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2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3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數意識,發(fā)展數感。
4 讓學生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體驗“一千”,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難點:正確數出接近整十、整百數拐彎處的數。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步入新課
(課件出示一個只寫有個位、十位、百位的計數器。)
師:同學們,還記得它嗎?
生:計數器。
師:上面有哪些你認識的朋友呢?它們分別在計數器的什么位置呢?
生:個位在右起的第一位,十位在右起的第二位,千位在右起的第三位。
師:很好,我這里用計數器撥了兩個數,看看誰能又準又快地把這兩個數讀寫出來。
(師出示99和100,生分別讀。)
師:99這個數的兩個9表示的意義一樣嗎?為什么呢?
生:不一樣,因為第一個9在十位上表示9個十,第二9在個位上表示9個一。
師:你們真棒,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很扎實,老師真高興。
二、千字文數數。理解組成
師:聽說你們弟子規(guī)學習得特別好,老師這幾天也在學習古代的文學,我來給大家背幾句我學習的文章“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師:今天老師把這篇文章帶來給大家看一看。學了本節(jié)課后再猜猜是哪篇文章。
1 初步感知估數方法(課件出示《千字文》。)
師:看到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覺?
生:太多了,太小了。
師:那我們來估一估這篇文章大約有多少個字呢。
生:1000、800、2000……
師:同學們猜測的結果相差很大。這么多的字,的確不太好猜。我給大家提供一條信息,這部分的字大約是100個。(用紅字凸顯第一個方塊。)那么,全部大約是多少呢?
生:大約是1000,紅色的是100,接著數下去就是200、300……1000個。
師:根據紅色的字數,我們估計整體大約是1000個,那實際是多少呢?我們得——數一數。
2 理解數的含義,掌握數的組成
(1)師:你想怎么數這些字?
生: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一百一百地數。
師:誰先來數一數?想怎么數?
生:我是這樣數的,先橫著一個一個地數,數出一行10個。(板書:一個一個地數。)
師:10個一是幾?
生:10個一是十。(板書:10個一是十。)
(2)師:我們知道這一行是10個字,你準備下面的怎樣數呢?
生:十個十個地數了。
師:快速數出10個十是幾?
生:10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師:這些字就是一百個了,看來估成一百的同學已經知道這個數不對了吧,這篇文章的字數已經超過了一百,也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千以內數的認識”。(板書。)
師:我們接著來數,看這篇文章到底有多少個字。數的時候你們一定要認真看,認真數,因為它出現的字數在不斷地變化,看誰反應得最快,觀察得最認真。
(3)師:我們找到“周”是第幾個字呢?(指第二段第一個字。)
生:101個。
師:羊是第幾個?(第二段最后一個字。)
生:第200個。
師:按照這種順序,你能很快找到第468這個字,并把它圈出來,還要說說是怎么找的嗎?
生:我先找到第四段。因為第一段表示100,第四段表示400,接著找到第6行第8個字。
師:想一想我們找到第幾段再找第六行呢?應該是在400的基礎上往后找6個十,再找8個一,有的同學在第四段直接找了對嗎?
生:我們找468,第四段只有400,應該是在第五段找。
師:對了,468表示4個百,6個十和8個一。
師:那么接著468往后數到488你會嗎?自己試試,再輪著數。
師:469后面是哪個數?69后面是哪個數?
師:我們先想69后面是70,再想469后面就是——470。表示幾個十幾個百呢?
(師生互動,學生嘗試倒數、兩個兩個地數等等。)
(4)師:那接下來一百一百地數,會嗎?
生:會。(板書:一百一百地數。)
師:來,一起數一數。(多媒體播放,學生數。)
師:數到多少了?
生:一千。
師:太聰明了,那一百和一千又有什么關系呢?
生:10個一百是一千。(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師:(指著學生剛撥出一千的千位。)這個是什么數位?
生:千位。
師:現在這個數是幾位數?千位是右起的第幾位?
生:四位數。
生:第四位。
師:“千”是我們新認識的計數單位。現在我們一起把“千”這個計數單位寫在你的練習紙上的計數單位一欄。(生活動。)
師:(指著課題里“千以內數的認識”的“千”)一千怎樣寫?1000里有幾個一?
