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月
摘要:介紹遼寧省百合屬植物的概況,總結遼寧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的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等7種百合的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為百合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百合屬植物;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群落特點
中圖分類號:S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9-0001-05
1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概況
百合科大多數(shù)為草本。具鱗莖或根狀莖,莖直立或呈攀援狀,葉基生或莖生,花單生或聚集成各式各樣的花序,花常兩性,輻射對稱,各部為典型的3出數(shù),花被片6枚,雄蕊6枚,花絲分離或連合,子房上位,常為3室,蒴果或漿果。該屬植物包括多種花卉植物,如百合、郁金香、萬青、玉簪等;藥用植物如黃精、貝母、天門冬等;常見的食用植物如蔥、蒜、洋蔥和黃花菜(金針菜)等。百合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成分,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醫(yī)引用,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通過到沈陽、大連、鞍山、丹東、本溪、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桓仁等市、縣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有7種百合,分別為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詳細情況見表1。
2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資源用途及分布
2.1 卷丹
多年生草本,高1.0~1.5 m。地下鱗莖寬球形,鱗片寬卵形,白色。莖直立,堅硬,具紫色條紋。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有白色綿毛?;?~6朵或更多,花梗粗硬?;ü诔燃t色,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ㄋ庨L圓形,長約2 cm,紫紅色具斑點。蒴果倒卵形,長3~4 cm?;ㄆ?~8月,果期9~10月。
2.1.1 用途 夏季可觀賞花朵,秋季可食用鱗莖,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同時還是貴重的中藥材,有滋補、強壯、鎮(zhèn)咳、去痰之功效,對肺結核及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
2.1.2 分布 資料記載,卷丹分布于鳳城、北鎮(zhèn)、鞍山、義縣。但本次調查僅在本溪、鞍山發(fā)現(xiàn)兩個種群。其分布見圖1。
2.1.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糠椴、紫椴、遼東櫟、油松、茶條槭、懸鉤子、葉底珠、林中蒿、茶條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委陵菜、水楊梅、透骨草、蕁麻等。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2。
2.2 大花卷丹
多年生草本?;ㄏ麓够騼A斜,花被片翻卷,雄蕊向外伸展。葉互生,鱗莖的鱗片無節(jié)。葉狹披針形、披針形至長圓形。植株不具白色硬毛,莖通常無毛,花梗光滑,花被片長5~8 cm,具流蘇狀突起。
2.2.1 用途 可觀賞花朵。
2.2.2 分布 資料記載,大花卷丹分布于鳳城。本次調查未在鳳城發(fā)現(xiàn),而在清原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2。
2.2.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落葉松、元寶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水楊梅、透骨草。大花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3。
2.3 山丹
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60 cm。莖直立,葉散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至數(shù)朵,生于莖頂端,花直立呈星狀開展,深紅色,有褐色斑點。蒴果矩圓形,長2.5 cm?;ㄆ?~7月,果期8~9月。
2.3.1 用途 花及鱗莖可入藥,能接骨、治傷、去黃水,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等。
2.3.2 分布 資料記載,山丹分布于瓦房店、朝陽、鞍山、建平、法庫、本溪、義縣、鐵嶺、葫蘆島、興城、岫巖、西豐、莊河、北鎮(zhèn)、綏中、長海、清源、凌源、沈陽。本次調查在以上地方均有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3。
2.3.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遼東櫟、落葉松、虎榛子、小葉水蠟、懸鉤子、香茶菜、狼尾菜、奇蒿、軟棗獼猴桃、茜草、東風菜、寬葉苔草、豬殃殃、野菊花、東北鐵線蓮、狗舌草、石防風、野青茅、亂子草。山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4。
2.4 輪葉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0.5~1.2 m。地下鱗莖卵圓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有小乳頭狀突起。葉6~9枚排成一輪,生于莖中部,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朵或更多,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橙紅色,具紫紅色斑點,下垂,無香味;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花絲長2~3 cm,無毛,花藥線性,長約1 cm。蒴果倒卵形,長2 cm?;ㄆ?~8月,果期9~10月。
2.4.1 用途 具有觀賞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
2.4.2 分布 資料記載,輪葉百合分布于桓仁、莊河、本溪、寬甸、清原、岫巖、鳳城、鞍山、丹東。本次調查在以上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輪葉百合。其分布見圖4。
2.4.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落葉松、毛榛、色木槭、楓樺、山梅花、透骨草、山茄子、烏頭、變豆菜、色木槭、三葉草、山梅花、鱗毛蕨。輪葉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5。
2.5 毛百合
