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瓊
【摘 ? ?要】新課程的改革正在不斷深入到教學的各個鄰域,對于美術教學也是一樣,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正在悄然改變著美術的教學模式,把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方式改變?yōu)槊裰骰慕虒W方向前進,同時也使得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改革,使得美術教學越來越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思想,使得學生心靈上獲得自由。
【關鍵詞】美術教學學生解放思想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58
在美術的教學中常常會遇到這些情況,教師為了上好美術課往往費勁腦汁精心準備課堂教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可是一上完課檢查效果,往往卻差強人意。課堂上教師磨破了嘴皮,講的再好,學生也還是不愿意聽,甚至有的學生昏昏欲睡。教師布置作業(yè)時學生往往卻“啊”的一聲,這說明什么問題?學生有很大的情緒來抵觸教師的教學,有的學生甚至與教師對著干,你叫他向東他卻向西,你叫他打狗他卻攆雞,這些學生往往令教師更是頭疼。這些現(xiàn)象顯示了美術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如何卻改變這些現(xiàn)狀,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找到符合學生的“人心”,符合教學“學情”的方式方法。
一、備好美術課,首先要備好“人”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不會因為教師的意識改變而實際存在的,在備課時往往都會忽視學生的存在,總是以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來考慮學生該怎么樣就是怎么樣,有這種想法的教師永遠是教不好學生的。特別是美術課的教學更趨向于張揚、個性、解放思想的范疇內(nèi),教師把學生局限于一定的方方框框內(nèi),那只能說明教學是非常失敗的。因此,教師不僅僅要備好課,設計好教學過程,還要認真的備好“人”。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把教材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的素質發(fā)展,使學生德育體智美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不能局限于美術知識的教學,還要滲透各個方面的知識內(nèi)容,把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讓學生在不同的鄰域中都能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美術教學怎么有效的展開,就需要把握新課標的基礎上,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關注每個學生,讓學生明白他們才是課堂上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達到隨心所欲的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養(yǎng)成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引導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興趣
美術教學要想學生在上面有所提高就需要教師讓學生對它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讓興趣促使學生去學習美術。興趣是學習任何事物的不竭動力,只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產(chǎn)生動力,那么學生自己服從自己的心理行為去把這件事做好。怎么讓學生對美術產(chǎn)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材,備好課、備好人、備好教學環(huán)節(jié),還要精確的把握學生的心理。在心理學的角度可以發(fā)現(xiàn),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是離不了自己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的,從出生到長大成人,人的心理活動始終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就如學生在學校相互交往中就會看出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握這些心里現(xiàn)象,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在學生的心理基礎上設計好符合學生心理情景的教學,讓學生從心理上就喜歡美術,讓學生的興趣真正轉移到美術的學習當中。情景的設置要把握教材的特點,同時也要把握學生學習美術的知識的學習特點,對于學生來說,情景的設置要符合他們的認知習慣,他們在學習中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把知識技能的來源歸于直接經(jīng)驗,而不是間接經(jīng)驗,特別是美術的學習起步更離不開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學生只有將自己直觀感受畫出來,才有可能在一定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抽象的屬于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例如,在美術的鑒賞教學中,學生看見一副梵高的自畫像,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這是畫的什么,怎么感覺這么別扭,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這就說明學生的理解水平還沒完全達到那個水平,不會真正理解大師畫的畫所表達的意境。美術的教學要從具體到抽象不斷變化的過程,只有先實物的深入了解才能在這基礎上抽象自己的生活,并在作品上體現(xiàn)自己的畫畫意境。這種抽象的意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么如何讓學生去感受呢?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手段給學生模擬這種意境,讓學通過感官視覺來體會這種意境。例如在鑒賞《清明上河圖》時,按照常規(guī)的美術教學,教師只是給學生簡單介紹一下,讓學生自己看看課本上的部分圖片就行了,這樣一筆帶過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對美術美的欣賞,根本不能體會到畫中意境的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就是教師借助所有可能的教學手段,如掛圖、多媒體等,精心地設置一個虛擬的下雨的情景。這種虛擬的場景對學生來說比較遙遠,學生根本不能感知當時畫中本意,不利于學生去繪畫創(chuàng)作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畫中所畫的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感受當時熱鬧的情景。還可以找一找合適的場地模擬一下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寓教于樂”的理念中深入了解畫的含義。因此在美術的教學中我們有必要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生活,在生活的基礎上感知環(huán)境,做到“畫中有景,心中有畫”的境界。
三、培養(yǎng)學生敢于創(chuàng)作的精神
從幼兒園起教師就教學生學習畫畫,對于他們來說剛開始的繪畫都是對自己所見的所看的具體事物在紙上的表現(xiàn),學生所畫的每個筆都是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是客觀事實外在體現(xiàn)。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完成作業(yè),得到教師所需要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繪畫的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特別是學生的創(chuàng)作繪畫的能力,更不是紙上談兵就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這需要教師的不懈培養(yǎng),還需要學生在以后的繪畫的道路上不斷努力才會有可能成功。但是,在教學中不能打擊任何一個學生,即使畫的再差,也不能說你在美術上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學生可能很是生氣,但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時,就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敢于對我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說明學生還是有很大的上進心的,這時教師不要栗色自己表揚的語言了,可能表揚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鼓勵作用,讓學生在以后的繪畫當中走的更遠。學生對于美術是否情有獨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把握學生,把握課堂,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學會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打破傳統(tǒng)束手束腳的繪畫,讓學生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總而言之,要想使學生的繪畫水平提高,教師不僅僅要備好課、備好人、上好課等,還要多方面的提高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同時學校的美術教學也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繪畫水平,要懂得創(chuàng)新,懂得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懂得發(fā)揮學生的獨特的特長,真正把學生的思想解放出來,讓學生在美術上得到情感上的陶冶,思想上得到升華,真正提高創(chuàng)作美術繪畫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