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衛(wèi)生學校要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不僅要在知識層面上,而且還要在心理成長上給予教育和幫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qū)W會自我控制與調(diào)節(jié),因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對于衛(wèi)生學校心理教師的角色定位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過對心理教師的授課、與學生的溝通、心理教師在全校師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心理教育課程的研究來詮釋了衛(wèi)生學校心理教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關鍵詞】心理教師 角色定位 專業(yè)職能 維護倡導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184-01
對于一個衛(wèi)生學校來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夠普及素質(zhì)教育,又能夠推動新課程的改革。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xiàn),還取決于心理教師專業(yè)的角色定位,所謂教師角色定位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治·米德首先提出并創(chuàng)立理論的,它是指老師通過教學過程所獲得的社會認可的一種形式。所以,心理教師角色的定位尤為重要??蓮乃膫€角度來詮釋:
一 心理教師是學生生活上的良師
心理健康教育與衛(wèi)生教育的其他學科一樣,都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來進行的,但它又不同于其他學科,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就它本身而言,不僅是讓學生獲取基本的心理學健康知識,而且要讓學生在了解的基礎上主動去跟師生進行交流分享,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得到解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孩子的內(nèi)在素質(zhì)。另外,從心理健康學教學的性質(zhì)來說,它只能通過課堂的形式來進行,這就要求老師要具備相應的職能,結(jié)合心理教學和心理輔導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這也是心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對老師來說,除了要具備這些基本能力外,還要具備心理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技能及心理素質(zhì)。這樣,老師才能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引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 心理教師是學生情感上的益友
學生在人際交往、情緒調(diào)節(jié)、自我定位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心理健康教育應給予學生幫助與解決。然而,在我國教育體系里,心理健康教育才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對于此教育上的師資力量還不強大,而且心理教師所面臨的不單單是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有對個別群體的輔導。這無疑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對心理教師來說,不僅需要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還要能夠針對學生成長的一些內(nèi)因與外因,通過與學生不定期的交流溝通,幫助學生提高自我意識的認知和對外界的抗擾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三 心理教師是全校師生身心健康的維護者
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激烈的社會競爭,讓師生都處在一個焦躁不安的情緒中,不論是老師的工作壓力,還是學生的學習就業(yè)壓力,都危害著師生們共同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些學生與老師溝通不暢、彼此互不理解的現(xiàn)象,導致班級的學習氛圍不濃重,班級缺乏良好的管理,這些現(xiàn)象無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都會造成不利的身心影響,因而,他們都需要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和輔導,這就體現(xiàn)了心理教師在全校師生中的重要性。面對這一情形,就要求心理教師要樹立自身正確的“三觀”,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然后可通過講座或活動的形式讓全體師生共同參與進來,講授心理保健的知識,提高師生心理保健的能力。一方面,心理教師可就自己對班級學生心理狀況的了解向其他老師進行交流,讓他們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心理教師可幫助其他學科老師通過一些方法來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這樣既能促進師生共同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又做到了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這才是心理教師的使命所在。
四 心理教師是心理教育課題的研究者與傳承者
針對不同地方學校的心理教育,所采取的教育課題方案也各不同,這就要求心理教師要根據(jù)本地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研究策劃出適應本地的教學方案,開辟出一條別具地方特色的教學道路,真正做到以研促教、科研興教,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科學化、高效化。實踐得真知,老師只有在了解、掌握本地學校的實踐基礎上,才能形成符合本地區(qū)、本學校的真正適用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五 總結(jié)
心理教育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作為這項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心理教師的角色定位異常關鍵。明確的角色定位既是衛(wèi)生教育界對老師任職的一種基本要求所在,也是促進師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對心理教師有一個規(guī)范而又統(tǒng)一的角色定位多過于一切工作,心理教師通過對自身專業(yè)知識的拓展、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以及教育風格的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去,既能夠帶動整個衛(wèi)生教育中師生的共同成長,也能夠讓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孫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心理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培養(yǎng)[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9)
[2]崔景貴.學校心理教師工作中的專業(yè)心理障礙[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11)
[3]劉桂芬.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促進學校心理教師的自我成長[J].學術論壇,2010(5)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