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銷售精煤裝車采樣時,以皮帶取樣替代煤車頂部取樣的實踐經驗,并對皮帶取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確定皮帶取樣能替代車皮取樣,改變傳統(tǒng)取樣模式。
前言
平煤股份七星選煤廠位于平頂山市區(qū)西約4公里處,南與生態(tài)園毗鄰,是由原煤炭部平頂山選煤設計院設計,處理能力為90萬噸/年的礦井型冶煉選煤廠,主要采用跳汰—直接浮選工藝,煤泥水處理系統(tǒng)采用濃縮—壓濾工藝,于1995年6月正式投產,服務年限為50年。1996年5月開工補建了能力為每年60萬噸的外來煤系統(tǒng)。為適應集團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選煤廠于2007年元月份進行技改,新建一套處理能力為150萬噸的重介分選系統(tǒng),采用脫泥無壓三產品旋流器與直接浮選工藝,同時按300萬噸的能力完善原煤受煤準備與儲存、精煤的儲裝運系統(tǒng)、完善煤泥水處理系統(tǒng)。技改后入洗能力達到300萬噸/年,現(xiàn)已達到270萬噸/年,成為了集團1/3冶煉焦煤基地,產品結構更趨合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加顯著。我廠銷售精煤都是以火運形式送出,而對銷售精煤的采樣一直都是在火車頂部進行,采取一批煤樣需提著采樣桶折返車皮,勞動強度大。遇到惡劣天氣,如刮風、下雨或雪天,安全問題更為嚴重,極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影響生產。根據(jù)國標475-2008《商品煤樣采取方法》中有關規(guī)定,我們探索在皮帶煤流中取樣能替代車皮取樣,通過大量實踐取得了成功,但在試驗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及亟需解決的問題。
1、火運煤采樣方法選擇
多年來,七星選煤廠化驗車間取樣工對火車裝運精煤采樣,一直都是手拎采樣桶和鐵鍬在火車上爬上爬下往復操作。選煤廠每日銷售精煤5000余噸,按規(guī)定取樣工每日需采樣近2700kg,樣量大,操作中連續(xù)負重在車皮上行走,增加了工人勞動強度,在工作過程中,有可能部分職工責任心不強,疲勞作業(yè),從而形成事故隱患,導致車皮取樣時出現(xiàn)安全事故。
選擇合理的原煤采樣方式,杜絕安全事故迫在眉睫。我們通過對國標475—2008《商品煤樣采取方法》中有關規(guī)定的學習,了解到從皮帶煤流中取樣操作簡便、安全易行,于是決定用皮帶取樣替代車皮取樣。
2、皮帶取樣替代車皮取樣實踐及問題處理
2.1可行性分析
國標475—2008《商品煤樣采取方法》中對煤流中采樣有明確規(guī)定,證明煤流中取樣替代車皮取樣理論上是可行的。并且,煤流中取樣可直接把采取試樣放入地上擺放的盛樣器皿中,減少攜帶煤樣上下車皮的繁重負擔,更方便操作。
2.2實踐中問題及處理
2.2.1制度不完善,操作不熟煉
由于崗位操作規(guī)程不健全,操作時,難免個別人會違章作業(yè),影響樣品的真實性。加之采樣方法的改變使部分取樣工對皮帶取樣技術應用不熟煉,取樣時不能將皮帶流中煤層斷面取完整,造成煤樣結果偏差大。對此,我們通過健全制度,加強取樣過程監(jiān)督,規(guī)范操作。對取樣工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崗位練兵、老師帶徒等活動,促使其盡快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收效顯著。
2.2.2皮帶轉速超標
國標要求移動煤流上人工鏟取煤樣,皮帶移動速度不超過,實際生產中皮帶移動速度為1.7米/秒,皮帶轉速快,不符合國標要求。由質檢中心領導與洗煤廠領導協(xié)調,及時安排維修人員對皮帶轉速進行調整,技術人員跟蹤測試轉速,經過幾個班的調校,皮帶轉速控制到了1.5米/秒。
2.2.3安全防護設施不力
皮帶取樣處無安全防護欄,構成操作過程不安全因素,極易發(fā)生事故,影響生產。因此,我們積極采取補救措施,在皮帶機取樣處安裝防護欄桿,消除事故隱患,為安全操作提供保障。
2.2.4皮帶取樣替代車皮取樣實驗
僅從理論上分析,以皮帶取樣替代車皮取樣是可行的,但仍需試驗驗證其采樣結果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只有理論與實際相符,皮帶取樣替代車皮取樣才能正式使用。我們派技術人員與取樣段配合,從皮帶和車皮上按規(guī)定點數(shù)和量采樣,做精密度和對比性試驗,以科學、嚴謹?shù)幕灆z測數(shù)據(jù)對其合理性進行論證,為皮帶取樣投入正常使用提供依據(jù)。
2.2.4.1子樣精密度實驗
對于我廠實際裝車情況,每批煤最多25節(jié)車皮(1800噸),干基灰分Ad約為9%—11%,精煤標稱最大粒度為50mm,以1600噸位一個采樣單元,所以每個采樣單元子樣數(shù)n==21個,最少子樣量=0.06×50=3kg,最少總樣量3×21=63kg,符,合總樣量不少于60kg的規(guī)定。
核對采樣精密度,利用雙倍子樣數(shù)雙份采樣法。具體方法是,將該批煤分成10個采樣單元。對每一采樣單元,進行雙倍子樣數(shù)雙份采樣法,即將21×1/10×2=5個子樣分別放入A/B2個采樣桶中,每個采樣桶采到3個子樣,依次進行10個采樣單元試驗,得到10對雙份試樣,分別制樣和化驗,其干基灰分Ad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精密度下限αL*PL=0.70×0.23=0.16
精密度上限αL*PL=1.75×0.23=0.40
根據(jù)以上核對試驗結果,在95%概率下,批煤最佳采樣精密度為±0.23%,且精密度落在(0.16%—0.40%)范圍內。原預期采樣精密度Po為±1%(Ad),說明采樣達到規(guī)定的精密度要求。
2.2.4.2皮帶煤流中采樣與車皮頂部采樣對比實驗
我們組織采樣人員分別對火車頂部和皮帶煤流中所采樣品測定結果進行對比試驗,兩組試驗數(shù)據(jù)如下:
皮帶與車皮取樣對比試驗 表二
由上表計算:第一組tc=0.1.1272,由GB474-1996附錄B中查得t10-1=2.26大于tc,因此,皮帶與火車頂部兩種方法采樣結果無顯著差異,即不存在系統(tǒng)偏差。
3、結語
一系列的工作實驗表明:火運煤皮帶煤流中取樣與車皮頂部取樣結果相符,皮帶取樣完全可以替代車皮取樣。因此我廠將火運煤取樣,由從車皮取樣改為從皮帶煤流中采樣。運行半年來,不僅使取樣過程更簡便、快捷、安全、準確,更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實現(xiàn)了質檢中心工傷事故為零的目標,確保了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GB 475-2008,商品煤樣人工采取方法
[2]GB/T 19494.3-2004,煤炭機械化采樣第3部分:精密度測定和偏倚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