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GPS/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技術發(fā)展歷程。與傳統(tǒng)的標量跟蹤相比,闡述了 基于矢量跟蹤的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及優(yōu)劣勢。按照導航系統(tǒng)結構和信息處理方式的不 同,將GPS/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分為集中式、相干分布式和非相干分布式,分析對比了這三種主 要深組合模式的性能特點。論述了GPS/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狀,指出了深組合未來的 研究方向和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導航技術;GPS/SINS;深組合;矢量跟蹤;集中式;分布式;硬件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TJ765;V249.3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5048(2014)06-0014-06
ReviewonNavigationTechniquesofDeepGPS/SINSIntegration
SUNZhaoyan1,WANGXinlong1,CHEHuan2
(1.SchoolofAstronautics,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0191,China;2.SpaceStarTechnologyCo.,Ltd,Beijing100086,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thedeepGPS/SINSintegratednavigationsystemisintroduced.Com paredwithscalartracking,thediscussionofthestructureandcharacteristicofvectortrackingisundertak en.Accordingtothedifferencesinstructureandthewayofsignalprocessing,thedeepGPS/SINSinte gratednavigationsystemcanbedividedintothreemodels,includingcentralizedmodel,coherentfedera tedmodelandnoncoherentfederatedmodel,andthen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threemodelsareana lyzed.The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deepGPS/SINSintegratednavigationsystemarealso discussed.
Keywords:navigationtechnique;GPS/SINW2l8G7x+fUHQahZVaCSFCnpiifklYddd4ZbvRFtrL3Y=S;deeplycoupled;vectortracking;centralized;feder ated;hardwaredevelopment
0 引 言
