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寫”的目標描述明確要求:“小學生能模仿范例寫句子;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能根據(jù)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能基本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p>
在現(xiàn)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卻苦于如何結合教材開展有效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正是英語知識積累最高的階段,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但同時又集中暴露出寫作的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小學英語高年級學生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試探如何更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高年級學生寫作的制約因素和具體表現(xiàn)
(一)情境欠佳,學生思維局限,有話難說。
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日常的非正式交流中常??梢钥谌魬液樱墒且坏搅俗屗麄儗懽魑牡臅r候,就會抱怨:“又要作文!”“寫什么啊?”……這些心聲向我們透露,他們并不喜歡寫作,覺得寫作是件非常痛苦,不知寫什么的苦差事。
“寫作,絕不是一項可以孤立地學習的語言技能?!?/p>
“教學中巧妙設置真實感強,趣味性濃的教學情景,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話語的欲望,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發(fā)展”
而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些,忽視情境的重要性。往往想著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發(fā)揮創(chuàng)作,卻常常忘了給學生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情境。沒有真實的自然的情境教學,學生的“學”也只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用作文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了。最終學生 “潛能”無法激發(fā),只能是“埋頭苦思”了。
(二)詞匯,句型運用不扎實。學生有口難開。
一方面,作為外來語言,學生在單詞記憶,句型學習和運用都存在著與母語相比較之下明顯的生疏感。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現(xiàn)實。
另一方面,在小學英語階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少去留意句子結構。老師也不會著重去講解句子結構,即使講到,也只是蜻蜓點水般掠過。
詞匯量不足,句型掌握不好,更談不上舉一反三,致使學生經常在想說,想用書面形式表達的時候無法用恰當?shù)摹坝⒄Z”表達,有口難開。猶如巧婦“無米之炊”的無奈,更惶恐還是在學習“做飯”的過程中。
(三)教師教學形式單一,缺少靈活性和實踐。
教師布置的寫作練習更多地傾向于填空完成句子,更甚者一般只是抄作業(yè)或課文,形式簡單。這些機械的抄錄和重復只會讓學生感覺這樣的寫作比較枯燥,從而失去學習興趣。單一的形式也很難讓學生對“寫作”有整體概念,不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中西方語言習慣差異,學生容易“中國化英語”。
許多學生寫英文句子甚至短文,都習慣用漢語去思考。結果寫出來的句子,讀起來很拗口,句意生硬,令人費解。比如: I feel have a fever. She father is tall.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不明白英漢兩種語言表達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只要通過不斷的積累和運用,才能逐步達到恰到好處。英語寫作才能更規(guī)范,更標準,更符合英美人的表達習慣。
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策略
針對以上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下幾點建議。
(一)創(chuàng)設貼切的情境,激發(fā)寫作欲望。
在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不僅能夠營造氛圍和意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模擬語言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直觀情景,如一幅圖畫、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生動的表演、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描述等。這些情景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材料,并在瞬間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熱情。
比如在讓學生寫一篇題為“My friend”的作文時,教師可以首先出示一幅比較有鮮明特色的人物(如《家有兒女》中劉星)的圖,讓學生四人一組為單位討論可以說說劉星的哪些方面(如性格,愛好,家庭情況等),然后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來說說自己的friend同時可以做相應的記錄并選取幾個同學上臺根據(jù)自己的記錄結合幾個方面來分享自己的friend。最后,教師出示范文,讓學生在有話可說,有知識儲備的活躍氛圍中,通過同學的幫助,老師的引導,慢慢過渡到寫,不僅想寫,而且還能寫。
(二)深挖教材,趁熱打“鐵”。
教材比較側重聽、說、讀三方面,而在寫的方面體現(xiàn)不多或是缺乏深度。但這并不是說,這些教材中沒有寫作素材可挖,相反,這些教材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只要教師善于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對學生的寫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注重寫作策略的指導
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和水平以及教材素材的編排,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寫作技能進行指導。
1、重視詞匯,句型過關,打好基礎,豐富表達。
詞匯的教學并不是死記硬背,應該是結合特定的環(huán)境,盡量教授更多的詞匯。作文教學中抓學生的單詞過關,可通過堂聽、單詞游戲、小競賽等形式促使學生掌握單詞,為寫好句子打好基礎。在句型方面,要求學生懂得如何運用句型,通過各類的練習讓學生熟悉句子的用法,如背誦、聽寫、課前自由會話等。從練習句子開始,教師可指導學生用句子表意。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適當?shù)闹杏⑽幕プg,擴句訓練,一次多譯等方面讓學生在句子的運用上拓展思維,豐富表達。
2、開展課外閱讀,提高知識儲備,增加語言積累。
Wilga M. Rivers在論述外語寫作教學時曾經指出,“只有通過大量地聽和閱讀外語語料,外語學習者才能獲得對外語語言適宜和得體的遣詞、造句等表達方式的真切體驗,而這就是寫作的基礎。”從目前來看,適合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書面資料很少,但對高年級小學生來說,開展課外閱讀的時機比較成熟了,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又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
3、注意英漢差異,熟記英語表達習慣。
用英語寫作時,教師可提點英漢表達上的不同夠。在教學中可滲透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文學藝術、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
(四)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改,再修訂,互相學習的能力。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自己修改的基礎上,將作品拿給同學修改,做到 “一讀”(仔細閱讀作文, 了解內容),“二劃”(把寫得好的詞語句子劃出來),“三找”(找出不通順,不合理的句子, 做上記號),“四改”(自己進一步修改),“五評”(在拼寫方面給出自己的評分) [3]。這種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 在碰撞中學習, 集思廣益,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他們可以學習寫作,指導寫作,分享作品,更容易將知識內化并表達出來。
三、結語
英語寫作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有計劃的組織、有序的訓練和耐心幫助、正確引導,積極的表揚鼓勵,也需要通過學生自主、積極密切的配合。有想法,有可表達的方式,學生才能“作文”,才能真正將英語運用自如,將其真正“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