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大樓的鐘聲
周總理指示:22點到第二天7點就不要響了
1958年10月,北京電報大樓落成投入使用,它高度醒目,鐘聲洪亮,是不折不扣的地標建筑。能夠在這棟大廈里工作,北京電報大樓退休職工劉孔道特別自豪。而讓他更加自豪的事情發(fā)生在1959年三月的一天,那一天他見到了周總理。
他至今記得,那天周總理和董必武、賀龍、陳毅、李富春一起來到電報大樓視察。“從早晨去,一直到中午吃完飯以后,又跟大伙兒聯(lián)歡,在禮堂里辦舞會。整個在電報大樓待了一天?!?/p>
當時電報大樓的鐘一天24小時每到整點都會響,而且聲音傳得比較遠。后來西單鐘聲胡同的居民提意見,覺得夜里的鐘聲影響了他們休息。周總理得知后指示:晚上10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就不要響了。
■外出視察“擅自行動”
“這不是很好嗎?真實情況都了解到了!”
周總理經常要到祖國各地視察,周總理生前警衛(wèi)員高振普介紹:“出去的時候,一般當?shù)鼐投及才藕昧耍瑤Э偫砣ツ膬?、看哪兒。總理往往尊重他們的安排,但他常常又會來一個臨時變化?!庇幸淮?,總理一行人正走在去一個點的路上,突然總理看到左邊有一個村莊。他馬上就問:能不能到那個村去看看?就這樣,當?shù)氐囊粋€車帶路,總理的車跟在后頭。結果走著走著,他們再回頭看,才發(fā)現(xiàn)總理的車已經沒有了。原來,總理的車早已進了村。
進村以后,發(fā)現(xiàn)村里沒什么人。只看到遠處有一個煙囪在冒煙??偫碚f,咱們到那兒去吧!
一行人走過去,看到一位婦女在背對著大門燒水。這時她感覺到身后有人,回頭一看:?。∈强偫?!農婦趕忙站起身??偫硪柴R上伸出手,要跟她握手。農婦很不好意思,自己的手上都是土灰!于是她就把兩手往身上擦,想擦得干凈一些。這時總理微笑著伸過手去,跟她握了手。之后總理詢問了她當?shù)氐囊恍┣闆r,比如打井、抗旱等。
和農婦談完話,總理上了車,對高振普說:“你看這不是很好嗎?真實情況都了解到了!”
■專機上的合影
“我們要照得自然一點兒!”
每一個有幸見過周總理的普通^都說,他的笑容溫和親切,他的語氣誠摯懇切,他會認真地傾聽、仔細地回答,就好像要把每個人的煩惱都記下來、解決好。對于它們來說,和周總理說話、握手的每一個瞬間,都是人生里最珍貴的回憶。如果能在總理身邊工作,更是無比的幸運。機長徐柏齡、乘務員楊麗梅就是這樣幸運的人,他們因為在周總理乘坐的專機上工作,不但和他交談過,還一起唱過歌、合過影。
有一次,總理結束了對巴基斯坦的訪問回國,當飛機進入我國國境時,總理恰好小睡一覺后醒來。他打開舷窗遮板,只見東邊的太陽冉冉升起。因為這次訪問很順利,總理心情很愉快。那是總理第一次帶中國民航專機出國,盡管途中經歷了很多復雜的情況,但還是順利地飛回來,總理很興奮。所以總理興致很高地提出:請乘務員和代表團成員一起唱支歌。那次唱的是歌劇《江姐》主題歌《紅梅贊》。一曲唱罷,總理又提出:已經到國內了,也唱完歌了,我跟你們照個相吧!“能跟總理照相,我們一聽高興壞了!總理叫秘書把隨團記者杜修賢找來,對好鏡頭后,總理忽然說,先別,我們要照得自然一點兒,我能不能手里拿點東西呀?當時他身后有一個書架,書架上有幾本雜志,還有一張地圖。我就隨手拿了一本雜志給總理。結果總理一看:“這個書太小??!拍出來看起來不太真實。那拿個地圖吧,我就看著地圖,你們在后面也跟著看?!卑凑湛偫淼南敕?,照片拍得很自然。
