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濱
內(nèi)容摘要: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應(yīng)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幸福成長為終極目標,在探索真“我”中感受幸福,在真“我”展示中體驗幸福,在與文本對話中體驗幸福,在彼此接納、尊重中體驗幸福。
關(guān)鍵詞:幸福感 語文課堂 體驗 對話
幸福是每個人生命的終極目標,無論這個人擁有多少財富、掌握多大權(quán)力,假如內(nèi)心不幸福,那身外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樓。而我們語文課即使知識含量很高、技術(shù)手段先進、老師口才上佳,假如難以喚起學生的幸福感,那再好的語文課堂,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不足為道。
一堂優(yōu)秀的語文課,應(yīng)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幸福成長為終極目標,借優(yōu)秀的文本為媒介,教師對文本的把握和駕馭為前提,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共通并互相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探究并互相激發(fā),學生與文本之間感悟和共融,實現(xiàn)擁有幸福感的高品質(zhì)語文學習課堂之美好目標。所謂“幸福感”:即“心理欲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tài)。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xù)久遠的愉快心情?!?/p>
如何能讓孩子在語文課堂上更多獲得幸福感呢?
一.在探索真“我”中感受幸福。
一個人想自立,首先需要自信。自信,即相信自己,這是無法自欺的心理觀照。那自己到底是怎么樣的,是否值得相信?在語文課堂中,孩子們通過學習、交流、展示及互動,是可以生動地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乃至塑造自我的。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認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學習的目標之一就是認識和發(fā)展自我。每個人對于自己是誰,總是充滿著無盡的好奇和探索的動力。每個個體假如不是通過一個群體的活動和交往,是不可能充分了解自我的。所以,語文這種人文色彩濃厚的課堂應(yīng)該是學生們發(fā)現(xiàn)真實自我的好平臺。
“一千讀者心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文本時,每個孩子的閱讀體驗都不會雷同,這和每個個體的經(jīng)歷、知識儲備及個人修養(yǎng)等方面有關(guān)。所以在相互的討論和交流中,他將發(fā)現(xiàn)自己與他人有著共性,也有著別樣的個性。當這樣的自己在真誠的展示后,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贊同,這對一個孩子的自我覺醒是很好的契機。
二.在真“我”展示中體驗幸福。
顯我、隱我、盲我和潛我,哪一個是真實的我呢?每個人其實都有趣,皆精彩,若老師動動腦筋,運用科學手段和教學機智,完全可以讓孩子們展示出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比如,語文背誦本是許多中學生頭疼的事,但假如是以四人為小組進行背誦接龍則順應(yīng)孩子們天生喜歡游戲的心理特點。小組間的背誦比賽,讓每個人都充滿了參與感、不可替代感、成就感和團隊感等,語文背誦因此增加了許多趣味,不再令人望而卻步。
因為背誦接龍活動形式中每個學生被抽到機率極大(四五人為一組,每抽兩組Pk,每個人就有1/5的抽中可能),學習組長為了團隊的榮譽,會主動促進小組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補救,不至于在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當小組獲得勝利時,組長和組員均充滿了集體奮斗的成就感。
而基礎(chǔ)差的同學因為組長和其他組員的督促,因而在背誦也會多花功夫、多花腦筋,在小組背誦時反而比那些重視度不夠的其他同學發(fā)揮得更好。因為背誦本身也非多大難事,許多基礎(chǔ)本來不太好的同學由于團隊的督促和鼓勵,常常可以超水平發(fā)揮,也許就是“一句詩”的背誦,讓整個小組充滿了團隊成功的喜悅,后進生常常令人刮目相看,獲得他人的喝彩。
老師若在評分機制中再給后進生進步更多的分數(shù)獎勵,那整個班級將更加友善地關(guān)注后進生,也將更導引學生寬容自己或別人,孩子們的心靈也將擺脫桎梏,獲得極大的解放,不再患得患失,因而大膽地展示,不怕丟臉,不怕失敗,爭取更多的鍛煉機會,讓自我爭取到更多的發(fā)展空間。當學習一旦變成有趣的活動,在此過程中,每個個體展現(xiàn)出有趣而漂亮的個性特質(zhì),整個課堂也將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狀態(tài)。
三.在與文本對話中體驗幸福。
閱讀文本中彰顯的高尚人格和靈魂更是是孩子們與之對話的能量載體。比如,蘇教版九年級下冊有篇課文令筆者愛不釋手、百看不厭的,即海倫·凱勒的《享受生活》,這樣的文本也就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富礦,海倫·凱勒們便成了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在將來的日子,這樣的理想自我偶像將深刻地影響孩子們的生命歷程。當孩子通過交流后,發(fā)現(xiàn)那些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享受竟然來自又聾又瞎的殘障人,孩子們真誠地表示海倫·凱勒在生活中享受的豐富多彩的樂趣及生機,這讓我們這些身體健全人情何以堪時,對于身邊的同學將是怎樣的共鳴?可以說,語文課堂上學習諸如此類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與高尚的靈魂對話,孩子們是在伴著理想的我在體味百味人生,在思想交流和靈感碰撞中思考及成長。
語文老師更應(yīng)該是好的導引者,自覺地踐行人文理想,老師自己首先要大量高品位閱讀,給孩子一勺水時有大海般地含蘊和胸懷。好的語文老師本身就是語文,一言一行應(yīng)散發(fā)獨特的人文氣質(zhì),讓學生愿意親近你,愿意與你交流。課堂應(yīng)根植在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基礎(chǔ)上,老師引領(lǐng)孩子們進行審美觀照,智慧傳承,豐富情感,追求美好,完善獨立之健康人格。
四.在彼此接納、尊重中體驗幸福。
當孩子們最終意識到,一堂的課精彩并不在于學的知識有多神秘,不在于自己已經(jīng)有多優(yōu)秀,也不在于老師有多博學多才,更不在于教學信息技術(shù)有多先進,而在于自己和伙伴們,在于這些彼此尊重、彼此喝彩的人,在于大家對于自己和他人的認可喜愛,在于彼此的投入,在于那顆熱愛生命、熱愛語文的純真的心,他們將會努力并自覺突破小我,在課堂中逐漸修煉出一個富有包容心和生機活力的大我。
當孩子把同伴的缺點當自己的缺點寬容和善意提醒,把同伴的長處當自己的而驕傲和努力看齊,把為他人和集體的成功而奉獻時間、精力以及心力,把一滴水融入一潭活水中,把一棵樹納入大森林間,每個個體將充滿了安全感、認同感、愛的感覺以及價值實現(xiàn)感。
如果我們語文的課堂是一個充滿信任的、安全的、讓人踏實的平臺,在這里伙伴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趣的話題、奉獻才能、得到情感滿足、并互相激發(fā)靈感及共享智慧,那語文課堂將是讓人充滿期待、獲得新奇感愉悅感的地方。當所有的孩子意識到,只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融入到充滿學習氛圍、和諧發(fā)展、學力漸進及有助于提升自我的集體中去,即一個綠色生態(tài)的大我,那么,幸福感將在此過程中流過所有孩子的心上。
語文課堂不該是淪為只是培訓各種閱讀技巧的訓練課,不該只是傳授交際知識的實用課,更應(yīng)該是流淌著生命中的詩意與舞蹈,是生命的個體享受整個人類文明的饕餮盛宴,是每個生命膜拜全世界思想文化的宏偉殿堂,她應(yīng)該是生命對生命的引導,靈魂對靈魂的喚醒,語文課應(yīng)該是學生自我探索和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是灌溉生命以汩汩幸福之泉的重要源頭。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