多年生草本。莖高50~70 cm,有棱。葉散生,莖端則4~5枚輪生?;?~2朵頂生,橙紅色或紅色,有紫紅色斑點,外輪花被片倒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稍窄?;ㄆ?~7月。果期8~9月。
2.5.1 用途 可作花壇、花境花卉,也可作切花。
2.5.2 分布 資料記載,毛百合分布于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5。
2.5.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色木槭、透骨草、烏頭、歐蕁麻、水楊梅、龍芽草、穿龍薯蕷、雞眼草、藎草。毛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6。
2.6 渥丹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白色。莖直立,高30~70 cm。葉互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柄,兩面均無毛,葉脈3~7條。花單生或數(shù)朵呈總狀花序,生于莖頂端,花直立,開展,深紅色,有褐包斑點,雄蕊6枚,花藥長矩圓形,橙黃色,花粉桔紅色。蒴果矩圓形?;ㄆ?~7月,果期8~9月。
2.6.1 用途 渥丹可入藥,治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神經(jīng)衰弱,驚悸,失眠。
2.6.2 分布 渥丹在遼寧省標本中沒有記載。本次調查分別在鳳城和寬甸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6。
2.6.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委陵菜、寬葉山蒿、鵝耳櫪、雞眼草、突節(jié)老鸛草。渥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7。
2.7 垂花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30~70 cm。地下鱗莖廣卵形或卵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光滑。葉互生,多集中于莖中上部,線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邊緣稍反卷?;?~6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梗上升,頂端下彎,花冠淡紫紅色,下部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披針形,反卷,雄蕊6,花絲長2 cm,無毛,花藥長圓形。蒴果直立,卵圓形,具鈍棱,頂端凹,基部有柄?;ㄆ?~7月。2.7.1 分布 資料記載,垂花百合分布于:西豐、北鎮(zhèn)、鳳城、桓仁、寬甸、岫巖、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東坡和大連老鐵山各發(fā)現(xiàn)一株垂花百合。其分布見圖7。
2.7.2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小葉樸、落葉松、色木槭、狼尾珍珠菜、懸鉤子、歧莖蒿、茜草、牛尾菜、香茶菜、歪頭菜。垂花百合樣地調查結果見表8。
參考文獻
[1]謝維.撫順地區(qū)植物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J].生態(tài)學雜志,1998,17(3):67-70.
[2]劉利,張梅.遼寧鳳凰山自然保護區(qū)植物區(qū)系的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2007(4):24-26.
[3] 鮑東兵.遼寧朝陽珍稀野生藥用植物[J].遼寧師專學報,2000,9(2):78-80.
[4]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4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 王艷萍.遼寧本溪關門山主要藥用被子植物[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1999(5):101-102.
摘要:介紹遼寧省百合屬植物的概況,總結遼寧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的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等7種百合的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為百合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百合屬植物;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群落特點
中圖分類號:S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9-0001-05
1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概況
百合科大多數(shù)為草本。具鱗莖或根狀莖,莖直立或呈攀援狀,葉基生或莖生,花單生或聚集成各式各樣的花序,花常兩性,輻射對稱,各部為典型的3出數(shù),花被片6枚,雄蕊6枚,花絲分離或連合,子房上位,常為3室,蒴果或漿果。該屬植物包括多種花卉植物,如百合、郁金香、萬青、玉簪等;藥用植物如黃精、貝母、天門冬等;常見的食用植物如蔥、蒜、洋蔥和黃花菜(金針菜)等。百合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成分,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醫(yī)引用,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通過到沈陽、大連、鞍山、丹東、本溪、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桓仁等市、縣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有7種百合,分別為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詳細情況見表1。
2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資源用途及分布
2.1 卷丹
多年生草本,高1.0~1.5 m。地下鱗莖寬球形,鱗片寬卵形,白色。莖直立,堅硬,具紫色條紋。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有白色綿毛。花3~6朵或更多,花梗粗硬?;ü诔燃t色,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花藥長圓形,長約2 cm,紫紅色具斑點。蒴果倒卵形,長3~4 cm?;ㄆ?~8月,果期9~10月。
2.1.1 用途 夏季可觀賞花朵,秋季可食用鱗莖,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同時還是貴重的中藥材,有滋補、強壯、鎮(zhèn)咳、去痰之功效,對肺結核及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
2.1.2 分布 資料記載,卷丹分布于鳳城、北鎮(zhèn)、鞍山、義縣。但本次調查僅在本溪、鞍山發(fā)現(xiàn)兩個種群。其分布見圖1。
