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闡述了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組成,然后分析了一些在運行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造策略。
【關鍵詞】雙斗輪混勻取料機;料耙;鏈輪底座
引言
斗輪堆取料機是一種適用于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主要用以裝卸散狀貨物的機械設備,在化工、建材、鋼廠、火電廠,以及碼頭、儲煤廠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斗輪堆取料機有很多種,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在工業(yè)生產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取料工作多由斗輪完成,在長期的使用后中,斗輪容易損壞,或出現(xiàn)異常,影響到機械的正常運行。為此,必須對其加以改造,除了提高機械壽命,還有利于節(jié)約生產成本。
1、運行原理及機械組成
1.1實例分析 某廠于2006年購進3臺HQL600/28型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10月份正式投入應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出現(xiàn)各種故障,阻礙了生產進行,對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十分不利。2008年9月份,其中一臺機器在運行中突然停止工作。在檢查原因后,該廠決定對機械進行改造。
1.2工作原理 斗輪機通過橋架旋轉完成取料工作,橋架旋轉時,小車以固定的速度運行,同時帶動固定在上面的料耙運動,將料堆高層的散料耙下。兩個斗輪選取兩個取料點,用其取料斗依次取料,為第一次混勻;隨著橋架的旋轉,兩斗輪將在低處取得的料卸載高處的受料皮帶機上,為第二次混勻;當受料皮帶機接受其中一個斗輪卸載的物料后,會將其運至另一斗輪,與其中的物料相混合,為第三次混勻;將物料卸在地面皮帶機上后,第四次混勻結束。在這樣的連續(xù)取、卸過程中完成混勻取料工作。
1.3結構組成
①斗輪機構。斗輪是獲取物料的主要部件,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斗輪自身旋轉,同時在橋架上左右移動,連續(xù)挖取物料后,將其提升送到卸料斗。斗輪部分包括料斗、驅動裝置、卷揚、鏈輪擋料板等。②小車機構。主要起支撐斗輪和料耙的作用,在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卷筒開始轉動,鋼絲繩隨之收放,使得小車能夠左右運動,為兩斗輪的橫向取料提供方便。這一部分包括車架、驅動裝置、上下支承輥等。③橋架。作為橋梁的關鍵部分,橋架意義重大,擔負著承載重任。除了行走機構,其他部件都需要橋架做支撐。小車在橋梁上運動,斗輪機構則固定在小車上,在挖取物料后需將物料送至橋架上的輸送機。司機室和走臺欄桿也是設置在橋架上。④行走機構。包括車架、車輪組、錨定裝置、驅動裝置、潤滑系統(tǒng)等。行車機構負責支持場內設備的運動,主要由臺車承載。⑤料耙機構。和小車鉸接,且同步運動,作業(yè)時壓在物料上,將其均勻耙下,主要其混勻物料的作用。包括驅動裝置、機架、耙齒等。⑥膠帶機。設在橋梁上,和斗輪機相配合使用,當斗輪機挖取物料后送至輸送機,接著由膠帶機運輸至地面輸送機。⑦除以上各部分,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還包括安全監(jiān)測系統(tǒng)、司機室以及安全滑線等組成部分。
2、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改造策略分析
2.1料耙機構改進 該廠的3臺取料機在運行中多是露天作業(yè),潤滑條件和工況條件較差,出現(xiàn)了許多故障,如料耙的變形開焊現(xiàn)象,冬季比較寒冷,在料層凍結后,料耙甚至會斷裂。料耙機構包括料耙、鋼絲繩和電動葫蘆幾部分,主要起將高層物料耙下、混勻物料的作用。耙齒安裝在同一平面的爬架上,在爬架上垂直焊接一段約1m的桿件,將爬架和料耙底座連接起來。而料耙底座安裝在小車上,當小車行走時,料耙底座也開始運動,直至刮落物料。此過程中,在耙齒的作用下,爬架被施以阻力,以至于影響到料耙底座,引起料耙變形。對其進行改造,為減少底座受到的力矩,可將連接其與爬架的桿件去掉,使二者直接相連。原來的鋼結構是由2根14#的槽鋼拼接成的,相對來說,強度較低,達不到作業(yè)需要的標準。改造中為增加料耙的強度,新增設1根槽鋼。