照了一張以后,總理提出:“我們站著再照一張。”拍照時,因為機艙的空間比較窄,幾個人排一排有些擠,乘務員們就說:總理,您站前面一點兒,我們站在您后面?!翱偫聿桓?,說,不行,你們在飛機上工作很辛苦,你們要站在前面,我站在后面?!苯Y果,照片出來后,發(fā)現(xiàn)還是總理站的靠后,兩只胳膊都被身邊的乘務員擋住了?!八椒矫婷嫦氲煤苤苋屛覀兏械胶苡H切。”
其實周總理不單只對乘務員那么關照,對機組其他成員也是一樣。機長徐柏齡回憶:“我們從坦桑尼亞飛北京,落地后總理下飛機后不走,他說要接見機組全體人員。等機組人員把發(fā)動機關了,一切事情都處理完之后,總理接見了我們,還和我們在飛機下面照了張合影?!?/p>
■打乒乓的身影
“打球時他是進攻型的”
了解總理的人都說,總理其實是一個情感非常豐富、愛好廣泛的人。在中南海西花廳他的家里,不但有歌聲,還能看到周總理打乒乓球的身影。
警衛(wèi)員高振普回憶,總理酷愛打乒乓球,而且打乒乓球的技術還可以?!按蚯驎r他是進攻型的,他的胳膊不太好,是騎馬時被摔壞的,所以老是蜷著、伸不直?!?/p>
總理都是利用辦公中間休息的時候打上幾拍?!八苷J真的,也認真地計算幾比幾。為了提高他的興趣,一般我們輸?shù)亩啵覀兙褪亲屗顒踊顒由眢w、放松一下心情。因為他回去以后又趴到桌子上辦公、累得不得了。”
休息時間,總理也會打打牌、打打麻將,都是陳老總、李先念他們散步時有時候來串門,坐下談工作,談完后沒事了有時候就打打牌。打不了兩圈就又都散了?!翱偫碛浥朴浀孟喈斍宄驗樗谐驳挠洃浟?。”
■特殊的“會議餐”
“外賓很好奇總理喝的是什么”
對于周總理來說,這種快樂輕松的瞬間是最珍貴的、也是最稀少的,占大部分的還是周總理工作的畫面。每天十幾個小時,每周七天,數(shù)十年如一日,沒有假期、沒有懈怠。在中南海西花廳他的辦公室,在人民大會堂,在北京飯店,在飛機上,他總是在工作。
警衛(wèi)員高振普說:“總理的工作時間不能以我們正常的每天24小時這么計算,而是從他起床到他睡覺算一天,這一天往往不是24小時,可能是26個小時、28個小時,甚至30個小時!”
總理的休息時間很少,甚至沒時間吃飯。所以有時候在他去開會的途中,“在車上我們就給他準備一頓飯。比方從京西賓館去大會堂開會,我們就從京西賓館做點小包子、或者搞一碗面,在車上開慢點兒讓他吃了,到那兒就接著開會?!?/p>
會議一開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八個小時都有的。”不吃飯不行,怎么辦?工作人員想辦法給他弄一碗棒子面粥,“會議中端上去給他喝。有時候里邊再給他放一點營養(yǎng)的東西,比如肉末、青菜。有時候外賓不知道總理喝的是什么,還很好奇呢!”
