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力行業(yè)的進一步改革,隨著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實施,電力行業(yè)為社會服務的深入開展,保證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鍋爐在火電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認真研究鍋爐泄漏發(fā)生的原因和提出相應防范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發(fā)電廠;鍋爐泄漏原因;應對措施
一、發(fā)電廠鍋爐泄漏的原因分析
(一)省煤器泄漏
磨損是造成省煤器泄漏的首要因素,據統(tǒng)計,近六成的省煤器泄漏與磨損有關。研究省煤器磨損機理及防治方法對延長鍋爐壽命很有必要。
1.磨損原理和易損部位。流過鍋爐受熱面的煙氣具有一定動能,煙氣中的固體顆粒會和內壁產生沖擊碰撞。固體顆粒對受熱面的碰撞角達到40°左右時,對壁面磨損最嚴重。省煤器磨損分為局部和整體磨損,易引起省煤器泄漏的是局部磨損,位置多發(fā)生在兩側靠近墻壁的彎頭、靠近前后墻的多排管路、管夾附近的管路、中部彎頭等。
2.防磨措施。防止省煤器磨損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降低磨損速度,另一種是清楚磨損源。實際中為消除磨損源有多種措施,例如在鍋爐彎角處加裝除塵器,在管路轉彎處安裝離心式分離器,在屏式過熱器后加裝撞擊式灰塵分離器等。實踐證明,這些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省煤器磨損,但收效甚微。在目前采用的防磨手段中,降低磨損速度是主要形式。煙氣中飛灰顆粒的速度是影響磨損的主要因素。根據相關的實驗和仿真統(tǒng)計數據,磨損度正比于煙氣流速的三次方。有學者證明,煙速達到一定界限時,磨損速度會進一步加快。捷克斯洛伐克煙氣研究所在省煤器模擬實驗平臺上做了大量實驗,氣流速度在14m/s下運行665h與氣流速度在35m/s運行19h的磨損量相差無幾,兩者的磨損度均超過了煙速的三次方。由此看出,煙氣流速與磨損量有著緊密聯系。實際中防止磨損的主要方法有:(1)適當增加通流面積;(2)減少管路橫向排布數量,增大流通橫截面積;(3)每排管路的橫向截距適當加大,縱向截距不變,以長雙管圈代替短單管圈;(4)消除中間彎頭走廊,控制煙速提升在一定范圍內。降低煙氣流速后,還需要對省煤器局部防磨問題加以重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加裝阻流柵;(2)保持管排截距均勻,可采用梳形定位棒;(3)靠墻布置貼近豎井墻壁的首排管路;(4)采用120°或180°防磨瓦片。另外,要對鍋爐內部煤粉細度進行合理把握,注意控制爐溫,盡量將飛灰含碳量控制在一定幅度內,注意觀察爐體、空預器和制粉系統(tǒng)漏風量,尤其是爐底漏風,在防止爐溫超標和受熱面磨損方面有關鍵作用。
(二)水冷壁管泄漏
1.磨損。水冷壁管磨損在一次風噴口周圍發(fā)生率較高,粉塵流沖刷和吹灰器吹掃沖刷引發(fā)的磨損較常見。噴燃器安裝角度欠佳、圓角設計參數過大、噴嘴形變、穩(wěn)燃裝置布置不當等,都會引起煤粉氣流對水冷壁的沖擊力變大,導致泄漏。
2.腐蝕。(1)管外壁高溫腐蝕。噴燃器附近的熱負荷較高,經常發(fā)生高溫腐蝕,采用滲鋁管、控制燃燒區(qū)溫度、提高水品質都能有效抑制管外壁的高溫腐蝕。(2)水冷壁內壁腐蝕。水冷壁內的沉積物會造成酸堿腐蝕,酸堿鹽類物質會對金屬保護膜產生破壞。鍋爐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時,管內壁的四氧化三鐵能形成保護膜,保護水冷壁免受腐蝕作用影響。當爐水酸堿度達到弱堿性(Ph值在10左右)時,保護膜穩(wěn)定性最佳,水冷壁耐腐蝕能力最強。Ph值過高過低都會引發(fā)堿性或酸性腐蝕。為防止水冷壁腐蝕,常采取以下措施:減少爐水銅鐵含量,減少爐水中的游離氫氧根;保證鍋爐連續(xù)排污、定期排污系統(tǒng)正常運行,控制爐內局部熱負荷不要超限;定期對新晉運行的鍋爐進行化學清洗。
(三)過熱器、再熱器泄漏
