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英
黑龍江省二九一農(nóng)場醫(yī)院,黑龍江雙鴨山 155923
對比分析不同劑量胰島素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效果
欒英
黑龍江省二九一農(nóng)場醫(yī)院,黑龍江雙鴨山 155923
目的對比分析不同劑量胰島素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從該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中隨機抽取62例,分為兩組,給予小劑量組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大劑量采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TNF-α水平改善程度和酸中毒糾正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小劑量組低血糖的發(fā)生率低于大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更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不同劑量;胰島素;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有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發(fā)病率在初發(fā)的1型糖尿病中約占21.3%,對其的治療不及時,極易導致患兒的休克或昏迷,嚴重者可導致患兒的死亡[1]。因此,及時補液、糾正酸堿失衡、降低血糖水平對于提升患兒生活及生存質量尤為重要?,F(xiàn)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間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62例的臨床資料,對比分析不同劑量胰島素治療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次入選的62例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均為我院收治的,通過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兩組,小劑量組和大劑量組,每組各31例。小劑量組男性患兒18例,女性患兒13例;年齡在3~1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9±1.27)歲;給予小劑量組小劑量胰島素治療。大劑量組男性患兒19例,女性患兒12例;年齡在4~1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1.52)歲;大劑量采用大劑量胰島素治療。
1.2 診斷、納入標準
本次所選患兒均參照《兒科學》中相關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血糖均在11.1 mmol/L以上,血pH值高于7.3或HCO3-低于15 mmol/L[2]。該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經(jīng)患兒家屬簽字同意;該次所選患兒均無糖尿病家族史者,無由突發(fā)事件所致的應激性高血糖患兒。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視病情給予其吸氧心電監(jiān)護等,并及時對患者血糖、電解質及血氣進行分析,評估患兒脫水及酸中毒程度,對于中度及其以上脫水患兒,開放一條靜脈通道,及時給予患兒10~20 mL/kg生理鹽水治療,隨后,靜脈滴注10 mL/(kg·h)0.45%氯化鈉注射液,1~2 h后減少滴注的劑量為5 mL/(kg·h)。補液后1~2 h開辟另一條靜脈通道,給予對照組患兒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根據(jù)患兒體重按1~2 U/kg靜脈注射給藥;大劑量組則根據(jù)患兒體重按1~2 U/kg方式,采用靜脈結合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
1.4 評定指標
采用自動生化儀監(jiān)測治療前后兩組血糖、血鉀及血鈉的水平,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酸中毒糾正的時間以及低血糖的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生存質量評分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
2.1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均呈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改善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比較(±s)
組別血糖(mmol/L)血清IL-6(ng/L)IL-12(ng/L)TNF-α(ng/L)研究組(n=31)對照組(n=3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8.65±3.25 13.52±2.04 37.29±3.62 12.35±2.21 154.36±13.84 73.69±10.25 153.68±13.97 74.52±12.08 36.35±2.25 31.08±2.64 37.65±2.47 32.05±3.52 164.82±18.27 94.08±21.07 163.27±20.41 93.57±19.25
2.2 兩組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后,小劑量組酸中毒糾正時間為(14.21±2.31)h,對照組酸中毒糾正時間為(13.64±2.09)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小劑量組無一例低血糖發(fā)生,大劑量組出現(xiàn)5例低血糖,發(fā)生率為16.13%,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在兒科內(nèi)分泌疾病中較為常見,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的并發(fā)癥之一,其臨床典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等,部分患兒還會出現(xiàn)惡心、腹痛、發(fā)熱等,該病的病死率較高,極易威脅到患兒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是以快速恢復患兒血容量,避免腦、心和腎等重要器官低灌注量。在此基礎上,給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胰島素治療,能夠進一步降低血糖,逆轉酮癥。
該研究中,兩組治療后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均呈明顯改善,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兩組血糖、血清IL-6、IL-12和TNF-α水平改善程度及糾正酸中毒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小劑量組低血糖的發(fā)生率,與大劑量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臨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由此可見,給予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的效果更佳,不良反應低,能夠進一步促進患兒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1]胡長青.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8例[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0(12)∶5272-5273.
[2]曹莉.兒童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17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3,5(4)∶356-357.
[3]賈露.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0)∶501-502.
R725
A
1672-4062(2015)03(b)-0018-01
2014-12-12)
欒英(1975-),女,黑龍江木蘭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兒科疾病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