傳統(tǒng)的標量跟蹤GPS接收機對每一顆可見衛(wèi) 星采用獨立跟蹤的方式,且環(huán)路濾波器參數設置 固定,導致數據融合及挖掘能力的欠缺,不能適應 弱信號、高噪聲、高動態(tài)環(huán)境[1],因此應用標量跟 蹤的GPS/SINS松組合、緊組合和超緊組合技術難以在本質上有所突破。為解決上述問題,基于矢量 跟蹤的GPS/INS深組合導航技術應運而生。1996 年,Spilker[2]提出GP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概 念,同時給出了矢量跟蹤的狀態(tài)擾動矩陣和觀測 方程。深組合的核心結構為VDLL(VectorDelay LockLoop),即矢量跟蹤環(huán),它的目的是將多顆衛(wèi) 星跟蹤通道聯(lián)合起來[3],并通過導航濾波技術將 信號跟蹤和導航解算結合在一起。Spilker提出的 深組合結構屬于集中式模式。1999年,Aerospace 公司的Abbott[4]等提出分布式GPS/INS深組合方 案,采用預濾波器進行環(huán)路跟蹤,主濾波器實現導 航解算。這種方式一方面緩解了預濾波器的實時 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主濾波器的運算負擔。此外,預濾波器還能提供反映量測信息質量的協(xié)方 差矩陣,這使系統(tǒng)在強干擾情況下也具備了良好 的跟蹤性能[5]。至此,深組合系統(tǒng)模型已初步建 立。
21世紀初,深組合模式得到了導航界高度關 注,空前的發(fā)展速度使得其研究模型進一步完善。 2007年,美國的Lashley提出了矢量跟蹤的簡單線 性模型。同年,MITRE公司的DonBenson借鑒 SDLL(ScalarDelayLockLoop)線性模型,推導出矢 量跟蹤的觀測方程。2008年,Lashley等[6]改進原 有的VDLL,提出了VDFLL模型,仿真并驗證了此 模型可以更好地連續(xù)跟蹤GPS弱信號。同年, Groves[7]從理論上對比了相干深組合和非相干深組 合的結構和性能,為建立成熟完整的深組合模型 提供了理論基礎。2009年,Henkel[8]為縮小跟蹤環(huán) 路等效帶寬提出了VPLL模型,這種模型能提高對 誤差的估計能力,進一步提高跟蹤精度。同年,德 國的JongHoonWon等[9]分別采用非線性相干 EKF、非線性非相干EKF、線性相干KF和線性非 相干KF等形式的濾波器對比分析了深組合矢量跟 蹤的效果。至此,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基本模型已經 完全建立。圖1給出了深組合的發(fā)展歷程。
GPS/INS深組合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主要有兩項。 其一是矢量跟蹤,即將多顆衛(wèi)星跟蹤通道聯(lián)合在 一起,加強數據融合,并采用卡爾曼濾波器代替?zhèn)?統(tǒng)的環(huán)路濾波器,提高跟蹤精度。其二是I/Q路信 號直接參與信息融合,導航濾波器可根據信號的 干擾、噪聲、動態(tài)以及SINS誤差,調整環(huán)路等效 帶寬。
本文主要闡述GP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研 究情況及發(fā)展趨勢。
1 矢量跟蹤與標量跟蹤性能對比
1.1 標量跟蹤結構及性能特點
如圖2所示,標量跟蹤首先將輸入的中頻信號 與本地載波和本地PRN碼序列相乘,得到一個誤差信號,通過鑒相器計算出載波相位誤差和碼相 位誤差,經環(huán)路濾波器后輸出給數控振蕩器 (NCO),調制振蕩器頻率,使其與輸入信號頻率一 致。跟蹤通道將偽距/偽距率信息提供給組合導航 濾波器,結合SINS解算完成導航信息處理。
標量跟蹤算法成熟,實現簡單,適用于中低動 態(tài)環(huán)境,但它有以下幾方面缺點:
(1)環(huán)路濾波器采用固定噪聲帶寬和固定增 益,且量測量權重相等,故不能在高動態(tài)和強干擾 環(huán)境中工作。
(2)視野中的衛(wèi)星信號通過天線的位置和速 度關聯(lián)在一起,而標量跟蹤完全忽視了這一固有 特性[10]。
(3)每顆衛(wèi)星跟蹤通道相對獨立,已有的導 航信息無法得到充分利用[11]。
1.2 矢量跟蹤結構及性能特點
與標量跟蹤相比,矢量跟蹤結構如圖3所示, 其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矢量跟蹤的多 顆衛(wèi)星跟蹤通道相互關聯(lián)相互輔助,利用特定的 算法同時實現對所有可視衛(wèi)星信號的跟蹤[12];其 次,采用一個導航濾波器對所有跟蹤通道的量測 信息進行濾波處理,估計更新偽距/偽距率,獲得 跟蹤參數的反饋信息,形成閉合跟蹤環(huán)路[13]。
