演戲,在馬師曾、薛覺先等藝術大師的指引下,一輩子演出了200多個劇目,拍攝了100多部電影,塑造了古今中外許多著名女性的舞臺形象,唱念做打,喜怒哀樂,個個傳神,樣樣俱佳。
她,師承傳統(tǒng),刻苦磨練,百折不撓,改革創(chuàng)新,盡管一生坎坷不平,卻不斷超越自我,創(chuàng)造了紅派、紅腔等代表粵劇花旦藝術最高水平的流派,獨領風騷,獨樹一幟。
她,虛心學習兄弟藝術門類的基本功,善于學習其他戲劇名家的藝術技巧,博采眾長,推陳出新,融會貫通,為粵劇的振興、發(fā)展,為粵劇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奔走呼號,搖旗吶喊,作出了不可埋沒的貢獻。
她,精心培育粵劇新人,提攜后學,敢于把角色讓給年輕人,抱病為年輕人寫戲、排戲、導戲,為年輕人搭臺唱戲。
她,堅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熱心為群眾演出,到基層獻藝,為塑造有血有肉、人們喜愛的藝術形象不懈努力,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竭盡全力。
她,熱衷于做善事,獻愛心,無數(shù)次義演、義賣扶危濟困,甚至多次慷慨解囊拿出工資,幫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讀書,培養(yǎng)貧窮人家的子女學藝。
她,在新編粵曲《藝海抒懷》的表演中,“說風唱雨,藝海盡情遨游,紅線穿古今,癡情寫春秋?!庇盟龑泟∈聵I(yè)的苦苦追求,詮釋人民藝術家生命的意義。
她常常對我說三句話:
她的母親告訴她:“用心學,爭氣做人!”
她的領袖告訴她:“成為勞動人民的紅線女?!?/p>
她的信念告訴她:“我的生命屬于藝術,我的藝術屬于人民,一生癡戀,永不言休!”
她不止一次對我說:“這三句話,是我的座右銘,也是我的追求,我的人生目標?!?/p>
女姐是我最崇敬的老師之一。我們忘年之交,相談甚歡。人生經(jīng)歷,藝術修養(yǎng),延安講話,文藝亂象——無話不說,無所顧忌,相當投緣。
她看到我給廣州亞運會題寫的志愿者口號“一起來,更精彩”的書法作品,很是贊賞。她對我說:“一起來好!凡事就是要追求一起來!一起來的結果一定更精彩!”
女姐就是一位不懈追求的人。她追求到了精彩的人生,輝煌的成就,崇高的品德,人民的贊譽。
難怪,人們賦予她一系列榮譽:人民藝術家,德藝雙馨藝術家,戲劇藝術終身成就獎,亞洲杰出藝術獎等等。
難怪,海內外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無數(shù)戲迷、粉絲、追隨者,歡呼雀躍地喊她:紅姐,女姐,大家姐,大姐大。
難怪,毛澤東、周恩來、胡耀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給她極高的評價。而她去世后,習近平總書記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敬獻花圈。
紅線女,不愧是廣州、廣東,乃至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
紅線女,不愧是屬于廣州這座英雄城市的一份獨有的榮耀和驕傲。
紅線女,不愧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人物和鮮艷旗幟。
紅線女,已經(jīng)成為一種現(xiàn)象。紅線女現(xiàn)象值得我們去挖掘、去研究。因為她的藝術成就和社會影響,在中國戲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藝術界引起了發(fā)人深思的震蕩。
紅線女現(xiàn)象,可以回答我們文藝工作者的一些困惑,即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文藝姓什么?文藝為了誰?文藝怎樣做?什么是藝術家?
我常常杞人憂天,紅線女之后,還有沒有紅線女?還有沒有人民的藝術家?
但愿我是杞人憂天。
紅線女走了一年了,但我總是感覺她沒有走。
她的藝術之樹不會枯萎,愈發(fā)常青。
因為,她牢牢站在堅實的大地,接地氣,吸養(yǎng)分。
所以,她的根更壯,葉更茂,花更紅,果更香!
責任編輯 梁智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