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彬+薛品
2010年8月初,中鐵五局黨委任命佘志清為滬昆高鐵貴州八標段常務副指揮長,已是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副總經(jīng)理的他同時還兼任公司滬昆項目經(jīng)理。
佘志清,中等身材,壯實而敦厚,彎月似的眼睛,怎么看都在笑。他性格溫和,思想深邃,考慮問題周全,鐵道知識全面,是個難得的鐵路建設人才。
在電腦上一輸入“佘志清”這三個字,很多信息就會跳出來:
他是1971年出生,湖南常德人。常德是英雄之城,1943年10月,這座城市的中國軍民與日軍展開殊死血戰(zhàn),兩個月就收復了失地。在佘志清這個常德子弟的身上,繼承了常德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基因。
1997年,佘志清從號稱鐵道部門的“黃埔軍?!蔽髂辖煌ù髮W鐵道工程和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在學校時,他是學生會的宣傳部長,寫得一手好散文。沒料到畢業(yè)后,他用實踐書寫著人生的散文。
2003年,中鐵五局機械公司修建孝(感)襄(陽)高速公路時,年僅32歲的佘志清成為中鐵五局最年輕的項目經(jīng)理。2006年,中鐵五局修建洛(陽)湛(江)鐵路,35歲的佘志清主持全線4個隧道、5座大橋、1座特大橋、1座車站的綜合工程施工,他的領導才能愈顯鋒芒。
洛湛鐵路牛廟腳1號隧道是重點控制工程,在佘志清的主持下,這個隧道進出口配備了全斷面開挖臺車,定做的襯砌臺車可適用于曲線、直邊墻襯砌,每次可灌注90立方米的襯砌混凝土?,F(xiàn)代化機械設備的科學運用,對隧道開挖及襯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隧道建成后,被項目指揮部評為優(yōu)質(zhì)樣板工程。他領導的QC小組實施的“山砂改良土填筑站場路基技術”,獲得2006年中國質(zhì)量管理協(xié)會“全國工程優(yōu)秀質(zhì)量管理小組”二等獎,這是公司在廣西拿到的第一個國家級科研獎。
繼在孝襄高速公路擔任項目經(jīng)理后,佘志清的能量“一發(fā)不可收”,之后他在(安)徽杭(州)高速公路和廣西岑(溪)興(業(yè))高速公路路面建設中擔任項目經(jīng)理,相繼取得了不俗業(yè)績,孝襄高速公路工程被湖北交通廳譽為全線“樣板工程”;廣西岑興路面工程,他帶出了中國中鐵“建功立業(yè)100強”優(yōu)秀項目團隊;短短5個月,他率隊施工的岑興高速公路,被廣西交通廳譽為“創(chuàng)造了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的優(yōu)秀工程。
2009年3月,38歲的佘志清擔任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副總經(jīng)理兼湘桂項目部經(jīng)理,承建湘桂鐵路改擴建工程第1標段。管段距離雖不太長,只有18.2公里,但卻有特大橋3座、普通大橋3座、隧道1座、涵洞58座、旅客地道1座、便道立交橋12座。項目橋隧、路基相連,并且全是現(xiàn)澆梁,風險非常大,被建設單位列為全線最重要的標志性控制工程。佘志清深感到擔子的重量,但卻豪邁地說:“走別人不曾走過的路,這是一種魄力,也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自信!”
他精心部署前期工作,很快打響了工程的開局之戰(zhàn),項目部很快實現(xiàn)了第一時間集結隊伍、第一時間建立與各方的溝通渠道、第一時間安家建點、第一時間到位機械設備、第一個建設混凝土拌和站等多個“第一”。在湘桂指揮部評比中,這支“特戰(zhàn)隊”在征地拆遷、形象進度、安全質(zhì)量、路基附屬工程施工等多項指標上取得全線第一的好成績,5項工程被南寧局評為樣板工程,項目部獲得2009年度中國中鐵股份公司、中鐵五局集團公司、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授予的紅旗項目部。
2009年5月1日,佘志清榮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像佘志清這樣屢戰(zhàn)屢勝的“將才”更是難得。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貴州八標段的施工,就需要這把好刀再展光芒。
2010年8月,滬昆高鐵貴州八標段戰(zhàn)役打響!
