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四德”建設,唱響文明和諧建設主旋律,凝聚礦井改革發(fā)展正能量,東灘煤礦黨委創(chuàng)新開展“尋找身邊好人好事”評選活動?;顒娱_展以來,涌現出一大批職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喜聞樂見的先進典型,起到了良好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礦井文明程度持續(xù)提升,職工群眾文明意識持續(xù)增強,為礦井改革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一、探尋全新機制,為礦井改革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
東灘煤礦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思想觀念,健全工作機制,使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更好地服務礦井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礦井持續(xù)保持山東省、省管企業(yè)、濟寧市和集團公司4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但創(chuàng)建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認識不足。個別領導干部對文明創(chuàng)建的概念、對象、內容存在著模糊的認識,認為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是軟任務,在布置工作、落實措施、制定政策上存有輕視態(tài)度。二是未形成長效機制。“重評比、輕創(chuàng)建”問題仍存在,在上級檢查時突擊整治,評比之后創(chuàng)建工作無人問津,很多活動不能形成長效機制,一些不文明行為仍存在回潮現象。三是創(chuàng)建方式有待改善。未能把先進理念和方法融入文明創(chuàng)建中,缺乏針對性,導致活動形式單一、沒有吸引力,職工群眾參與度低。針對以上問題不足,為更好開展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更好發(fā)揮先進典型引領示范作用,為礦井改革發(fā)展提供動力,該礦黨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實施“尋找身邊好人好事”活動。通過月評、季獎“身邊好人好事”,年終命名“最美東灘人和事”,能夠讓做好事的人得到尊重、體現尊嚴、享受表彰,能夠讓職工群眾學有方向,趕有目標,見賢思齊,從而在礦區(qū)形成爭做好人好事光榮的時代新風尚。
二、深入穩(wěn)妥實施,為礦井改革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評選貼地氣?!吧磉吅萌撕檬略u選”確定在職和離退休職工家屬均可參選。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的原則,面向職工群眾,在基層工作生活中發(fā)生的凡人好事,善行義舉;堅持即時即報、群眾公認的原則,不限時間,不求全責備,不必高大完美,不必驚天動地,只要一方面表現優(yōu)秀,群眾認可,即可上報;堅持民主推薦、擇優(yōu)選樹的原則,通過組織推薦、群眾聯名舉薦和個人自薦,經評委會認定,即可確定好人好事。
條件高標準。為保證評選出的“身邊好人好事”真正叫得響、樹得牢,礦嚴格確定評選條件。發(fā)生在職工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必須根源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符合當前社會核心價值觀和時代主流價值觀,必須貼近礦井“四個示范”礦井建設,必須是職工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真人真事、親切感人的好人好事,必須是職工群眾學有方向、做有標桿,趕有目標的典型事跡。
評審嚴把關。礦設立好人好事評審委員會,統一協調組織評選工作。對各單位推薦的或職工群眾聯名舉薦及自薦的好人好事,評委會嚴格按照評審條件,堅持實事求是、公正擇優(yōu)的原則,認真組織遴選,對參選人物(事件)進行審核,真正把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立得住、學得到、推得開的人物和事件推選出來,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樹立評選活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表彰重實效。評選采取評委會成員投票及礦黨政聯席會研究通過的方式選出最終人員,每月評出3名(件),每月第一名為月冠軍,年終將評選命名“最美東灘人和事”。被評選出的好人好事,礦單位每季通報表彰一次。榮獲“最美東灘人和事”將參加每兩年一次的“感動東灘”人物事件評選并推薦參加“感動兗礦”人物事件及上級好人好事評選。凡被評為好人好事的,所在單位負責人將給與績效加分考核。
三、實現共建共享,為礦井改革發(fā)展保駕護航
對評出的“好人好事”榮譽獲得者,披紅戴花隆重表彰,讓他們報紙上有名、電視上有影、光榮榜上有像,激發(fā)了職工群眾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他們的技術本領和聰明才智。
好人好事評選機制的實施,推動了重點工程健康有序開展。礦內部市場化建設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構建了體系配套、機制科學、硬件一流的內部市場運作架構,初步形成了“鏈式”內部市場化結算體系,被集團公司確定為六家重點推進單位之一,得到上級領導肯定和高度贊揚。選煤廠技改工程自實施以來,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工期短、要求高、工作量大等諸多困難,連續(xù)奮戰(zhàn)、合力攻堅,一次性帶煤試生產成功,過硬的工程質量、優(yōu)美的外部環(huán)境、一流的現場形象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好人好事評選機制的實施,激發(fā)了干部職工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潮。在我礦全面接管五輪山煤礦之后,涌現出一批積極主動勇赴貴州的職工群體。綜采一區(qū)職工王清旺,一位30年黨齡的老黨員,三等甲級傷殘軍人,在并未被派駐的情況下,主動要求支援五輪山建設,他這種主動作為、舍我其誰的精神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高尚的道德情操。三名青年職工更是在新婚之際響應上級號召,欣然踏上開往貴州的列車,他們這種為大家、顧大局的表現為廣大青年職工樹立了榜樣,起到了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蔡先鋒,兗礦集團第一個全日制高等院校畢業(yè)的博士,放棄舒適體面工作扎根礦山,很好地詮釋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在一線,成長進步的平臺在一線。
好人好事評選機制的實施,增強了職工群眾勇當先進的熱情。后勤服務中心涌現出許多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涉及錢物價值一萬余元,其中職工澡堂東一區(qū)的程學標兩次拾金不昧。李忠奇、范宜蘭、紹興國三名職工,在轉崗培訓期間勇救落水兒童的事跡在礦區(qū)被廣為傳頌。水電暖工區(qū)職工任澤亮同志看到受傷老人伸出雙手勇于施救、危難之時臨危不懼的精神,聚焦了“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正能量,樹立了廣大職工家屬學習的榜樣和典范。保衛(wèi)科看護隊員馮君處置突發(fā)事件不慌張,在工作過程中及時挽救職工生命的義舉,展現了一名看護隊員良好的、勇于助人的精神面貌。
通過大力宣傳模范先進事跡,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群眾認真學習,在全礦形成了心懷感恩、勇于擔當、崇尚先進、傳承美德的良好道德風尚。通過發(fā)揮東灘煤礦“身邊好人好事”的輻射帶動作用,典型的高尚品質逐步轉化為全礦廣大職工群眾的自覺行動,礦井文明和諧創(chuàng)建成果得到較好展示,職工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礦井文明程度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