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公共經濟管理與改善民生問題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的重視。公共經濟管理在改善民生關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為了更好的完善相應民生改善的工作,政府必須要加強公共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加強管理職能轉變和公共政策公平性建設,加大各級政府對公共經濟事務的管理責權劃分力度,充分重視公共經濟管理過程的開放性。
【關鍵詞】公共經濟管理;改善民生;互相關系;政府
“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一直是我國各級黨政制訂政策和開展工作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十七屆四中全會中,中央再次強調全黨甚至全國都要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工作的力度。有效防范各種潛在的風險”。不斷地提高人民的經濟生活是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關鍵,也是展開各項經濟工作的重點。目前基于承擔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等比較重要的職能。提高政府公共經濟管理對于積極的改變和提高民生經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就是論述公共經濟管理對改善民生的關系和作用,希望可以從中找到公共經濟管理的缺陷,然后積極的改正,這樣就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改善民生中政府公共經濟的管理重點。
一、公共經濟管理在改善民生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公共經濟管理有利于社會分配制度的完善,公共經濟管理的出發(fā)點就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國民整體經濟水平,真正的意義上實現分配公平。隨著經濟日益發(fā)展,國民收入與財富總量的不斷增長,分配的公平性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成熟的社會特征不僅是公共需求顯著增長。更重要的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在社會中公平分配。近些年來。以政府為主導、提供公共產品為主要任務、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逐漸出臺。在公共政策的方面。最大限度地反映整個社會的不是個別群體的利益.能夠有效地避免政策滯后性和由于缺失人文關懷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在公共財政的方面,建設支出比例越來越低。社會性支出比例卻越來越高,政府財政向公共財政的方向進一步轉型,公共財政陽光越來越多地照在廣大中國國民的身上。
公共經濟管理有利于民生需求實現、民生內涵和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而不斷拓展,從過去人們生活的各個基本生存需要,發(fā)展到現在,包括社會保障、教育、衛(wèi)生等公共服務與產品需求,改善民生關系成為真正實現人民利益和保持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和必需。當今民生的內容龐大而復雜,由此產生的問題也比較多。但政府在公共經濟管理中,擔負著供給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財政的支出。管理公共事務等責任,迎合當前民生內涵的要求,在不同方面采取措施,極力解決現實的民生問題。力保民生需求的實現,這種公共經濟管理在改善民生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二、公共經濟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間的關系
公共經濟涉及國民經濟發(fā)展基礎,改善民生關系涉及了國民生活基礎,加強公共經濟管理可以改善民生的發(fā)展,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這里就對公共經濟管理和與改善民生之間密切關系進行如下的分析。
1.公共產品供應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改善民生的基礎
從改革開放至今,社會經濟得到飛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人民群眾基礎生存條件得到一定的滿足,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對于醫(yī)療衛(wèi)生和教育等方面需求正在逐漸增加,但是這些公共產品卻正因為管理與體制的原因,難以得到長期、快速供應,使得公共產品需求、供應之間出現脫節(jié)情況。因為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社會福利服務和產品以及社會保障均具備一定公共產品的性質,盡管部分產品可以私人經濟承擔,但是對于我國而言,最有效供給主體還是政府。只有政府直接、間接地向社會提供一些公共的產品,才能確保人民群眾得到相應公共產品的種類與質量,從而達到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基礎保障。
2.強化公共經濟職能是促進公共事業(yè)協調發(fā)展和改善民生的首要條件
對于改善民生而言,不能針對小部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改善,而是大部分,甚至全部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是一項公共事業(yè),必須達到公共資源公平分配,進而就要求政府履行相關的職能。市場經濟資源正在進行配置的時候,主要強調是效率,而不是公平,所以,政府在公共事業(yè)中發(fā)揮相關作用,加強對公共資源的協調配置,才能有效解決市場失靈情況,才可以進一步在確保社會公平情況下,增強公共資源配置效率,達到人民群眾對公共產品的實際需求,真正實現改善民生的宏偉目標。
三、在二者關系中看改善民生對公共經濟管理的新要求
1.積極轉變政府管理的職能
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是改善民生的根基。這需要政府在搞好經濟調節(jié)和市場監(jiān)管同時,注重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轉變政府管理職能,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
2.不斷強化公共政策公平性
政府協調公共事業(yè),促進社會公平,成為改善民生必要條件,公共經濟管理的其中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促進社會的分配公平,但政府在管理過程中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制定公共的政策,所以,為了保證民生實際改善效果,就需要確保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取向。
3.合理劃分各級政府對公共經濟事務的管理責權
4.注重公共經濟管理過程的開放性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進步,民生問題在政府的工作中占據比重越來越大,并且通過加強公共經濟的管理工作,促進改善民生工作全面開展,為此,我國要加強對公共經濟管理工作重視,使其可以更加具有開放性,而且加強人民群眾參與,在整體上提高公共服務、公共管理的水平上優(yōu)化民生,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彥林.當代中國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關系優(yōu)化研究.2011
[2]呂恒立.論公共產品供給的多主體趨勢. 海南大學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