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妮
摘 要 陜西民辦高校的蓬勃發(fā)展,不僅帶來了很多機遇,更帶來了很多競爭。陜西民辦高校如何發(fā)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陜西民辦高校的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依據核心競爭力這一理論,關于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給出了相應的策略和建議,指出陜西民辦高校應該明確辦學定位,樹立科學的辦學理念,發(fā)展本校的“軟硬實力”,突出自己的專業(yè)特色。
關鍵詞 陜西民辦高校 核心競爭力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8.7文獻標識碼:A
Core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and Enhancing
Strategie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WANG Chunni
(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Commerce, Xi'an, Shaanxi 712046)
Abstract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flourish, not only brought a lot of opportunities, but also brought a lot of competition. How Shaanxi Private Colleges explor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wi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t is a question worth pond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and problems.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theory on how to develop their own core competencies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should be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orientation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the scho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s "hard and soft power", highlighting thei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core competitiveness; improving strategies
陜西作為教育大省,在高等教育的數量和質量方面都處于全國前列,而民辦教育的興盛,無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據統(tǒng)計,陜西民辦高校53所,足以說明陜西民辦高校的蓬勃發(fā)展。但隨著高等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以及教育供給方式的日益多元化,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入質量選擇階段,高校之間的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激烈。民辦高校作為教育大眾化的實現形式,如何在激烈競爭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中勝出,在有限的生源競爭中獲得相對優(yōu)勢,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陜西民辦高校的發(fā)展現狀,依據核心競爭力這一理論,探討陜西民辦高校如何發(fā)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對此給出相應的策略與建議。
1 陜西民辦高校競爭力現狀分析
據統(tǒng)計,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機構)5643所,在校生達167.8萬人,固定資產164個億。其中民辦高校(機構)53所,在校生33.5萬人,民辦本科高校8所,高職高專10所,獨立學院12所,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23所,其中本科院校數(8所),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數(5所),萬人以上民辦學校數(9所)。①實現了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相結合,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業(yè)余教育等不同辦學類型并存百花齊放的新格局。陜西民辦高校的蓬勃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方面民辦高校擴大了教育資源,緩解了公辦教育的壓力,為廣大教育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選擇,為社會培養(yǎng)了近40萬實用型人才和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 然而陜西民辦高校的迅速發(fā)展并不能掩蓋明顯的危機,一方面西安歐亞學院等規(guī)模較大,辦學層次較高,運營機制獨樹一幟的學校脫穎而出,但多數民辦高校規(guī)模和數量也都遠遜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為搶奪生源而進行的惡性競爭仍在繼續(xù)。
另一方面,民辦高校所處的競爭環(huán)境卻更加嚴峻。陜西擁有眾多的公辦高校,隨著公辦高校的持續(xù)擴招,民辦高校的招生也越來越難,生源質量也在不斷下降。同時民辦高校之間的競爭也在日漸升級,已跨越省市的地域局限,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
2 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和特征
“核心競爭力”一詞來源于1990年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發(fā)表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文,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yè)競爭中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xié)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派的學識”。這只是給出一個描述性的概念,隨后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闡述了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張維迎教授認為核心競爭力具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溜不掉”的特征。綜合眾多觀點,筆者認為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是指民辦高校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自主擁有的,蘊含于學校內質中的,能夠為學校帶來獨特價值的,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無法模擬的,能夠為民辦高校持續(xù)帶來競爭優(yōu)勢的各種知識、技能、技術、管理等要素的集合。這種核心競爭力支持學校過去、今后和未來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能夠使學校在競爭環(huán)境中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是民辦高校能夠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力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因素,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有四個明顯特征:(1)價值性。即組織必須能夠為用戶提供根本性的好處或效用。隨著產品質量標準從“產品合格”轉化到了“用戶滿意”,使用戶成為組織核心競爭力的最終檢驗者。對學校而言,其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就是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因為這是消費者(學生、社會、家庭)的真正需要所在,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個人興趣愛好的極大發(fā)展?jié)M足,家庭與個人對教育回報的期望等等,這一系列就成了檢驗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標準。