相比于標量跟蹤,基于矢量跟蹤的深組合導 航系統(tǒng)具有以下優(yōu)勢:
(1)矢量跟蹤可根據GPS信號的強弱對每個通道進行權值分配,并聯(lián)合了所有跟蹤通道,有利 于信息融合和導航精度的提高。Draper實驗室[14] 的深組合算法最顯著的特點是同時采用了最小方 差估計濾波器(預濾波器)和偽碼擴展相關算法, 該方案能夠從被干擾的信號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 效信息,并顯著提高信號跟蹤效率。
(2)視野中每顆衛(wèi)星信號的跟蹤都可由其他 衛(wèi)星信號輔助,減小了所有跟蹤通道的噪聲,增強 了低信噪比條件下的跟蹤環(huán)路增益,環(huán)路進入非 線性跟蹤區(qū)域的概率大大降低,這樣不僅改善了 對弱信號的跟蹤能力,增強了GPS接收機的抗干 擾能力,而且對多路徑效應也有較好的校正能 力[15]。俄亥俄州立大學的Gunawardena等[16]驗證 了深組合跟蹤弱信號的能力,將跟蹤環(huán)路的載噪 比門限降至15dB。根據Draper實驗室[17]的半物 理仿真實驗結果可知:在某些包含高動態(tài)的實驗 場景中,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的寬帶抗干擾能力相對 于預設增益的緊組合跟蹤環(huán)路,能夠提高15dB。 CRS公司[18]對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在高動態(tài)環(huán)境下的 仿真驗證結果表明,系統(tǒng)的J/S性能提高達15~ 20dB。
(3)只要鎖定的衛(wèi)星數不少于4顆,導航濾波 器預測的載波多普勒一直可用,因此在衛(wèi)星信號 失鎖后重捕時,可用更精確的多普勒頻率啟動環(huán) 路搜索,加快了重捕進程。Lashley等[19]仿真對比 了標量跟蹤和矢量跟蹤的性能,發(fā)現矢量跟蹤算 法在失效衛(wèi)星信號恢復后可使碼相位誤差近似為 零,重新捕獲并穩(wěn)定跟蹤,而標量跟蹤卻不可以。 Pany等[20]針對深組合技術,仿真并驗證了信號重 捕到再次跟蹤的時間為1~2s。
(4)矢量跟蹤不僅可用于高性能IMU和GPS 接收機的組合系統(tǒng)[21],還可用于MEMS或短期穩(wěn) 定性差的低等級IMU器件[22]。上海交通大學的葉 萍[23]設計了MEMS-IMU/GPS深組合導航的硬件 系統(tǒng)及控制軟件,實現了使用低精度IMU實現高 精度組合導航的構想。
(5)矢量跟蹤環(huán)路的偽距加速度,還能為觀 測溫度或加速度導致的穩(wěn)定性較差的接收機時鐘 和慣性器件提供充分的濾波信息[24]。
但是在矢量跟蹤算法中,由于所有跟蹤通道 的數據融合,如果個別通道的誤差較大,則會影響 到所有跟蹤通道,因此抗差性較差;而當視野中的 衛(wèi)星數少于4顆時,組合導航濾波器量測方程與狀 態(tài)方程失效,導致用戶解算不再可用。
2 GPS/SINS深組合模式及其特性分析
2.1 集中式GPS/SINS深組合
如圖4所示,集中式GPS/INS深組合導航系 統(tǒng)利用一個處理器(組合導航濾波器)完成視野中 所有衛(wèi)星的跟蹤和導航解算,本質上是一個卡爾 曼濾波器,代替了傳統(tǒng)跟蹤模式中的鑒相器和環(huán) 路濾波器,參與到接收機基帶信號處理中??柭?濾波器的量測量是GPS跟蹤通道的I/Q信號和 SINS轉換所得的等效I/Q之差[10]。組合導航濾波 修正后的SINS導航解結合衛(wèi)星星歷計算實時碼相 位和載波頻率,反饋控制碼/載波NCO,以保持本 地復現信號與接收信號的同步。而狀態(tài)量可取為 SINS的誤差參數(平臺誤差角、速度誤差、位置誤 差、陀螺儀常值漂移、加速度計常值漂移)和GPS 的鐘差參數(等效時鐘誤差相應的距離和等效時鐘 頻率誤差相應的距離率)[25]。組合導航濾波器進行 導航參數誤差估計并修正SINS,最后輸出校正后 的導航信息。
