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強
摘 要: 在開卷考試的形式下,編撰《中考時政重熱點專題分析》給學生作為備考材料,對于學生快速準確高效地查找到考題所需的對應材料,更加從容應對考試,考出理想成績能起到重要作用。編撰科學精煉、深受學生認可期待、富有成效的《中考時政重熱點專題分析》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專題遴選關注時事政治的時代性和長效性;問題準備關注全面性和綜合性;答案組織關注規(guī)范性和簡潔性。
關鍵詞: 中考時政重熱點 專題分析 編撰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評價方式實現(xiàn)了突破性變革。近年來,全國相當一部分地區(qū)的初中思想品德畢業(yè)、升學考試實行開卷考試,這一考試方式的變革改變了學生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真正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卷考試,顧名思義,就是在考場上開卷,允許考生答卷時翻閱書本、查閱資料,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全面、準確地答完試卷。在實踐中,由于部分家長、非思品學科老師甚至學校領導對開卷考試認識存在偏差,對學生錯誤引導,學生普遍對思想品德學科不重視,因此,考試成績并不理想,甚至比以往閉卷考試成績還要差。
毫無疑問,在具有選拔意義的畢業(yè)、升學考試中考出高分數(shù)、拿到好成績對于考生來說是硬道理,為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夯實知識基礎,學會關注時事政治,加強訓練,提高解題能力是思品課老師尤其畢業(yè)班老師們的必修課。在畢業(yè)班教學實踐中,我校歷年獨立編撰《中考時政重熱點專題分析》(以下稱《專題分析》)給學生作為備考材料,對于學生快速準確高效地查找到考題所需的對應材料,更加從容應對考試,考出理想成績起到了重要作用?!秾n}分析》以時事政治重點和熱點為背景,按照中考可能的命題角度給學生設計基本問題,組織整理答案,跨越教材年級、章節(jié)界限,重新組合基礎知識,讓學生在考試中參考《專題分析》正確解答絕大部分試題,因此《專題分析》深受歷屆畢業(yè)班學生的認可和期待。下面結合我校畢業(yè)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實踐,就如何編撰科學精煉、富有成效的《專題分析》談談體會。
一、專題遴選關注時事政治的時代性和長效性
時事政治是一段時期國內國際發(fā)生的涉及社會生活各領域,包括經(jīng)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外交等方面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時事政治是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具體表現(xiàn),反映了時代的脈搏。近幾年來的《福建省初中學業(yè)考試大綱(思想品德)》和《泉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思想品德)》中的命題原則都要求:中考命題要體現(xiàn)思想性,“宣傳和貫徹黨與國家的大政方針”;體現(xiàn)人文性,“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要求”;體現(xiàn)導向性,“正確發(fā)揮考試的導向功能,堅持以學生為本,強調能力立意,注意應用性、時代性、探究性、綜合性和教育性,引導學校加強教學、引導教師改進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做人”。近年來的思想品德學科考試十分注重對時政重熱點的考查,試題以近一年來的時事重點或熱點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教材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想品德試題從形式上體現(xiàn)了“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規(guī)律和特點?!邦}在書外”即思想品德試題與時事政治重熱點的結合相當緊密,不涉及時事政治材料的試卷幾乎沒有。因此,思想品德課的中考復習和備考務必特別關注并著力解決時政重熱點與課本知識的整合,編撰《專題分析》是著力解決時政重點、熱點與課本知識有機結合的重要舉措。
編撰《專題分析》,首先要在專題遴選上下工夫,每一年度國際國內的時事政治事件種類繁多、紛繁復雜。我們給學生編撰《專題分析》不能漫無目的,到處撒網(wǎng),怎樣在琳瑯滿目的時事政治材料中遴選確定最有針對性的重點熱點問題,需要思想品德學科老師下一番工夫。在專題遴選上要尤其關注時事政治的時代性和長效性。
首先,尤其關注時事政治的時代性。近幾年來的泉州中考思想品德試題,尤其是非選擇題,相當一部分都會選擇一年來與我國國家利益相關度大、社會關注度高、反響強烈、最具鮮明時代特征的時事政治事件作為背景材料進行設計,如2008年試題中的“抗震救災”,2009年試題中的“改革開放30年”、“金融危機、海西建設”,2010年試題中的“上海世博會”,2011年試題中的“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試題中的“雷鋒逝世50周年”、“地溝油、瘦肉精、染色饅頭等食品安全事件”,2013年試題中的“釣魚島爭端”、“中國夢”,2014年試題中的“全面深化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上述試題無一不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其次,關注時事政治的長效性。所謂“長效性”,指時間上的持續(xù)性和影響上的深遠性,是具有長效性的時事政治事件,反映的往往是關系國家和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是黨和政府長期關注、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中考年年濃墨重彩大做文章的高頻區(qū)域。如思想道德建設及誠信和責任、青少年健康成長、科教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公平正義、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安全問題)等都是近年來持續(xù)引起強烈反響、社會持續(xù)關注、國家高度重視的熱點問題。對于不具有長效性的時事熱點,可做冷處理。
當然,在時政重熱點專題的選題中,還應注意“以我為主”和“貼近學生”?!耙晕覟橹鳌?,就是專題遴選要重點關注國內熱點,重點關注國際上與我國有直接關系的熱點;對于與我國沒有直接關系的熱點,則做冷處理。“貼近學生”則在專題遴選上不超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和能力范圍,必須是初中學生普遍關注或者應該給予關注的熱點,必須是初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基本理論分析的熱點,必須與學科的主干知識有較為合理的結合點。最后,時政重熱點的遴選還應關注專題的確定性。中考試題必須保證科學性,特別政治學科的試題。中考關注的熱點問題必須是已有明確結論的問題,政治上比較敏感,中央尚未明確表態(tài)的問題;觀點比較前沿,學術界尚有廣泛爭論的問題;發(fā)展不夠充分,尚處在試驗觀察階段的問題是不太可能進入中考試卷的。
