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作為一名基層黨校教師,不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廣大群眾提供行為示范,更應利用黨校講臺和有利條件,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路徑,與時俱進,按需施教,使受訓的每位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與心,外化與形,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
關鍵詞:黨校教師;核心價值觀;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 C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4-00-02
黨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強調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三個倡導”24個字,凝練概括了國家的價值目標、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公民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更是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偉大時代的基本價值觀,是每個公民、各行各業(yè)都應該具備的價值觀。黨校教師要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建設和諧幸福美麗新文縣相結合,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
一、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爭做認真學習的模范
基層黨校教師站在宣傳黨的理論和各項方針政策的第一線,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正確區(qū)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是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辨是非,排除干擾,堅定信仰。
(一)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愛國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調節(jié)公民和國家關系的基本政治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愛國主義始終是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性格、價值取向和共同信念。盡管不同的時代,愛國主義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征,但作為一種正義的力量始終一脈相承。從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都是古代知識分子愛國情懷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我國制定的公民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都把“愛國”放在首位。作為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絕不能切斷歷史文化的血脈和傳統(tǒng),只能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新的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要求予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二)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以人為本既是時代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價值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處理各種價值問題時所持的比較穩(wěn)定的立場和觀點的總和。以人為本之所以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就是社會發(fā)展再也不能把人當作客體、手段和工具,而要當作起點和歸宿,切實保障人的生存權、自由權和發(fā)展權,切實尊重人的尊嚴、人的勞動和人的創(chuàng)造,為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三)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和諧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理想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它最集中、最鮮明地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訴求,是指導社會成員價值選擇、行為取向的基本標尺。資本主義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是效益,這是一切邏輯中的首要邏輯。這種價值觀雖然能促進經濟發(fā)展,物質財富增加,但也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實生物”的繼承,也是關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諧,是發(fā)展中的和諧,是動態(tài)中的和諧,是有序中的和諧,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諧。
(四)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線。責任作為一種可貴的品質,是個人或組織應該秉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能對文明進化和社會發(fā)展作出質量上的規(guī)定。中國幾千年來的文明和道德傳統(tǒng),已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東方人格——社會型人格,例如,“以天下為己任”、“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等。作為我們大力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就應將這個“責任”作為共同的價值目標和理想追求。
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勇于實踐的模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樹立,不僅僅是靠媒體的宣傳教育,更要依靠先鋒模范示范作用。作為一名基層黨校教師必然要走在核心價值觀學習的最前列,以身作則,自覺踐行。
(一)大興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在自己的工作職責范圍內,力戒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真正做到真抓實干、開拓創(chuàng)新,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業(yè)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努力在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不斷取得實效。
(二)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基層黨校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堅決抵制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等行為,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帶頭厲行節(jié)約,為社會大眾提供良好的行為示范。
(三)堅持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中尋找不足,補足差距,在生活和工作中,同志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覺接受領導、同志和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批評和建議,積極進行整改。要自覺的向先進典型學習,在工作中重品行、作表率,永葆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四)自覺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生活作風無小事,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三慎”。慎獨??鬃釉唬骸拔崛杖∥嵘怼?。基層黨校教師在工作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八小時內外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個樣,有沒有監(jiān)督一個樣,對上對下一個樣。慎友。一個人交什么朋友, 做什么事情, 反映出其思想情操和生活態(tài)度。正義純潔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防止因交友不慎在社會上會產生不良影響,甚至被損友拉下混水,不能自拔。本著廣交友、慎交友、交好友的原則。慎微?!拔鹨陨菩《粸?, 勿以惡小而為之”?;鶎狱h校教師要時刻繃緊自律這根弦,對那些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無論事情有多小、無論什么人勸、無論怎么勸,都不能去嘗試,管住管好吃、住、行等方面的生活小節(jié), 保持嚴謹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態(tài)度。
三、發(fā)揮黨校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作用,爭做主動傳播的模范
黨校是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機構,承擔著培育黨員干部的重任,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鶎狱h校教師必須結合自身實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有特色、富有成效。
(一)做好闡釋傳播工作。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表述,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鶎狱h校教師,要深入研究,在理論上闡明每一個層面內容的合理性及其關系,特別是如何在價值多元中凸現合理性,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在各種思潮和實踐比較中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做好宣傳內化工作。內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轉化為黨員干部群眾自覺的行動,黨校教師除了通過自覺地學習和歷練,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和手段。黨校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知識傳播功能,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做好示范引領工作。黨校教師積極承擔各種宣講培訓任務,主動深入鄉(xiāng)鎮(zhèn)(相關部門)開展送課下鄉(xiāng)和各種公益活動,為基層群眾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務,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研究和提煉,將系統(tǒng)、科學、合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持續(xù)講授和宣傳,培育黨員干部勇于擔當品質,充分發(fā)揮其對社會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要充分利用各類刊物和校園網絡等,集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
(四)做好干部培訓工作。按照縣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黨校要做好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干部培訓輪訓工作,精心設計專題,搞好課程設置。要立足實際,進一步改進體驗式教學,引導學員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加強黨性修養(yǎng),筑牢正確理想信仰。同時,要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把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黨性教育、宗旨教育結合起來,夯實思想基礎,增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和能力。
(五)做好理論研究工作。結合工作實際,著力研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遇到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并及時進行理論研討。黨校教師要積極撰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在黨校網站、黨校論壇開辟發(fā)表系列文章,力爭推出一批高質量、有深度、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切實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紀律處罰條例》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4;
[2]何錫榮,曹泳鑫 《核心體系價值構建與價值研究》 [J]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3]韓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講》 [J] 人民出版社 2012;
[4]李培湘《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探索》 [J] 科學社會主義 2009;
[5]張利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結構與內涵》 [J]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