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姍
摘 要: 閱讀教學的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即對閱讀進行指導、訓練。本文主要探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如何培養(yǎng),并在結(jié)尾用案例證實觀點。
關鍵詞: 高中語文閱讀 教學能力 培養(yǎng)途徑
一、培養(yǎng)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高中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閱讀,閱讀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意義重大。但是在實際調(diào)查中發(fā)展閱讀情況并不樂觀,學生與老師在這一塊興趣都不濃厚,閱讀不僅耗時而且效果甚微,因此,研究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很有必要。本文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幾點意見,具體如下:
1.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鍛煉學生思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在重點詞句、語句的隱含中找問題。對文章的理解不能離開特定的語境與背景,閱讀時遇到與現(xiàn)實不符合的描述時,要提出疑問?!逗苫ǖ怼分杏幸痪洹芭司陀肿谙由?。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他們幾個呢?”。這段看似家常的描述卻存在疑問:女人為什么關注“他們幾個”?妻子從水生紅漲的臉和氣喘預感到什么?要知道這些,就必須深入了解人物。還可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提出問題,如《鴻門宴》中項伯替劉邦說情這事,項羽為什么不追問?《孔雀東南飛》中焦母為什么不喜歡能干、孝順、任勞任怨的劉蘭芝呢?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與思辨能力。
文章是一個多層次的結(jié)構(gòu)框架,閱讀時需要對文中的句子進行分析、概括。有些文章還需要閱讀者把閱讀內(nèi)容具體化,如《兵車行》中有一句“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其實男人都打仗去了,女子怎么嫁得猶比鄰?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只是為了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戰(zhàn)爭對社會的破壞程度。
3.擴寬學生的閱讀領域,并幫助學生選擇一些有益的讀物。
高中語文閱讀要求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否則會被有些內(nèi)容絆住,閱讀得多了,思路才會打開。因此,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擴寬閱讀領域,吸取博大精深的文化,當然閱讀的讀物要是積極向上的。在講《長恨歌》時,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長生殿》,在講《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全本,在擴展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講完《夜鶯的歌聲》,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霧都兒童》。
4.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第一步,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可以利用情境想象,就是在教學時運用科技手段,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激發(fā)閱讀興趣。如講《鴻門宴》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對鴻門宴的前因后果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演繹話劇版鴻門宴,使學生有更深的理解;還可以利用故事情節(jié)吸引學生,老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把發(fā)生的故事內(nèi)容大概說一下,并側(cè)重其中的精彩情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內(nèi)容時可以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通過閱讀找出答案。提醒學生閱讀時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讀完以后可以寫一些讀后感、摘錄等。根據(jù)具體需要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可以跳讀、精讀,還可以邊讀邊交流。
5.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主義觀念。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理念,目的是傳授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人文科學精神。引導學生在定論的基礎上發(fā)掘新觀點,不迷信現(xiàn)成的東西。
6.針對學生的個性理解,設計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用一部分課堂活動代替課文學習,如講《荷塘月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看幾張關于此文章的照片,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氛圍,如身臨其境,這樣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入。
7.分層次對課文進行講解。
如在課堂上讀書,第一遍讀,了解大概內(nèi)容,第二遍讀,分清層次,然后精讀、細讀,領悟中心思想,積累并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這樣學生在閱讀上才不會特別費勁,才不會有厭煩情緒。如《赤壁賦》,開始閱讀時朗朗上口,等讀完一遍后再理解就不會太反感了。
二、學生古詩詞學習能力低下的原因
筆者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與興趣很低,更別說鑒賞了。為什么從小學就學的古詩詞到了高中仍然生澀難懂,經(jīng)過思考筆者覺得原因可能如下:
1.能力與知識比較,更看重知識。
語文閱讀教學傳授給學生知識是必需的,在上課時間受限制的情況下,把教給學生閱讀知識作為唯一目的是不對的,傳授閱讀知識是提高能力的基礎,能力提高才是目的。
2.看重理解,忽視方法。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非常注重理解,每篇閱讀都要求精益求精,越精越好,一般先講字、句的理解,然后講寫作、結(jié)構(gòu)特點、語言風格、中心思想等,講了重點,再講難理解的地方,然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才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
3.忽視情感的培養(yǎng)。
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于注重學科,把學科凌駕于人之上,這種教學違背了人性化教學的教學原則。
4.重結(jié)論輕過程。
有些老師在講閱讀時,為了省事,把教學參考書上的結(jié)論直接告訴學生,不管學生的接受程度,省略求解過程,這樣的結(jié)果是學生在懵懂之間只能選擇記住,省去學生自己思考、創(chuàng)新的過程。
一次與朋友聊天時得到啟發(fā),把流行歌曲與古詩詞結(jié)合起來,可能會提高學生興趣,也許效果會增強,因此,筆者對閱讀教學進行了改進,在講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讓學生聽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通過“聽”,在悠揚旋律的伴奏下,引導學生喜歡古詩詞,沉浸于詩詞之中,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在鑒賞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實現(xiàn)學生與詩人和作品的感性溝通,加強詩詞的理性體悟。在講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播放《三國演義》的插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借助音樂體悟和感受這首詞和蘇軾詞的異曲同工,同為詠史懷古,各有千秋。
參考文獻:
[1]陳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思考[J].科學教育論壇,2006(1).
[2]袁俊偉.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探討[J].文學教育,2014(2).
[3]張健.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論思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