2009年,Babu等[26]詳細地給出了集中式深組 合系統(tǒng)完整的模型。2012年,陳坡等[11]仿真對比 了集中式矢量跟蹤方法與傳統(tǒng)跟蹤方法的導航效 果,并得到了以下三項重要結果:①深組合導航 系統(tǒng)輸出的位置、速度信息更為平滑、精度更高, 尤其是在高程方向,深組合導航RMS誤差縮小了 5倍以上。②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抗干擾性可提高8 dB左右。③在衛(wèi)星信號受到遮擋后,深組合可以 持續(xù)提供較好的導航信息,實現快速捕獲和跟蹤, 而純GPS導航信息卻迅速發(fā)散。
但是,可以明顯看出集中式深組合系統(tǒng)中的 組合導航濾波器量測矢量很龐大,是通道數的6倍 (包括I/Q超前、實時、滯后信號)[27],導致運算 量過大,難以達到實時性要求(50Hz以上)。
2.2 分布式GPS/SINS深組合
2.2.1 相干深組合
GPS/SINS深組合系統(tǒng)的特點除了矢量跟蹤外,還在于原始的I/Q路信號直接參與導航濾波。 在集中式深組合中,濾波器數據處理速度要求很 高,因此實現難度較大。為解決上述問題,衍生出 一種分布濾波形式的深組合系統(tǒng)框架,不僅降低 了系統(tǒng)的復雜度,而且能將跟蹤頻率降至1~2 Hz。圖5為相干式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結構圖。相干式 中預濾波器的量測量為相關器輸出的I/Q路信 號[7]。預濾波器的狀態(tài)量一般取為載波相位誤差、 載波頻率誤差、碼相位誤差[28],經過位同步和幀 同步處理后得到偽距以及偽距率信息,連同SINS 子系統(tǒng)輸出的信息作為主濾波器的輸入,進而完 成數據的融合。一方面SINS解算結果經過主濾波 器校正作為導航輸出,另一方面將導航解算結果 轉換成估計后的跟蹤參數反饋至跟蹤通道,保持 跟蹤精度。
2006年,Ohlmeyer等[29]研究了相干深組合模 型,發(fā)現此種模型能承受能量為100W的干擾信 號,即J/S為50dB,并能在載噪比為20dB的條 件下進行正常跟蹤。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的Zhang等[30]設計了一種新型分布式相關濾波器, 將載噪比降至18dB。
由于觀測方程的非線性,針對分布式深組合 結構,只能采用非線性濾波方式。段笑菊[31]和高 帥和[32]分別利用EKF和UKF方法來實現分布式 深組合主濾波器中的偽距和偽距率的數據融合, 對比測試結果發(fā)現二者的計算量都比較大,而且 定位性能也相當,UKF方法的輸出結果略優(yōu)于 EKF。因此,適用于深組合結構的濾波器仍有待研 究,并且線性化濾波器更是研究的一個重點。
2.2.2 非相干深組合
非相干濾波處理方法用非線性鑒相器將相關 器的輸出映射到狀態(tài)誤差估值,即預濾波器的量 測量采用鑒相器的輸出,如圖6所示。碼相誤差鑒 別器一般采用歸一化超前-遲后包絡鑒相器,載 波相位誤差鑒相器采用同相和正交支路準時輸出的兩象限反正切(科斯塔斯環(huán))鑒相器,載波頻差 鑒相器采用同相和正交支路準時輸出的叉積比點 積的四象限反正切鑒相器。該系統(tǒng)仍是由矢量跟 蹤和組合導航信息處理兩部分組成。相關器輸出 的同相、正交信號經過鑒相器處理后,作為預濾波 器的量測信息,用來估計碼相位和載波頻率等跟 蹤誤差參數;而預濾波器的狀態(tài)估計值經過比例 轉換后,作為量測信息輸入到主濾波器中,用于估 計組合系統(tǒng)的導航誤差狀態(tài)[33]。
相干深組合算法需要維持接收信號與本地信 號的相位鎖定,保證跟蹤精度,所以必須估計載波 相位誤差,而非相干深組合算法則不需要。相比于 載波相位跟蹤,碼相位和載波頻率的跟蹤能夠在 較低的載噪比環(huán)境中運行。因此非相干深組合導 航精度更高,但不能在低載噪比的情況下使用。同 時,相干深組合避開了鑒相器的非線性干擾,能夠 使預濾波器的輸入增益更大,并可以有效地減弱 噪聲。這兩種分布式深組合方式各有優(yōu)劣勢,但是 鑒于非相干較差的抗干擾性能,相干深組合方式 更適合于實際應用[34]。2006年,韓國的JeongWon Kim[35]等人將鑒相器的輸出線性化,同時設計了 線性卡爾曼濾波器并驗證了其可行性。如果把此 項技術用于非相關模式中,就能消除其高度非線 性的劣勢,具有一定的開發(fā)前景。
2.3 深組合各模式特性對比
