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金星宇
一方美玉沁潤了一個民族千年的文化情懷,它那溫潤細膩的質地象征著儒家美好的品行,被當做謙謙君子的典范。伴隨著中國古老文明的發(fā)展,玉,已經(jīng)漸漸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之中,超脫一切,成為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與精神寄托。從本期開始,天下奇石欄目將推出“美玉中國”系列,讓我們一起去探尋綿延千年的中國玉文化,靜聽美玉與我們心靈的共鳴。
羊脂玉手鐲
和田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jù)《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曾同西王母宴飲與瑤池之上,隨后登上昆侖山,視察采玉部落,將玉料運往中原,開啟了最早的新疆到中原地區(qū)的“玉石之路”。和田玉在我國玉器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對我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边@本是李賀所作《李憑箜篌引》中的詩句,詩人將玉聲同鳳凰的叫聲并列,來襯托音樂的動聽,從一個層面也顯示出了昆侖玉(和田玉)在當時人們心目中崇高地位。在中國的古籍中,將昆侖山稱為“群玉之山”,《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出昆侖”之說。
從夏代到周代,和田玉就已成為了宮廷玉器的主要玉材,漢至明,和田玉在宮廷玉材中一直占據(jù)主導地位,到了清代這種風氣更加盛行,和田玉成為宮廷玉器制作的指定玉材,甚至連象征皇權的玉璽,有很多都是用和田玉制作而成的。
巍峨昆侖亙古億萬之年,綿延千萬之里。新疆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侖山,西起喀什地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牧山,中經(jīng)和田地區(qū)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和田玉成礦帶大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著和田玉的原生礦床及礦點,海拔在4000米雪山峻嶺之上。
和田玉是由透閃石類組成的單礦物巖石,礦物成分主要為透閃石。其特點包括:
1.透閃石含量在95%以上,在國內(nèi)同類透閃石玉中和田玉透閃石含量最高。
2.雜質礦物極少,一般雜質最多不過1%左右。
3.礦物粒度極細,為顯微晶質和隱晶質。顆粒度之細在同類透閃石玉中也是少有的。
4.結構以毛氈狀為典型,粒度均勻交織成氈毯一般,這是和田玉質地細膩致密的重要原因,為其他玉石少有。
和田玉家族家系龐大、種類繁多,從顏色上區(qū)分一共可以分為八種,分別是羊脂玉、黃玉、白玉、墨玉、糖玉、碧玉、青白玉、青玉八色。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欄目會通過三期將和田玉每一個種類詳細介紹給讀者。
膚如凝脂是指美人細膩的膚質。作為玉中的美人,羊脂玉有著凝脂般溫潤細膩的質地,光澤內(nèi)斂,柔和可人。絕對是和田玉中的帝王級材質,是不可多得的極品。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只有帝王將相才有資格佩戴和擁有。
羊脂玉手鐲
為了更者直觀詳細地了解羊脂玉的價值,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著名珠寶玉器集散地潘家園的多家玉器店,最終在一家店里目睹了羊脂玉的真容——由羊脂玉琢成的一副玉鐲,精致美麗,摸上去有著羊脂般滑膩潤澤的觸感。來自新疆的女店主法立(少數(shù)民族)告訴記者,羊脂玉一般只存在與新疆和田玉的料子之中,其價格十分昂貴,每克高達數(shù)萬元。通過燈光的照射,羊脂玉是通體光潤細膩的,近乎沒有絲毫的結構和雜質。
王女士介紹說,中國人崇尚儒雅風韻。和田玉的內(nèi)斂溫潤、細膩沉穩(wěn),非常契合國人的審美觀。羊脂玉看似細膩柔軟,實則剛強堅韌,是典型的“外柔內(nèi)剛”,更能承托出中國人的性格。由于羊脂玉優(yōu)秀的材質可以世代傳承,優(yōu)秀的品質更應該世代傳承。
在中國古代,黃色被認為陽光大地之色,同時也是至高無上的帝王色彩。黃玉與生俱來高貴的顏色,注定了它那非凡的王者氣度。
黃玉,新疆和田玉又一品種,質地細膩、滋潤,堪稱玉中精品,產(chǎn)量也十分稀少,珍貴程度可同羊脂玉相媲美。同羊脂玉一樣黃玉質地細密,韌性很強,是極好的雕刻玉材,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黃玉