■深夜會見斯諾
“趁著翻譯的時候打個盹兒”
總理的繁忙勞累,體會最深的還是身邊的那些工作人員。當年人民大會堂服務員王穎、金耀玲回憶,“文革”接見紅衛(wèi)兵的時候,總理從晚上八點鐘開會,一直要到第二天早晨七八點才結束,一個晚上都在大會堂,連續(xù)工作十幾個小時?!耙蛔聛磉B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別說吃飯了。提醒他上廁所都是寫好條子,然后我們借著給總理續(xù)水的時候把條子擺到他跟前。但就是這樣他也去不了,根本沒有時間?!?/p>
開會或者接見外賓時間長了,總理要是困了怎么辦?警衛(wèi)員高振普記得:“我們經常采取的辦法就是讓服務員拿熱毛巾給總理擦臉,解解乏?!笨偫碜约阂灿小皩Σ摺保骸皩憽段餍新洝返陌5录印に怪Z來中國訪問,總理那天太忙,夜里兩點多鐘才把斯諾請到大會堂福建廳接見。那天總理很累、談的時間很長。我們就看總理根本堅持不住,毛巾擦都不行了?!睍劷Y束后,面對工作人員關切的詢問,總理回答:“我已經睡過了,我說話的時候說得多一點,趁著翻譯給外賓翻譯的時候打個盹兒。”
■最后一次做政府工作報告
身后一直有個男服務員的身影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雖然根據(jù)毛澤東主席的指示,鄧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政府工作報告只有5000字,但重病在身的周恩來已經無力通讀全文,而改為只讀報告的首尾兩段。在這次會議上,周總理總結了新中國成立20多年來的偉大成就,并重申了“四個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
報告的結尾一段,周總理是站起來讀的:“在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人民奮發(fā)圖強,戰(zhàn)勝種種艱難險阻,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就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再用二十多年的時間,一定能夠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我們應當繼續(xù)努力,發(fā)揚成績,克服缺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乘勝前進。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周恩來總理短短的報告,不時被雷鳴般經久不息的掌聲所打斷。這已經成為那個時代最動人的記憶。
但會議現(xiàn)場的人能夠發(fā)現(xiàn):總理的身后,一直有一位男服務員的身影。原來這是鄧大姐的安排。會議開始之前,鄧大姐在四川廳休息時把工作人員叫過去說:“總理今天中午就喝了一小碗粥,你要特別注意,他站起來的時候別暈倒了!”于是就派了一位男服務員在總理站起來念報告時一直緊隨在他身后。
■專機上的一條絲綿被
“總理怎么沒用我們準備的東西?”
西花廳是周總理在中南海里辦公的地方,也是周總理一家人在北京的家。在西花廳的庭院里,有幾棵海棠樹,每年春夏之交,樹上就會綻放出粉的、白的花朵,周總理時常站在樹下,抬頭看著滿樹的海棠花,久久地一言不發(fā)。這個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其實,就是在其他時候,也總是周總理在關心別人想什么,而他的想法,或許只有他的夫人鄧穎超大姐才了解吧。50年相濡以沫,在他們兩人之間,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似乎不需要通過說話就可以交流。
周總理專機乘務員楊麗梅說:“我們在準備專機的時候,會把床上用品給他準備好。當時是準備了一條毛巾被、一條絲綿被、一個枕頭。”有一次在去非洲長途飛行時,總理到床上休息前,“他讓秘書把我們準備的被子跟毛巾被放到一邊,然后秘書打開了一個不太新的皮箱,從里面拿出來一條絲綿被給了總理?!边@是一條很普通的舊的絲綿被,被面都已有些抽絲??偫硇菹⒑?,楊麗梅問秘書:怎么沒用我們準備的東西呀?是嫌我們的東西不好嗎?秘書告訴她:不是??偫砩w的是鄧大姐做的被子,是專門為總理出差的時候用的?!爱敃r我們非常感動,我們就覺得這哪兒,是一般的絲綿被,完全是鄧大姐對總理的濃濃的愛!”
■再未能回到家鄉(xiāng)
只在飛機上看了家鄉(xiāng)最后一眼
有一件事,周總理專機機長徐柏齡記得很清楚:一次總理在上海開會,會議結束后,總理準備順路去自己的家鄉(xiāng)江蘇淮安看一看。可就在馬上要動身的時候,毛主席從北京打來電話,說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周總理商議,請他馬上回京。
所以那一次總理沒有回成家?!爱敃r專機快要飛到淮安的時候,乘務員周萊妹同志就走過去告訴總理:飛機的左下方就是淮安??偫淼弥?,就從舷窗里向下眺望了好一會兒??偫砀嬖V周菜妹:自己在12歲就離開了淮安,后來就再也沒回去過。但他很想念家鄉(xiāng)、想念家鄉(xiāng)人民,一直想要回去。
就這樣,總理沒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家鄉(xiāng),只是在飛機上看了家鄉(xiāng)最后一眼。
總理逝世后,鄧大姐寫過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其中這樣說:“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海棠花現(xiàn)在依舊開得鮮艷,開得漂亮,招人喜愛。你在的時候,海棠花開,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p>
據(jù)BTV科教《記憶2015》節(jié)目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