2.1.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糠椴、紫椴、遼東櫟、油松、茶條槭、懸鉤子、葉底珠、林中蒿、茶條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委陵菜、水楊梅、透骨草、蕁麻等。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2。
2.2 大花卷丹
多年生草本?;ㄏ麓够騼A斜,花被片翻卷,雄蕊向外伸展。葉互生,鱗莖的鱗片無節(jié)。葉狹披針形、披針形至長圓形。植株不具白色硬毛,莖通常無毛,花梗光滑,花被片長5~8 cm,具流蘇狀突起。
2.2.1 用途 可觀賞花朵。
2.2.2 分布 資料記載,大花卷丹分布于鳳城。本次調查未在鳳城發(fā)現(xiàn),而在清原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2。
2.2.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落葉松、元寶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水楊梅、透骨草。大花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3。
2.3 山丹
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60 cm。莖直立,葉散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至數(shù)朵,生于莖頂端,花直立呈星狀開展,深紅色,有褐色斑點。蒴果矩圓形,長2.5 cm?;ㄆ?~7月,果期8~9月。
2.3.1 用途 花及鱗莖可入藥,能接骨、治傷、去黃水,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等。
2.3.2 分布 資料記載,山丹分布于瓦房店、朝陽、鞍山、建平、法庫、本溪、義縣、鐵嶺、葫蘆島、興城、岫巖、西豐、莊河、北鎮(zhèn)、綏中、長海、清源、凌源、沈陽。本次調查在以上地方均有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3。
2.3.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遼東櫟、落葉松、虎榛子、小葉水蠟、懸鉤子、香茶菜、狼尾菜、奇蒿、軟棗獼猴桃、茜草、東風菜、寬葉苔草、豬殃殃、野菊花、東北鐵線蓮、狗舌草、石防風、野青茅、亂子草。山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4。
2.4 輪葉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0.5~1.2 m。地下鱗莖卵圓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有小乳頭狀突起。葉6~9枚排成一輪,生于莖中部,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朵或更多,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橙紅色,具紫紅色斑點,下垂,無香味;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花絲長2~3 cm,無毛,花藥線性,長約1 cm。蒴果倒卵形,長2 cm?;ㄆ?~8月,果期9~10月。
2.4.1 用途 具有觀賞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
2.4.2 分布 資料記載,輪葉百合分布于桓仁、莊河、本溪、寬甸、清原、岫巖、鳳城、鞍山、丹東。本次調查在以上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輪葉百合。其分布見圖4。
2.4.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落葉松、毛榛、色木槭、楓樺、山梅花、透骨草、山茄子、烏頭、變豆菜、色木槭、三葉草、山梅花、鱗毛蕨。輪葉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5。
2.5 毛百合
多年生草本。莖高50~70 cm,有棱。葉散生,莖端則4~5枚輪生?;?~2朵頂生,橙紅色或紅色,有紫紅色斑點,外輪花被片倒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稍窄?;ㄆ?~7月。果期8~9月。
2.5.1 用途 可作花壇、花境花卉,也可作切花。
2.5.2 分布 資料記載,毛百合分布于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5。
2.5.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色木槭、透骨草、烏頭、歐蕁麻、水楊梅、龍芽草、穿龍薯蕷、雞眼草、藎草。毛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6。
2.6 渥丹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白色。莖直立,高30~70 cm。葉互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柄,兩面均無毛,葉脈3~7條?;▎紊驍?shù)朵呈總狀花序,生于莖頂端,花直立,開展,深紅色,有褐包斑點,雄蕊6枚,花藥長矩圓形,橙黃色,花粉桔紅色。蒴果矩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2.6.1 用途 渥丹可入藥,治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神經(jīng)衰弱,驚悸,失眠。
2.6.2 分布 渥丹在遼寧省標本中沒有記載。本次調查分別在鳳城和寬甸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6。
2.6.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委陵菜、寬葉山蒿、鵝耳櫪、雞眼草、突節(jié)老鸛草。渥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7。
2.7 垂花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30~70 cm。地下鱗莖廣卵形或卵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光滑。葉互生,多集中于莖中上部,線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邊緣稍反卷。花1~6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梗上升,頂端下彎,花冠淡紫紅色,下部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披針形,反卷,雄蕊6,花絲長2 cm,無毛,花藥長圓形。蒴果直立,卵圓形,具鈍棱,頂端凹,基部有柄?;ㄆ?~7月。2.7.1 分布 資料記載,垂花百合分布于:西豐、北鎮(zhèn)、鳳城、桓仁、寬甸、岫巖、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東坡和大連老鐵山各發(fā)現(xiàn)一株垂花百合。其分布見圖7。
2.7.2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小葉樸、落葉松、色木槭、狼尾珍珠菜、懸鉤子、歧莖蒿、茜草、牛尾菜、香茶菜、歪頭菜。垂花百合樣地調查結果見表8。
參考文獻
[1]謝維.撫順地區(qū)植物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J].生態(tài)學雜志,1998,17(3):67-70.