三種深組合模式采用不同的濾波器設計方案 實現了矢量跟蹤的數據融合。集中式深組合模式 將GPS跟蹤數據和SINS導航信息輸入組合導航濾 波器中,保持了數據的完整性,但是濾波器負擔過 重,影響輸出頻率;分布式深組合模式采用兩級濾 波器,降低了主濾波器的運算負擔。相干式采用I/ Q信號作為觀測量,并需要完成載波相位跟蹤;非 相干式則采用鑒相器輸出,無需跟蹤載波相位。表 1選擇了五個關鍵性能來總結對比三種結構的特 點。
3 深組合硬件平臺研究現狀
雖然深組合模型在可靠性驗證上還有待加強, 但基本模型已經建立,故已有一大批國內外學者 開始建立深組合硬件實現平臺。
2000年,Draper實驗室[36]的研究人員實現了 深組合的半物理仿真。硬件平臺包括IBMPC-兼 容機、COTSGPS接收機處理卡(嵌入PC機的ISA 總線插槽)和射頻信號/干擾信號模擬機(干擾噪聲 帶寬2MHz)。將飛行軌跡文件輸入至GPS信號模 擬器和SINS處理器,并設定SINS解算率為50Hz, 深組合導航更新率為10Hz,采用四個通道跟蹤衛(wèi) 星。實驗表明此系統(tǒng)可在J/S為15dB的干擾下連 續(xù)跟蹤并完成導航解算,當J/S提高至58dB后最 大位置誤差為61m,最大速度誤差為0.85m/s。
英國QinetiQ公司[34]在深組合導航處理器制 造生產上處于領先地位,采用PC104處理器實現 GPS/INS深組合導航算法,并通過低電壓差分信 號裝置(LowVoltageDifferentialSignalling)將處理 器與P碼GPS接收機聯(lián)接。PaulD.Groves等人應 用其生產的處理器,并配置以Spirent7700GPS信 號模擬器、SpirentSimInertialIMU模擬器和STAN AG4572噪聲干擾器進行深組合的系統(tǒng)設計,同時 又用天線代替GPS信號模擬器,BAESystemsSi IMU01代替IMU模擬器實現了完整的導航硬件系 統(tǒng),均完成了深組合導航算法對I/Q輸出信號的 正確處理。
南京理工大學的楊洋[37]設計了一種基于FP GA/DSP平臺的深組合應用整機方案。RF前端設 計使用分立元件完成,FPGA采用Xilinx的Spar tan3E-1600完成RF數據的采集和AGC控制, 對采集數據進行相干累加計算,DSP用TI公司 TMS320系列的VC6727完成基帶信號處理和 PVT解算,并通過Verilog語言在ISEDesignSuite 環(huán)境下和通過C語言在CCS環(huán)境下完成調試。仿 真驗證此種接收機具有尺寸小、功耗低、通用性 和兼容性較好等特點,在動態(tài)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上也有所提高。
4 結論與展望
GPS/SINS深組合導航技術具有衛(wèi)星重捕速度 快、高抗干擾性、動態(tài)性能好、適用于低載噪比環(huán) 境等優(yōu)勢,現已成為了國內外研究的焦點。但由于 深組合結構的復雜性,此項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問 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現有的矢量跟蹤模型大都是非線性模型, 而無論是集中式還是分布式模式,對導航處理器 的運算能力與速度要求都很高。線性化模型尚處 于算法研究以及仿真實驗階段,研究更精確的線 性模型將進一步完善GPS/SINS深組合導航系統(tǒng), 也將有助于導航接收機等硬件設備的開發(fā)。
(2)由于GPS/SINS深組合各跟蹤通道的聯(lián)合 雖然加強了數據融合,有效的給強、弱信號的跟蹤 通道分配了權重,但是這也使得其可靠性下降,一 旦發(fā)生衛(wèi)星失效,導航解算立刻中止。因此,解決 完好性檢測問題,提高并驗證其可靠性和實用價 值是研究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3)鑒于GPS/SINS深組合的性能特點和優(yōu)良 品質,其在弱信號、高動態(tài)以及其他方面都有著廣 闊的應用前景。能否實現硬件處理,研制出基于矢 量跟蹤的深組合導航接收機樣機甚至產品,已成 為當前GPS/SINS深組合技術研究的熱點。
參考文獻:
[1]BorreK,AkosDM,BertelsenN,etal.ASoftware-De finedGPSandGalileoReceiver[M].Boston:Birkhauser, 2006.