生:1000里有1000個一。(書空。)
師:這篇文章的原文是每4個字一句話,拿文共有250句話,共計1000個字。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知道了這篇文章一共有一千個字。你們猜一猜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什么呢?
生:千字文。
師:大家看一下我們學習過的計數單位,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都是10個,都是滿十進一。
師: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板書:10),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板書:10)百位滿十向千位進一(板書:10)。所以我們說:相鄰的計一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感知1000,運用數感
師:千是我們新接觸的計數單位。(出示1000個大米粒。)這是生活中我們經常吃的大米,老師這里就是一千粒大米。
(出示1000根牙簽)這里每小袋裝了100根牙簽,這一袋里有10個小袋,所以這是(1000根)牙簽。
(出示1000張一元紙幣)這里1000張一元的紙幣,應該是多少錢?
(出示20盒粉筆)這里有20盒粉筆,每小盒里裝了大約50根粉筆,一共是1000根粉筆。
師:這是1000顆豆,這里有一杯是100顆的。另外還有三杯黃豆,每一杯大約有多少顆呢?你能猜出來嗎?并說說你的想法。
生:大概300個,與100顆的那個杯子比大約有三個100那么多。
師:同學們真棒,能用比一比的方法進行估計,而且還估得這么準!真不錯,為自己鼓鼓掌吧!
四、游戲拓展。升華數感
師:學了這么久,想不想輕松輕松做個游戲?讓我們進入幸運52,來猜猜這臺吸塵器的價格。首先提示:它的價格在1000元以內。(師提示低了、高了,生調整價格。)
師:再來猜猜這件羽絨服的價格,這次我們大家不一起猜了,讓一位同學猜,時間為1分鐘,看能不能猜出來。
師:消毒柜的價格是一個三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字都相同而且它是最大的三位數。
生:999元。
師:剛才同學們根據老師提供的幾條信息,馬上就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那你能不能自己在心里想一個三位數,不直接告訴別人,只給他提供信息,讓他根據你的信息來猜出你這個數嗎?
師:其實我們的發(fā)現在古代也有提到過,師生一起: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師:十個一千是不是一萬呢?在萬的后面還有更大的計數單位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去探索!
反思:
1 經歷過程,構建數感
數數是個單調、乏味的過程,本節(jié)課我通過千字文這一“形”作為學習的載體,將抽象的“數”形象化,并有機溝通“數的意義、組成,數的讀寫法及數感的培養(yǎng)”之間的聯系,精心組織了數數活動,尤其是“接近整百、整千拐彎數如何數”這一難點,借助了百以內數的認識的遷移,將69會數到70自然而然地遷移到469、470,這種方法要比使用計數器所花的精力少。同時通過找第468個字,理解了數的組成,并體會基數與序數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通過課件計數器的直觀演示,層層遞進突破難點,不但復習了個、十、百、千的十進制關系,而且在數數的過程中充分體會1000的形成的過程。
2 創(chuàng)設“數境”形成數感
建立數感離不開生活經驗,離不開運用數的情境。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經驗體會數的意義,正是數感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的過程。課堂中我設計了做手勢比面出1000張紙的厚度、估一估1000個字有幾頁、看一看1000個人有多少、抓一抓1000顆黃豆有幾把等,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學生在一次次的活動、校正中,對1000有了深刻的體驗,有助于形成數感。
3 數形結合,發(fā)展數感
學生的數感不能靠教師講解獲得,而是要結合具體生活經驗,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感受和體驗,在感受一定數量的物體多少時可以通過估數活動,讓學生體會具體數量的大小。課堂上看到一大堆的漢字,學生猜不準是多少個,我將100個字變?yōu)榧t色的讓學生猜一猜這些文字大約是多少個,學生以100個字為“尺”,就能由部分推測出整體了。冉如數豆子活動,學生根據100顆的豆子來分別猜出其他-二杯的豆子的多少。在這里設計上也有一定的遺憾,如果我繼續(xù)追問瓶子如果裝的是核桃一瓶大約裝幾個?如果住瓶子里裝100顆的東西,選擇什么物品比較好呢?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感受不僅僅停留在是100個物體的多少了,更多的是體會到部分量的變化了,總量也隨之變化,學生的數感將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對于這樣較大數的認識還應該借助更多的手段來豐富學生的認識,除了圖形、實物,如果能運用線段、數軸等方式就會使數的認識立體化,學生對數的認識也就更加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