[2]劉利,張梅.遼寧鳳凰山自然保護區(qū)植物區(qū)系的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2007(4):24-26.
[3] 鮑東兵.遼寧朝陽珍稀野生藥用植物[J].遼寧師專學報,2000,9(2):78-80.
[4]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4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 王艷萍.遼寧本溪關門山主要藥用被子植物[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1999(5):101-102.
摘要:介紹遼寧省百合屬植物的概況,總結遼寧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的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等7種百合的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為百合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百合屬植物;用途;分布;主要伴生植物;群落特點
中圖分類號:S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09-0001-05
1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概況
百合科大多數(shù)為草本。具鱗莖或根狀莖,莖直立或呈攀援狀,葉基生或莖生,花單生或聚集成各式各樣的花序,花常兩性,輻射對稱,各部為典型的3出數(shù),花被片6枚,雄蕊6枚,花絲分離或連合,子房上位,常為3室,蒴果或漿果。該屬植物包括多種花卉植物,如百合、郁金香、萬青、玉簪等;藥用植物如黃精、貝母、天門冬等;常見的食用植物如蔥、蒜、洋蔥和黃花菜(金針菜)等。百合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成分,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醫(yī)引用,具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通過到沈陽、大連、鞍山、丹東、本溪、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桓仁等市、縣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有7種百合,分別為垂花百合、大花卷丹、卷丹、輪葉百合、毛百合、山丹、渥丹,詳細情況見表1。
2 遼寧省百合屬植物資源用途及分布
2.1 卷丹
多年生草本,高1.0~1.5 m。地下鱗莖寬球形,鱗片寬卵形,白色。莖直立,堅硬,具紫色條紋。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有白色綿毛?;?~6朵或更多,花梗粗硬?;ü诔燃t色,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花藥長圓形,長約2 cm,紫紅色具斑點。蒴果倒卵形,長3~4 cm?;ㄆ?~8月,果期9~10月。
2.1.1 用途 夏季可觀賞花朵,秋季可食用鱗莖,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同時還是貴重的中藥材,有滋補、強壯、鎮(zhèn)咳、去痰之功效,對肺結核及慢性氣管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
2.1.2 分布 資料記載,卷丹分布于鳳城、北鎮(zhèn)、鞍山、義縣。但本次調查僅在本溪、鞍山發(fā)現(xiàn)兩個種群。其分布見圖1。
2.1.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糠椴、紫椴、遼東櫟、油松、茶條槭、懸鉤子、葉底珠、林中蒿、茶條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委陵菜、水楊梅、透骨草、蕁麻等。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2。
2.2 大花卷丹
多年生草本?;ㄏ麓够騼A斜,花被片翻卷,雄蕊向外伸展。葉互生,鱗莖的鱗片無節(jié)。葉狹披針形、披針形至長圓形。植株不具白色硬毛,莖通常無毛,花梗光滑,花被片長5~8 cm,具流蘇狀突起。
2.2.1 用途 可觀賞花朵。
2.2.2 分布 資料記載,大花卷丹分布于鳳城。本次調查未在鳳城發(fā)現(xiàn),而在清原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2。
2.2.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落葉松、元寶槭、懸鉤子、珍珠梅、龍芽草、水楊梅、透骨草。大花卷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3。
2.3 山丹
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60 cm。莖直立,葉散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至數(shù)朵,生于莖頂端,花直立呈星狀開展,深紅色,有褐色斑點。蒴果矩圓形,長2.5 cm?;ㄆ?~7月,果期8~9月。
2.3.1 用途 花及鱗莖可入藥,能接骨、治傷、去黃水,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等。
2.3.2 分布 資料記載,山丹分布于瓦房店、朝陽、鞍山、建平、法庫、本溪、義縣、鐵嶺、葫蘆島、興城、岫巖、西豐、莊河、北鎮(zhèn)、綏中、長海、清源、凌源、沈陽。本次調查在以上地方均有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見圖3。