[2]SpilkfrJJ,Jr.FundamentalsofSignalTrackingTheory [J].GlobalPositioningSystem:TheoryandApplications, 1996,1:245-328.
[3]文立.基于環(huán)路卡爾曼估計的慣性/GPS深組合算法研 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
[4]HookerJR,HorslundJM.IncreaseJammingImmunity byOptimizingProcessingGainforGPS/INSSystems[P]. USPatent,No.5983160,1999.
[5]LuoY,BabuR,WuW,etal.DoubleFilterModelwith ModifiedKalmanFilterforBasebandSignalPreProcessing withApplicationtoUltraTightGPS/INSIntegration[J]. GPSSolutions,2012,16(4):463-476.
[6]LashleyM,BevlyDM.ComparisonofTraditionalTrack ingLoopsandVectorBasedTrackingLoopsforWeakGPS Signals[C]∥ProceedingsoftheIONNTM.SanDiego, CA:ION,2008:789-795.
[7]GrovesP.Whatar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Coherent andNonCoherentVersionsofDeepIntegrationofCom binedInertialNavigationandGNSSSystems(INS/ GNSS)?[J].GNSSMagazine,JanuaryFebruary2008.
[8]HenkelP,GigerK,GuntherC.Multifrequency,Multisat elliteVectorPhaseLockedLoopforRobustCarrierTrack ing[J].SelectedTopicsinSignalProcessing,IEEEJour nalof,2009,3(4):674-681.
[9]WonJH,DtterbckD,EissfellerB.PerformanceCom parisonofDifferentFormsofKalmanFilterApproachesfor aVectorBasedGNSSSignalTrackingLoop[J].Naviga tion,2010,57(3):185-199.
[10]木土森,杜衡,楊國偉,等.GNSS接收機跟蹤環(huán)路結 構和特性分析[J].現代雷達,2012,34(2):65-69.
[11]陳坡,孫付平,郝萬亮,等.GNSS/INS深組合導航系 統(tǒng)性能分析[C/OL]∥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會 電子文集—S09組合導航與導航新方法,2012.http: ∥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WX DH201205009035.htm
[12]EdwardsWL,ClarkBJ,BevlyDM.Implementation DetailsofaDeeplyIntegratedGPS/INSSoftwareReceiv er[C]∥PositionLocationandNavigationSymposium (PLANS),2010IEEE/ION,IEEE,2010:1137- 1146.
[13]張欣.GNSS實時矢量跟蹤技術研究[D].上海:上海 交通大學,2013.
[14]AbbottAS,LilloWE.GlobalPositioningSystemsand InertialMeasuringUnitUltratightCouplingMethod[P]. USPatent,No.6516021,2003.
[15]DyrudL,WoessnerB,JovancevicA,etal.UltraTightly CoupledGPS/INSReceiverforTSPIApplications[C]∥ Proceedingsofthe20thInternationalTechnicalMeeting oftheSatelliteDivision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 (IONGNSS2007),2007:2563-2572.
[16]GunawardenaS,SolovievA,vanGraasF.RealTime ImplementationofDeeplyIntegratedSoftwareGPSRe ceiverandLowCostIMUforProcessingLowCNRGPS Signals[C]∥Proceedingsofthe60thAnnualMeetingof theInstituteofNavigation,2001:108-114.
[17]GustafsonD,DowdleJ.DeeplyIntegratedCodeTrack ing:ComparativePerformanceAnalysis[C]∥Proceedings ofthe16thInternationalTechnicalMeetingoftheSatel liteDivision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IONGPS/ GNSS2003),Portland,Oregon,2003:2553-2561.
[18]WoessnerW,NoronhaJ,JovancevicA,etal.ASoft wareDefinedRealTimeUltraTightlyCoupled(UTC) GNSSINSArchitecture[C]∥TheProceedingsofthe 19thInternationalTechnicalMeetingoftheSatelliteDivi sion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IONGNSS2006)Fort Worth,TX,2006:2695-2703.
[19]LashleyM,BevlyDM.AnalysisofDiscriminatorBased VectorTrackingAlgorithms[C]∥ProceedingsoftheIn stituteofNavigation(NTM),2007.