二、問題準備關注全面性和綜合性
思想品德學科試題一般圍繞某個中心詞,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綜合型”、“實踐題”五個角度設問?!笆鞘裁础苯嵌鹊念}目包括:是什么?說明了什么道理?體現(xiàn)(符合)什么觀點?列舉等;“為什么”角度的題目包括:為什么?說明原因(理由)、重要性(意義)、必要性、對某個問題加以分析等;“怎樣做”角度的題目包括:包含國家或個人怎樣做?提建議(對策)、出謀劃策(獻計獻策)、采取什么舉措應對等;“綜合型”角度的題目包括:談理解、認識、看法、感受(感想)、體會,談啟示、警示,評析、辨析,時事點評等;實踐題包括:主題(標題、報名),標語(口號),活動方案(活動形式設計、主題班會活動步驟設計,黑板報(手抄報)欄目設計,倡議書,建議書,承諾書,發(fā)言提綱等。在五個角度的試題中,“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三個角度問題指向單一,答案往往可以根據(jù)教材單一的知識點做出明確的回答,實踐題學生一般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生活經(jīng)驗言之有物,對學生來說相對容易;而綜合型題目則需要學生從是什么、為什么和怎樣做等多個角度做出回答,需要學生對教材中的多個知識點進行歸納整合,實現(xiàn)教材知識與時事政治事件的聯(lián)系與知識遷移,對學生來說則相對較難。為此,老師在編撰《專題分析》時,要圍繞某一話題,從“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綜合型”、“實踐題”五個角度思考試題可能的命題方向,并按五個角度全面而有規(guī)律地給學生做出問題準備。尤其要重視“綜合型”的挖掘和設計,盡量避免因《專題分析》的疏漏造成嚴重失分。
例如,在《2014屆畢業(yè)班中考時政重熱點專題分析》中,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題下給學生準備了以下問題: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2.十八大報告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什么?
3.列舉一年來我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舉措。
4.列舉教材中哪些觀點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
5.為什么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或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6.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7.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應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8.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的理解。(認識、評析、點評)
9.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談談你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
10.我國(國家、社會)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在國民教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1.學??梢蚤_展哪些活動促使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2.請你就青少年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出倡議(從實現(xiàn)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及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三個角度)
13.請你就青少年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任選一個角度提出倡議。
三、答案組織關注規(guī)范性和簡潔性
思想品德試題“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命題規(guī)律和特點,要求我們在中考復習備考和《專題分析》編撰中,一方面要特別重視“題在書外”,即特別關注時事政治重熱點的遴選,關注課本知識與時政重熱點的聯(lián)系與整合,另一方面要特別關注“理在書中”,即在答案組織整理上特別注意回歸教材,運用教材知識、學科語言分析解決時事政治重熱點和現(xiàn)實生活問題。答案組織要特別關注規(guī)范性和簡潔性。
答案組織的規(guī)范性首先應該體現(xiàn)為語言表述的科學和規(guī)范。通過對學生考試過程中的失分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少同學的失分在于答案口語化,缺乏學科語言和規(guī)范的表述方式。例如,在圍繞“誠信”談理解的試題中,學生答案如“一個人不講誠信,就會被人鄙視、數(shù)落”,“人不講誠信就要倒霉”,“國家要無信則就會敗”等;在回答“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tài)化的意義”的試題中,不少同學沒能使用“有利于……”,“是……的需要(要求)”,“對……有重要意義”等規(guī)范化的表述,存在缺乏學科語言和規(guī)范表述方式的問題。
答案組織的規(guī)范性,還應該體現(xiàn)為邏輯思路的完整和清晰。學生在回答綜合型試題時,往往不能根據(jù)不同類型試題的解題步驟依次從多個層次展開作答,如“評析題”,按要求學生應依次從三個層次作答:①評價判斷——對背景材料提供的行為或現(xiàn)象進行定性,從心理、道德或法律角度做出評價判斷;②分析原因,說明理由——運用教材知識,對背景材料提供的現(xiàn)象或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做出分析;③指出正確做法——從背景材料的行為或現(xiàn)象引申出對青少年學生的行為啟示。但是,相當部分的同學往往只從一個角度大篇幅包抄,要么沒有評價,要么沒有分析,要么沒有做法,導致失分。為此,我們在編撰《專題分析》時,在答案組織上要特別關注答題步驟的全面完整和答題邏輯的清晰規(guī)范。
除此之外,我們在答案組織上還應加強語言推敲,力求答案語言精確簡潔、簡單明了。從近年來福建省尤其是泉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學科命題及評分要求來看,對閱讀量、答題量都做出了控制,參考答案的題量不大,答案要點簡潔明確??荚囍邢喈敳糠謱W生在答題過程中答案拖泥帶水、雜亂無章,沒有分段或標出序號,沒有做到要點式答題,容易造成失分。為此,我們在編撰《專題分析》時,組織答案時應在語言推敲上下一番工夫。
參考文獻:
[1]2013年福建省初中學業(yè)考試大綱(思想品德).福建省普教室,2013.
[2]2013年泉州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說明(思想品德).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