根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過熱器、再熱器臨修次數占到鍋爐泄漏臨修次數的八成以上,可見,如何防止過熱器、再熱器泄漏成為防止鍋爐泄漏的重點。
1. 超溫
根據一線檢修工的反饋,超溫導致的過熱器爆管事故比例最高,煙氣側溫度過高、工質流速低、管材耐熱度差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過熱器泄漏。(1)火焰中心上移。鍋爐機組漏風、燃燒調整不當、煤質差、煤粉細度過大、噴火嘴安裝角度未調整好、空氣動力場平移、爐膛積碳等,都會造成鍋爐火焰中心上移,使得爐膛出口的煙氣溫度升高,提高飛灰含碳量,進而造成過熱器、再熱器過熱,加劇煙氣流程各部位的磨損程度,排煙溫度隨之升高。過熱器、再熱器區(qū)域煙氣溫度受火焰中心影響甚大,不少大型鍋爐采用搖擺式燃燒器調節(jié)過熱器再熱器溫度。一般而言,噴燃器的角度改變1°,會使得過熱氣溫產生2°左右的浮動。目前,擺動式燃燒器的上下擺角能達到20°,但過大的擺角對鍋爐安全性,運營經濟性都不利,且大擺角燃燒器不適合難燃煤種,運行中極易發(fā)生卡緊現象。(2)設計安裝欠妥。過熱器設計和安裝質量與過熱器超溫休戚相關,常見的設計失誤包括:質量流速過小、火炬行程設計太短、減溫器布置不當、鋼材屈服強度不夠、管內異物堵塞等。再者,如果斷面熱負荷或容積熱負荷計算裕度不夠,會使得過熱器在短時間內迅速超溫。因此,對于過熱器的設計、運行、安裝等各個方面,都要仔細校核,抓住每次檢修機會,查漏補缺,降低過熱器超溫爆管的發(fā)生概率。
二、鍋爐防漏的措施探討
(一)加強設備管理,制定防磨計劃任務書
根據設備磨損情況,對癥下藥,制定行之有效的防磨計劃,利用每次大修機會對鍋爐受熱面進行綜合保養(yǎng)維護;對磨損、膨脹、腐蝕嚴重的管路予以及時更換。對重點部位加刷防磨涂料,或者進行金屬電鍍。再者,在小修或機組備用停機時,跟蹤檢查機組易磨損部件,逢停必檢,逢檢必細。及時更換變形、磨損嚴重的管路,提高其耐磨性能,尤其是對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后屏再熱器等關鍵部位,要定期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仔細巡檢,發(fā)現故障及時排除。
(二)加強運行管理
在運行時規(guī)范操作,嚴禁超負荷運轉,負荷的升降要嚴格遵循有關規(guī)定,嚴格監(jiān)視管壁溫度,謹防管壁超溫。應設置專門檢測系統(tǒng),對入爐煤塊進行分析,及時將數據資料傳遞給運行人員,為一線工作提供參考。飛灰在線測探系統(tǒng)、DCS系統(tǒng)的使用,不僅降低了企業(yè)能耗,而且實現了煤粒均勻燃燒,避免不完全燃燒的煤粒對水冷壁產生過分沖擊。運行人員要嚴格檢測燃燒環(huán)境,盡量不要使得燃燒環(huán)境處于強還原狀態(tài),否則會對爐管產生一定的熱腐蝕。
(三)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某臺130MW機組鍋爐后隔墻省煤器的下集箱結構布置不合理,煙氣會因此產生渦流現象,進而對低溫再熱器的彎管接頭產生嚴重沖擊,埋下了爆管泄漏的隱患。如果能將下集箱位置下移,減輕或消除渦流現象,就能有效避免渦流現象。
(四)加大考核力度
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重視鍋爐防漏問題,提高鍋爐運行的可靠性,可制定《鍋爐防漏考核規(guī)章條例》,以機組連續(xù)運行時間為主要考核指標,對檢修鉗工工藝、焊接質量、金屬室檢驗都制定詳細的考核方法,并定期抽查泄漏檢測登記表、超溫報表,并與實際檢測數據進行比對。為提高大修成效,還需制定《鍋爐大修考核條例》,以一百分為滿分,將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對出現問題的部門,依照條例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
參考文獻
[1]魏志宇.發(fā)電廠燃煤鍋爐防磨技術解析[J].中國科技博覽,2014,06:554.
[2]馮德君.發(fā)電廠鍋爐泄漏問題的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02:181.
[3]伍峻峰,徐立平.淺談發(fā)電廠鍋爐運行的安全性[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