(2)獨特性,是指核心競爭力必須是組織所特有的,并且是競爭對手不可模仿和難以替代的。引申到民辦高校,即核心競爭力一定是本高校發(fā)展所逐步形成的,依附于本高校并沉淀于本高校,不可能像資源一樣進行移植。如西安翻譯學院,就依托自己的語言專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形成了以英語為主,多語種共同發(fā)展的明顯區(qū)別于其他民辦高校的競爭力。(3)動態(tài)性。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是高校適應內、外部環(huán)境因素而逐步形成的結果,應隨著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民辦高校偏向實踐技能,應以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斷調整本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設置等。(4)延展性。延展性是指組織能夠從核心競爭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核心競爭力指從核心競爭能力到核心技術,再到核心產品直至最終產品的延展能力。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可以通過經營管理、科研和科學創(chuàng)新、產品拓展以及市場開發(fā)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加速高校壯大發(fā)展。
3 陜西民辦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的制約因素
首先,教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學管理方面,民辦高校存在著管理隊伍不夠穩(wěn)定,管理不夠規(guī)范,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比如說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員不到一兩年頻繁進行更換,一些院校尚未建立起健全的教學質量監(jiān)督體系和完善的科研工作系統(tǒng)等。有效的管理是一所大學穩(wěn)定、和諧、有序發(fā)展的基本保證,針對民辦高校,這里的管理不僅僅指的是教學管理,還指的是學生管理,后勤管理,經營開發(fā)管理等。民辦高校很多工作人員,明顯缺乏“主人翁”意識,在管理工作方面得過且過,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影響了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其次,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陜西民辦高校經過十幾年的長足發(fā)展,越來越注重自有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可是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卻呈現了青年教師比率大,中年骨干教師少,公辦院校退休的任職教師較多,呈現中堅力量短缺,高學歷層次低的多,技術職稱低的多,高的少。此外,由于民辦高校與這些人員簽訂了長期聘用合同,實行人事代理制度,因此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不穩(wěn)定,呈現流動趨勢,這些都需要引起民辦高校的高度重視。
再次,教學基本建設相對薄弱。隨著今年來民辦高校的蓬勃發(fā)展,民辦高校的硬件設施都得到充分的提高,但軟件設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學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各種辦學指標還未達到教育部規(guī)定的辦學要求,個別院校甚至處于限制招生的邊緣。辦學理念不夠明確。民辦高校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從最初的??圃盒0l(fā)展成具有本科學位授權的三本院校,但是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民辦對于自己如何定位還不夠明確,關于學校向何處發(fā)展,已經成為制約民辦高校發(fā)展的瓶頸。
最后,對于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在當前還運用的是國家教育部對公辦高職院校所列的評價指標,沒有一套單獨針對于民辦高校的評價指標體系。
4 陜西民辦高校發(fā)展的建議與對策
首先,加強政府對民辦教育的宏觀調控,修改更新對民辦高校的評價指標體系,根據“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方針,促進民辦高校的不斷發(fā)展和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民辦高校也趨向于辦學主體多元化,多樣化。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一方面,政府教育行政部分應該為民辦高校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有利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陜西民辦高校應該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教學觀念,大膽改革辦學體制,制定與本校實際相結合的政策,并付諸實踐。
其次,加快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民辦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競爭的不斷白熱化,民辦高校亟需采取措施,吸引培養(yǎng)一大批熱愛民辦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形成以專職教師為核心,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快民辦高校內涵式發(fā)展。
再次,明確自己的辦學定位,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一所民辦高校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肯定對本校具有科學的定位,具有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以西安翻譯學院為例,該校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創(chuàng)新教育,嚴格管理,相比百年公辦研究型大學,該校認為仍然停留在教學型這個層面,并推出了“復合實用型”雙專業(yè)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旨在培養(yǎng)適應市場需要的各類人才。因此,民辦高校在探究自己的辦學定位時,應該根據市場的需要,學校作為教學型的大學,應注重培養(yǎng)實踐性的人才,因此在此教育目標上準確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形成自己的特色專業(yè),在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民辦高校應該重視加強學?!败泴嵙Α苯ㄔO,即培育民辦高校的大學精神與文化,形成高品質和高境界的育人氛圍。
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課題《基于波特鉆石理論的陜西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階段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GH12523
注釋
① 2011年陜西省統(tǒng)計年鑒.
參考文獻
[1] 萬燕生.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大學學報,2004(5).
[2] 張廣良.陜西民辦高校發(fā)展分析與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9).
[3] 李世杰.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研究[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3).
[4] 樊繼軒.基于辦學特色的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34).
[5] 紀寶成.高??茖W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針:發(fā)揚傳統(tǒng) 辦出特色 辦出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08(10).
[6] 郭瑾莉.論核心競爭力視角下我國民辦高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J].科教文匯,2007(1).
[7] 羅華陶.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研究武漢[D].中南民族大學,2006.
[8] 葉玉福,姜澄宇.高等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