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你面對貧窮的時候,一本書或許能夠為你打開一扇希望的窗,致富的門。但是因為貧窮,求得一本書有時候又是那么的艱難。書籍,在貧窮的農村承藉著農民多少的希望和夢想?圖書在農村還是非常貧乏。由于各種原因,農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還有很大差距。許多地方,尤其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qū),有十年沒有買過一本書的家庭比比皆是。農民窮,就窮在缺少文化、缺少知識、缺少致富的門路。文本以江山市石門鎮(zhèn)為例,淺析農村農家書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關鍵詞:農家書屋;點亮;心燈;
中圖分類號:G2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5-00-01
一、情況簡介
江山市石門鎮(zhèn)有15個行政村,34471口人,全鎮(zhèn)共有10所學校,其中初中1所,小學2所,幼兒園7所。境內有風景秀麗的世界自然遺產地江郎山,那巍巍矗矗、直上云霄的三爿石,優(yōu)美的傳說,誘人景色,聞名省內外,使人流連忘返。還有江南毛氏發(fā)祥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村,也被列入省歷史文化保護區(qū),訴說著江南毛氏的變遷。一直以來,石門鎮(zhèn)就有著豐富的人文底蘊。
石門鎮(zhèn)的農家書屋早在2012年就已經全面覆蓋,全鎮(zhèn)共有可供村民免費借閱的圖書十萬多冊,報刊及音像制品千余份。2013年,該鎮(zhèn)也在各個行政村建立了農村文化禮堂,更是為農家書屋擴展了場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源豐富了,場地寬敞了。但是,農家書屋卻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上不重視。首先是農民對農家書屋認識不到位。認為國家要求建立農家書屋,就是騰個房間,擺上一些圖書,供領導檢查之用,不是真正為農民朋友服務的。其次,目前大學生就業(yè)難,導致的新一輪“讀書無用論”在影響著學生和家長的思想觀念,使得很多人認為讀書沒什么用處,只要能認識一些常用的漢字,會一點簡單的計算就行了。更有一部分家長目光短淺,認為讀書無用,不如早些出來掙錢。再者,大部分農民還沒有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生產發(fā)展的重要性,況且文化水平又低,自認為種田嘛,人家怎么種自己就跟著怎么種,感覺自己也看不懂那些書,所以根本不走進農家書屋。
(二)行動上不支持。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太多的麻將桌、棋牌局,太多的農民因創(chuàng)業(yè)無路而外出打工賣力謀生,太多的孩子沉迷在大大小小的網吧游戲里無法自拔……目前,農村大部分農民還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業(yè)余時間以看電視為主,棋牌娛樂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只有一些種養(yǎng)能手、中小學教師或鄉(xiāng)村干部偶爾“光顧”書屋,大多數(shù)人對書屋知之甚少。其實,很多人不是不想讀書,而是不會讀書,更是沒有讀書的想法。他們寧可把大把時間花費在打牌、游戲等娛樂項目上,也不愿去拿書本來看一眼。
(三)條件上不成熟。首先是缺乏管理。很多農家書屋建起來了,但是沒有專人管理,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出現(xiàn)農民借閱之后書有被撕頁、遭破壞的現(xiàn)象,有些甚至有借無還。其次是圖書種類的問題。農家書屋的圖書有的是來自相關部門的捐贈,但是不一定適宜本村農民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欣喜地看到,農家書屋開始走進千村萬鄉(xiāng),受到了農民朋友的普遍歡迎,成為了廣大農民提高自身素質、改變自身命運、豐富精神生活的文化平臺。因此,作為基層農村的一名文化員,對于農村文化工作,尤其是農家書屋的建設,應該只有逗號,超越無止境,更多的去延伸,而不應該當成一個句號,建好就完成任務了。點燃讀書激情,共筑致富坦途,要讓廣大農民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引導農民從“要我讀書”到“我要讀書”的思想轉變尤為關鍵。
三、對策和建議
(一)大力宣傳。不定期地邀請有關專家在農家書屋為農民授課,借助農家書屋的書為他們講解有關農業(yè)生產方面的知識。同時發(fā)揮“大學生村官”作用,針對本村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引導農民從書中尋找解決辦法,長此以往,農民自然會認可書籍給他們帶來的幫助,慢慢地,就有更多的人會去光顧農家書屋。
(二)典型引路。優(yōu)先選擇人口數(shù)量較多、文化經濟基礎較好、農民參與愿望較高的達篷村、琚家崗村作為示范點。通過示范帶動,增強了各村對這項工作的認同感,打消一些干部群眾對建設“農家書屋”思想上存在的模糊、錯誤認識。
(三)整合資源。為最大限度發(fā)揮“農家書屋”作用,把農家書屋的選址與“星光老年之家”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資源整合,合理安排,多開展類似于農民“講書大賽”之類的活動,讓廣大群眾在參與其它活動同時也能學到知識,獲取更多的信息,以活動帶動大家讀書的興趣。同時,農家書屋的“書”,要適應農村生產發(fā)展需要,應該以果品蔬菜、糧食作物、畜牧林業(yè)、水產養(yǎng)殖等方面的科技書占主導,否則圖書一大堆,沒有適合農民看的,也是資源浪費。應根據(jù)農民的實際需要和不斷更新的需求選擇配備圖書資料。
(四)強化管理。選擇文化水平高、責任感強“農家書屋”管理員,同時建立圖書保管和借閱制度,按照“農家書屋”建設的標準規(guī)范管理,“農家書屋”的所有圖書、雜志做到認真接收、登記,并制度上墻,規(guī)范管理。
(五)加強督導。為充分發(fā)揮農家書屋作用,保證全鎮(zhèn)農家書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鎮(zhèn)里成立農家書屋領導小組,定期對各村農家書屋建設情況進行指導。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督辦檢查,確保“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建設順利開展并免費對外開放。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詩人雨果也說過,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我們的周總理更是擲地有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睍筹?“源頭的活水”,攀登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爭當精神的巨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實,我們現(xiàn)在更需要一個破折號,一個延續(xù),農家書屋就像是星星之火,點亮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給農民的生活帶來新的變化,為農民朋友改變命運,走上致富路。
四、總結
鄉(xiāng)親們經常說:“送金山銀山,不如送一座‘書山’”。 無論是逗號、破折號還是感嘆號,其實歸結起來,我們的農家書屋就是一個大大的省略號。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一本好書,結識一位智者,收獲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