2.2皮帶機拉緊方式的改造 該廠應用的3臺取料機,皮帶機均采用機尾墜砣式拉緊方式。由于墜砣位于取料機外側,實際作業(yè)時,物料常會經墜砣撒落到道軌外側,越積越多。若不及時清理,易形成二次揚塵,增加工作難度,甚至會阻礙取料的安全進行。在改造中將其墜砣拉緊方式改為絲杠拉緊方式,同時縮短皮帶,去掉墜砣滾筒和改向滾筒,并在機尾安裝絲杠式拉緊裝置。經改造,物料撒落問題得以很好的解決。
2.3支承輥結構的改造 由于支承輥、側擋輥采用的是一體式,在最初設計輥面、底座、滾軸時,均選擇的是小型。以至于作業(yè)中輥面磨損會更加嚴重,在長期使用中,輥面性能必然大幅下降,難以滿足生產需要。而小型滾軸長期承受巨大的負荷,極易被壓彎,發(fā)生變形。加上一體式結構,支承輥和側擋輥的底座一樣,在荷載的作用下,很容易被損壞。而兩者有任何一個出現(xiàn)故障,都會影響生產,不但加大了工作難度,還導致更新成本增加。對其進行改造,將原來的一體式改為分體式,從而減少磨損,而支承輥和側擋輥的分離,可增加承受的負荷。
2.4鏈輪底座改造 鏈輪底座意義重大,既負責鏈條松緊程度的調整,也負責改變鏈條的運動方向。底座由大、中、小3個支座構成,中支座和大支座相連并繞軸旋轉,小支座和中支座通過鏈輪軸重疊裝配,并用調整螺栓對中支座的角度加以調整,以改變鏈輪位置和鏈條的松緊程度。裝配鏈輪底座時頗為復雜,維修更換時間較長,一旦發(fā)生故障,極易導致生產停滯。對其進行改造,可將中支座上的軸孔改成U形槽,如此在裝配完大、中支座后,將裝配好小支座的鏈輪軸置于U形槽內即可,然后用壓板將其固定在中支座上,節(jié)省了許多時間和勞動量,出現(xiàn)故障后的停機時間也有所縮短。此外,為了能夠盡快修復磨損的鏈輪,確保所有鏈輪都在同一平面,對鏈輪軸的結構也進行了改造,在軸末端增加了一段螺紋。在磨損后,通過調整螺紋,便可將鏈輪和鏈條對中,而無需重新調整安裝鏈輪底座。
2.5過橋結構的改造 取料機作業(yè)時,兩個斗輪圍繞著橋架旋轉取料,同時通過過橋左右移動進行卸料運料。由于過橋兩側的連接采用的是硬性連接,當工作負荷驟增時,會施加巨大的壓力,連接點因無法承受,常會引起過橋連接處被拉斷。若不及時處理,極有可能影響到其他裝置。因此,該廠對過橋結構形式進行了改造,換做軸式柔性連接,并將原來的兩端固定改為一端固定一端活動,以增加斗輪體之間縱橫方向上的相對平移量,進而減少斗輪體在工作中的損壞。
2.6鏈條維護 取料機使用的是48A鏈條,工作3—4個月后容易發(fā)生跳鏈、斷鏈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鏈條上均未安裝潤滑裝置,以至于鏈條更換頻繁。對其進行改造,需增設滴油潤滑裝置,在斗輪驅動裝置平臺上安放1個油箱,在其出油口處安裝三通球閥控制油路的開關及流量。其作用主要是將潤滑油分為兩部分,即斗輪鏈條和潤滑行走鏈條。
3、結束語
經改造后,3臺取料機的故障率大大降低,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減輕了工作難度,為企業(yè)節(jié)約維修費用近50萬元。橋式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在工業(yè)生產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但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為保證生產順利進行,需對其進行改造。
參考文獻
[1]彭斌彬.關于混勻取料機的技術改造措施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20(24):109-110.
[2]周金生.雙斗輪雙向混勻取料機改造[J].山東冶金,2010,32(4):187-188.
[3]王丹艷.橋式雙斗輪混勻取料機的改造[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22(6):143-144.
[4]劉云峰.橋式混勻斗輪取料機取料機構的研究與改進[J].太原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