黃沁
正是看中了黃玉極高的市場價值,一些黑心商家經(jīng)常用類似黃玉的其他玉料來欺騙消費者,那么,在魚龍混雜的玉器市場,我們又該怎樣鑒別黃玉的真假呢?潘家園某古玩城資深玉器收藏家劉躍告訴記者,判別玉器是否為黃玉,首先從顏色上進行區(qū)分,和田黃玉的顏色是原生的黃色,如果顏色淺淡便不能成為黃玉,顏色偏綠叫“口黃料”(黃綠色的青玉),也不是黃玉。
劉躍還告訴記者,市面上一些不法商家常常用黃沁冒充黃玉賣給消費者,黃沁是玉埋在地下時被諸如鐵離子或其他礦物成分滲入其中,從而形成的表面帶有沁色的玉,其價格跟黃玉比起來可謂天差地別。單從顏色區(qū)分,黃沁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并不容易判別,這時就需要用手電來照射來區(qū)分。
為了更好地說明區(qū)分過程,劉躍現(xiàn)場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塊黃玉,另外用一塊黃沁作為對比,當面為記者做了演示。據(jù)他介紹,真正的黃玉用手電照射,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那個方向照射,它都是通透的,沒有任何顏色的變化,通體透著那種自然的黃色。如果再用手電照射黃沁,你會發(fā)現(xiàn)它只有外皮被沁色包裹的部位是黃色的,其內(nèi)部還透著其他顏色。
象征著美好純潔、高貴品德的玉,在不法商販手中成了牟取暴利的工具。本刊在此也提醒各位和田玉收藏愛好者,在購買時務必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
白玉構成了一幅充滿和諧美感的風景畫,白玉裝飾著美人,美人映襯著白玉,在紅袖添香、月轉朱閣的美好瞬間,給人以無限遐想。從儒家經(jīng)典《禮記》(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記載的禮法,到萬世傳頌的《離騷》中“白玉兮為鎮(zhèn),疏石蘭兮為芳”的吟唱,再到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障水 得白玉,狀若璽”的記載,白玉與中國文化一直緊密相連。
白玉,主要產(chǎn)于新疆和田,白玉是和田玉的重要品種之一,其礦物成分主要是透閃石、陽起石,這樣的礦物組成纖維交織結構,質地細膩緊密且韌性很好,具有油脂光澤。在明清時期人們說的和田白玉,僅指產(chǎn)自和田的白玉,但是現(xiàn)在人們看到的白色玉,除了新疆和田白玉以外還有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以及韓國產(chǎn)的白玉等。
優(yōu)質白玉,其顏色成乳白色,可稍泛淡青色、黃乳色,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顆??臻g小,不易混入雜質,因此玉色不會因為雜質而發(fā)生改變。而質量差的白玉質地疏松,顆??臻g大,容易混進雜質,所以容易變色。而最上等的白玉就是產(chǎn)自新疆的和田玉,它質地致密,顯微鏡下觀察會發(fā)現(xiàn)其內(nèi)部成纖維變晶交織結構,并且其化學性質極其穩(wěn)定,硬度在6~6.5之間,因此其韌性和耐磨性也是玉石中最強的。
和田白玉是和田玉中的精品,而羊脂玉白玉則更是白玉中的極品。和田玉在中國有近八千年的歷史,伴隨歷史的發(fā)展,有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資料鏈接
什么是籽料、山流水、山料?
和田玉按照產(chǎn)出形態(tài)不同可分為籽料、山流水、山料。
籽料又名籽玉,是指原生礦剝蝕被水搬運到河床中的玉石,它分布與河床及兩側階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地下。籽料的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型,表面光滑。因為經(jīng)過千萬年的搬運、沖刷及篩選。所以籽玉一般質地最好。在河流下游的籽玉有各種顏色,如白玉籽料、黃玉籽料、碧玉籽料等等。
山流水是指原生礦石經(jīng)風化脫落,并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離生礦近,塊度較大,其玉料表面棱角少有磨圓。
山料是指沒有風化面表皮的或風化層很厚的玉石荒料,多為從礦山露頭或掌子面上開采的原生礦石,又稱山玉,碴子玉、古代叫“寶蓋玉”,指的是產(chǎn)于很高的新疆雪山上的原生玉礦。礦物組成以透閃石為主,并含有蛇紋石、石墨、磁鐵等微量礦物質,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后呈脂狀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