2.3.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油松、遼東櫟、落葉松、虎榛子、小葉水蠟、懸鉤子、香茶菜、狼尾菜、奇蒿、軟棗獼猴桃、茜草、東風菜、寬葉苔草、豬殃殃、野菊花、東北鐵線蓮、狗舌草、石防風、野青茅、亂子草。山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4。
2.4 輪葉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0.5~1.2 m。地下鱗莖卵圓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有小乳頭狀突起。葉6~9枚排成一輪,生于莖中部,倒卵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花2朵或更多,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橙紅色,具紫紅色斑點,下垂,無香味;花被片6,披針形,反卷,花絲長2~3 cm,無毛,花藥線性,長約1 cm。蒴果倒卵形,長2 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2.4.1 用途 具有觀賞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
2.4.2 分布 資料記載,輪葉百合分布于桓仁、莊河、本溪、寬甸、清原、岫巖、鳳城、鞍山、丹東。本次調查在以上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輪葉百合。其分布見圖4。
2.4.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落葉松、毛榛、色木槭、楓樺、山梅花、透骨草、山茄子、烏頭、變豆菜、色木槭、三葉草、山梅花、鱗毛蕨。輪葉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5。
2.5 毛百合
多年生草本。莖高50~70 cm,有棱。葉散生,莖端則4~5枚輪生?;?~2朵頂生,橙紅色或紅色,有紫紅色斑點,外輪花被片倒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稍窄?;ㄆ?~7月。果期8~9月。
2.5.1 用途 可作花壇、花境花卉,也可作切花。
2.5.2 分布 資料記載,毛百合分布于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5。
2.5.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紅松、色木槭、透骨草、烏頭、歐蕁麻、水楊梅、龍芽草、穿龍薯蕷、雞眼草、藎草。毛百合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6。
2.6 渥丹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白色。莖直立,高30~70 cm。葉互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柄,兩面均無毛,葉脈3~7條。花單生或數(shù)朵呈總狀花序,生于莖頂端,花直立,開展,深紅色,有褐包斑點,雄蕊6枚,花藥長矩圓形,橙黃色,花粉桔紅色。蒴果矩圓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2.6.1 用途 渥丹可入藥,治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神經(jīng)衰弱,驚悸,失眠。
2.6.2 分布 渥丹在遼寧省標本中沒有記載。本次調查分別在鳳城和寬甸發(fā)現(xiàn)幾個種群。其分布見圖6。
2.6.3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委陵菜、寬葉山蒿、鵝耳櫪、雞眼草、突節(jié)老鸛草。渥丹群落樣地調查結果見表7。
2.7 垂花百合
多年生草本,高30~70 cm。地下鱗莖廣卵形或卵形,鱗片披針形,白色。莖直立,光滑。葉互生,多集中于莖中上部,線形,基部無柄,先端漸尖,邊緣稍反卷。花1~6朵,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梗上升,頂端下彎,花冠淡紫紅色,下部具黑紫色斑點,下垂;花被片披針形,反卷,雄蕊6,花絲長2 cm,無毛,花藥長圓形。蒴果直立,卵圓形,具鈍棱,頂端凹,基部有柄?;ㄆ?~7月。2.7.1 分布 資料記載,垂花百合分布于:西豐、北鎮(zhèn)、鳳城、桓仁、寬甸、岫巖、本溪。本次調查僅在丹東鳳凰山東坡和大連老鐵山各發(fā)現(xiàn)一株垂花百合。其分布見圖7。
2.7.2 主要伴生植物及群落特點 伴生植物有榆、小葉樸、落葉松、色木槭、狼尾珍珠菜、懸鉤子、歧莖蒿、茜草、牛尾菜、香茶菜、歪頭菜。垂花百合樣地調查結果見表8。
參考文獻
[1]謝維.撫順地區(qū)植物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J].生態(tài)學雜志,1998,17(3):67-70.
[2]劉利,張梅.遼寧鳳凰山自然保護區(qū)植物區(qū)系的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2007(4):24-26.
[3] 鮑東兵.遼寧朝陽珍稀野生藥用植物[J].遼寧師專學報,2000,9(2):78-80.
[4]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第4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 王艷萍.遼寧本溪關門山主要藥用被子植物[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1999(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