佘志清指揮施工的滬昆貴州段第八標段總投資約28億元,設計時速250公里,整個線下投資19.7億元。這個標段長36.479公里,有隧道22座,累計長12.86公里,占全路段的35.3%;橋梁有23座,其中,特大橋8座,大橋9座,共計長10.924公里,占線路長度的30%;除此之外,還要建車站1座。當佘志清帶領大軍開向安順八標段時,才感覺到事先對各種困難的估計一點不過分。
首先是征用臨時用地困難重重。那時,正是水稻即將收割之際,大部分村民都不愿出租用地,即使愿意,征用條件十分苛刻。面對困難,佘志清白天跑政府部門協(xié)調(diào),晚上跑村寨找村民協(xié)商,到農(nóng)舍田間向村民做思想工作。最終,在當?shù)卣拇罅χС窒?,征到了工程用地。他帶領員工們很快著手前期工作,派一名副經(jīng)理帶領員工白天幫老鄉(xiāng)割稻子、清理場地,晚上加班加點施工,終于在沒有路的山坡上,挖出了進出車輛和設備的便道。
安順的山峰兀立,溝壑眾多,在這里建設鐵路“戰(zhàn)場”擺不開,佘志清就安排員工在山坡上見縫插針,平整土地建拌和站,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他們完成了生活區(qū)及生產(chǎn)區(qū)所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解決了員工吃住行等生活問題。2010年10月29日,八標段架子隊駐地和砼拌和站建設,在滬昆高鐵貴州段6家施工單位中,第一家通過了投資方和監(jiān)理方的驗收。2010年11月9日,就在八標段戰(zhàn)役打響不久,佘志清榮獲了全國總工會授予的“火車頭獎章”。
在熱火朝天的施工中,七眼橋特大橋的施工成為一個亮點。
七眼橋特大橋位于安順市西秀區(qū)七眼橋鎮(zhèn)的小關村,全長1 835米,是八標段最長的橋梁,是八標段架梁的一個重點通道。該工程的特點是:上面建滬昆高鐵,而下面是正在運行的老滬昆鐵路,火車6分鐘一趟呼嘯而過,施工中一顆小石子掉下去,就有可能釀成擊穿車頂?shù)拇蟮?。不僅如此,七眼橋特大橋還跨越102省道、西南成品油管道,是八標段的重難點控制工程。
說七眼橋特大橋施工難,但它不是唯一的,還有姚官屯特大橋與它“作伴”。
姚官屯特大橋兩跨既有線:8號和9號墩跨越貴黃高速公路,17號和18號墩跨老滬昆鐵路,橋下還有成品油管道和軍用光纜通過,其中,17號墩處在成品油管道上,18號墩處在軍用光纜上,尤其是18號墩,它的樁基孔樁位距離鐵路邊坡最近的位置只有3米。此外,姚官屯特大橋還地處喀斯特地貌上,承臺基坑開挖過程中還出現(xiàn)了涌砂現(xiàn)象。
所有這一切,如山一般的困難壓在項目部肩上,建設者沒有退路。佘志清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率領全體參建將士一刻不停地向前沖。
八標段改變“戰(zhàn)術”,在姚官屯特大橋施工中采用國內(nèi)最先進的山河智能420旋挖鉆,提高了施工質(zhì)量。架子隊還用鋼管樁對臨近鐵路的邊坡進行防護,并地埋鋼管樁、用鋼絲繩連接旋挖鉆以固定機身,避免火車穿越時產(chǎn)生大風使鉆機擺動過大,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
2013年9月6日,姚官屯特大橋18號墩完成了所有孔樁和承臺澆灌,比預期提前了9個月,標志著八標段向勝利邁進了一大步。
緊接著,在攻克控制工程蜜蜂寨和龍家寨隧道“硬骨頭”中,項目部面對風化石灰?guī)r、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坍塌的危險,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用“鐵軍”的腳步彈奏出了建設者之歌,最終圓滿實現(xiàn)了施工預期。
截至2014年10月底,經(jīng)過4年多的艱苦奮斗,他們圓滿完成施工產(chǎn)值19.8億元,完成工程總量92%以上,隨著蜜蜂寨隧道和龍家寨隧道的勝利貫通,勝券在握的將士們已經(jīng)情不自禁地綻放著喜悅。
而此時的佘志清,歷歷在目的艱辛雖然已成歷史,但是,足下的路還在延伸,那望不到邊的遠山正在呼喚著建設者……他輕松地微笑著,又開始了新的準備。
(責任編輯:李萬全)
?司)
(責任編輯:?郝幸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