[20]PanyT,KaniuthR,EissfellerB.DeepIntegrationof NavigationSolutionandSignalProcessing[C]∥Proceed ingsofthe18thInternationalTechnicalMeetingofthe SatelliteDivision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ION GNSS2005),2005:1095-1102.
[21]LandisD,ThorvaldsenT,FinkB,etal.ADeepInte grationEstimatorforUrbanGroundNavigation[C]∥ PLANS2006,IEEE/IONPosition,LocationandNaviga tionSymposium,SanDiego,CA,2006:927-932.
[22]PetovelloMG,SunD,LachapelleG,etal.Perform anceAnalysisofanUltraTightlyIntegratedGPSandRe ducedIMUSystem[C]∥IONGNSS2007,FortWorth, TX,USA,2007:25-28.
[23]葉萍.MEMSIMU/GNSS超緊組合導航技術研究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
[24]KieselS,HeldMM,TrommerGF.Realizationofa DeeplyCoupledGPS/INSNavigationSystemBasedon INSVDLLIntegration[C]∥Proceedingsofthe2007Na tionalTechnicalMeeting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 2007:522-531.
[25]PetovelloMG,LachapelleG.ComparisonofVector BasedSoftwareReceiverImplementationswithApplica tiontoUltraTightGPS/INSIntegration[C]∥Proceed ingsofthe19thInternationalTechnicalMeetingofthe SatelliteDivisionoftheInstituteofNavigation(ION GNSS2006),FortWorth,TX,2006:1790-1799.
[26]BabuR,WangJ.UltraTightGPS/INS/PLIntegration: aSystemConceptandPerformanceAnalysis[J].GPSso lutions,2009,13(1):75-82.
[27]LiD,WangJ.PerformanceAnalysisoftheUltraTight GPS/INSIntegrationBasedonanImprovedKalmanFil terDesignforTrackingLoops[C]∥International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Society(IGNSS)Symposi um,HolidayInnSurfersParadise,Australia,2006.
[28]劉剛,郭美鳳,崔曉偉,等.GNSS/INS深組合系統(tǒng)實 現架構與仿真[C/OL]∥第三屆中國衛(wèi)星導航學術年 會電子文集———S09組合導航與導航新方法,2012.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WX DH201205009029.htm
[29]OhlmeyerEJ.AnalysisofanUltraTightlyCoupled GPS/INSSysteminJamming[C]∥IEEE/IONPosition, Location,andNavigationSymposium,SanDiego,CA, 2006:44-53.
[30]ZhangM,WangX,HuaC,etal.ANewFederated DeeplyCoupledGPS/INSSystem[C]∥ControlandDe cisionConference,2009,CCDC'09,Chinese,2009: 1375-1378.
[31]段笑菊,薛曉中.UKF與EKF在GPS/INS超緊組合 導航中的應用比較[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0,35 (6):60-63.
[32]高帥和.分布式GPS/SINS超緊組合架構下的信號處 理和信息融合技術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 學,2012.
[33]王新龍,于潔.基于矢量跟蹤的SINS/GPS深組合導 航方法[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09,17(6):710- 717.
[34]GrovesPD,MatherCJ,MacaulayAA.DemonstrationofNonCoherentDeepINS/GPSIntegrationforOptimized SignaltoNoisePerformance[C]∥ProceedingsoftheIn stituteofNavigation(IONGNSS2007),2007:2627- 2638.
[35]KimJW,HwangDH,LeeSJ.ADeeplyCoupledGPS/ INSIntegratedKalmanFilterDesignUsingaLinearized CorrelatorOutput[C]∥IEEE/ION,Position,Location, andNavigationSymposium,SacDiego,CA,2006:25- 27.
[36]GustafsonD,DowdleJ,FlueckigerK.ADeeplyIntegrat edAdaptiveGPSBasedNavigatorwithExtendedRange CodeTracking[C]∥PositionLocationandNavigation Symposium,IEEE2000:118-124.
[37]楊洋,薛曉中.基于深組合應用的GPS接收機設計 [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2(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