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性學習是當今新課標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產(chǎn)物,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從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涵來探討如何做好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 研究性學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87-01
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下出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它是在素質(zhì)教育和創(chuàng)新觀念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課題、項目設計、作品的設計與制作等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一種獨具一格的教學模式,值得在教學中推廣與運用。
一 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涵與特點
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涵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部分,從廣義上講,它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和方法,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行為,適用于所有學科。從狹義上講,它屬于一種獨立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以問題為主體,創(chuàng)造一種類似于科研的情境,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涵實質(zhì)上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行為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社會生活中尋找、選擇研究題目,以類似科研的方式主動獲取知識,它強調(diào)的是一種主動的探究式學習過程。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和實踐性的特點。首先,在研究性學習中,其學習內(nèi)容不是某種特定的知識體系,既可以是科學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涉及面較廣,并且研究題目的確定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師并不過分干涉。其次,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為目標,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最后,研究性學習注重的是“實”而不是“虛”,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經(jīng)驗的同時要付諸實踐,實踐性與操作性不同,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計劃、分析探討、總結等都是實踐,學生應將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研究過程,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并運用于實踐。
二 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運用
教學的實際是交際,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師生在學習中是平等、合作、互動的關系,高中英語的研究性學習教學也是如此。
1.教學原則
要想發(fā)揮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巨大作用,教師應遵循三大原則:(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地位。(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3)發(fā)揮學生的個性,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學組織形式
研究性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因此,教師應用個人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教師向全體學生布置任務,課題由學生自選,學生獨立地展開學習活動或由幾人一組共同完成研究學習,若活動經(jīng)過努力后仍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小組間聯(lián)合攻關,完成任務。教師在學習研究的過程中,只是定期檢查各階段的任務進展情況,起引導作用。
3.實施過程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準備階段、立題階段、實施階段、展示階段、總結階段。(1)準備和立題階段,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提供參考資料,為學生的背景知識做好補充,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誘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問題,選擇最佳時機提出幾個題目,讓學生自行選擇,然后確定題目。(2)實施階段,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搜集和分析資料,設計研究方案,然后進行調(diào)查研究,選擇正確的研究方法,有目的地進行調(diào)查,最后整理信息得出結論。(3)展示和總結反思階段,教師組織報告會、答辯會、成果發(fā)布會等形式,讓學生用英語將研究成果表達出來,教師對成果進行總結評價,學生則通過教師的建議來完善研究。
三 結束語
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從書本的學習走向了生活的學習,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走向了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自主學習。英語研究性學習不能離開學生的主體探究,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支持,但不能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可提供線索、引導思路,但不能直接給出結論。通過教學實踐表明,研究性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對高中英語的學習非常有幫助,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所以,高中英語采用研究性學習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徐超.談牛津高中英語研究性教學的實施[J].青春歲月,2011(8):10~12
[2]王彥娟.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J].新課程(上),2012(1):23~25
[3]馮新瑞.研究性學習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2(5):35~36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