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
摘要:本文以微博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微博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的挑戰(zhàn)和應對措施進行分析,闡明了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認清形勢,努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的方法,積極應對新媒體網(wǎng)絡的挑戰(zhàn)。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網(wǎng)絡;挑戰(zhàn)
1新媒體網(wǎng)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以微博為例”
1.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面臨挑戰(zhàn)
微博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能傳達更多的信息,成為思政教育的載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越發(fā)凸顯,由簡單的單向性轉(zhuǎn)化為雙向性的灌輸方式,面對更加快捷直接的海量信息,青年群體無法辨別對錯,一味吸收,甚至接受錯誤的思想灌輸,最終被引入歧途,這給傳統(tǒng)的單向性枯燥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
1.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zhì)面臨挑戰(zhàn)
傳統(tǒng)的一對多單向的教育灌輸方式使思政教育工作者處于一種信息優(yōu)勢地位,而在新媒體時代,微博出現(xiàn),青年群體可以通過微博接收到來自全球各國、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信息,思政教育工作者無法了解自己的這群受教育者心理需求,也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來融入這些青年群體的“世界”,青年群體覺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古板、頑固不化、跟不上潮流,而且通常思政教育工作者所傳授的內(nèi)容青年群體也許早就知道且嗤之以鼻,而青年群體口中所出現(xiàn)的新鮮詞匯,思政教育工作者卻聞所未聞,這就造成了在教育灌輸過程中,思政教育者的自身技能、業(yè)務面臨提高,讓思政教育工作者面臨挑戰(zhàn)。
1.3給突發(fā)事件的妥善處理面臨挑戰(zhàn)
新媒體時代,微博作為新興的網(wǎng)絡交流平臺被眾多青年群體所接受和喜愛,微博良好的發(fā)展速度和傳播范圍使得信息擴散快,不良信息的浸入防不勝防,特別是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微博這種新工具的“參與”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很難平息“危機”,許多人在微博平臺大肆發(fā)表不負責任、情緒化和毫無根據(jù)的言論,讓受眾群體無法辨別事情真相,許多“負能量”傳播在青年受教育群體中,讓思政教育工作者難以開展工作。
2新媒體網(wǎng)絡形勢下思政教育工作面臨挑戰(zhàn)的原因分析——“以微博為例”
2.1信息難以控制和思維的異化
微博作為新媒體網(wǎng)絡時代的產(chǎn)物,一種新興的交流工具,使獲得信息的來源簡單快捷、開放快速。許多新鮮的思維方式容易引起青年受眾群體的興趣,進而導致盲目追從,導致核心價值觀受到?jīng)_擊。微博信息的可控性弱,許多不良言論通過轉(zhuǎn)載閱讀的方式廣泛傳播在青年群體中,青年群體意志薄弱,無法辨別對錯,許多“離經(jīng)叛道”的言論為了吸引人的注意,標新立異,反而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導致青年受眾群體的價值觀越來越偏離主流軌跡,讓青年受眾群體行動上選擇逃避,思維上選擇批判,這就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難度。
2.2微博信息的開放性難以管理
微博的開放性和言論自由性是其自身特點,很多人為了獲得關注,通常用看似新奇、獨特的言論來吸引大眾,甚至很多人用沒有底線和道德的方式造成信息的隨意傳播,其中也包括血腥、暴力、黃色、社會不良行為,這種開放性讓意志薄弱的青年群體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心靈就遭到了腐蝕,一些消極思想讓處于探索階段的青年受眾群體來說是致命的,一念之差也許就造成了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來說,微博的發(fā)展速度和更新速度快,微博是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屬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產(chǎn)物,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也傳播了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這種霸道的傳播方式給還沒有獨立價值觀的青年群體造成了不良影響,意識形態(tài)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入侵”,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困難。
2.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微博的重視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遇到困難,很大原因來自思政教育工作者對微博的不重視。一般說來,思政教育工作者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工作開展,許多教育工作者忙于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的更新,沒有對微博加以重視,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即使開通了微博,也由于人氣不高,影響力小,缺乏與受眾的溝通,不能起到教育的意義,這就導致了思政教育工作者不重視微博,沒有微博,甚至有了微博也是形同虛設的局面發(fā)生。
3如何利用新媒體構建思政教育工作新平臺
3.1變不利為有利,利用新媒體網(wǎng)絡建立互動平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過采取各種有效辦法來幫助青年群體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和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的,新媒體網(wǎng)絡發(fā)展,微博的興起,一方面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工作帶來困難,另一方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建立微博,融入青年群體的“圈子”,首先,這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效的融入微博中,讓青年受眾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核心價值觀的洗禮和熏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微博為載體傳播價值觀,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把書本知識“搬”到微博平臺,而需要融入現(xiàn)如今的流行詞匯和時尚元素,讓核心價值觀通過時代產(chǎn)物的包裝,打造成能迎合受眾口味的“新興”價值觀,一方面能很好的讓對傳統(tǒng)教育反感的青年群體放松“警惕”,還能通過時髦詞匯博得受眾好感,進而完成目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的開通是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單向性教育灌輸方式,而如果單一的利用微博發(fā)布狀態(tài)和信息則不能很好的完成目的,這就需要與青年群體溝通,這種雙向性的交流方式才能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青年受眾心理需求和思想動態(tài),才能及時的調(diào)整自身的教育方式,更好的完成工作。再次,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微博形式積極引導受眾能過濾不良信息,正確使用微博。青年群體對信息對錯判別能力差,許多不良思想價值觀容易讓青年群體模仿而造成行為失控,這就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能正確引導青年群體正確使用微博,增強判別是非的能力,也需要讓青年群體正確認識微博,它僅僅是一個相互交流的工具,而不應該一味受其“唆使”,不能過度沉迷。
3.2加強監(jiān)控力度,形成正確的信息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
微博作為輿論形成和傳播的集散地,思想政治工作者能通過微博了解到社會輿論信息,面對不良信息輿論時,特別是突發(fā)不良事件時,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采用強制堵攔的方式,而是應該對各方信息加以收集,利用官方微博或者思政教育者自己微博,對負情緒和消極言論發(fā)表看法,發(fā)布權威信息,讓受眾知曉事情真相,不去盲目揣摩和聽信,這不僅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還能讓青年受眾接受引導,消除不良影響。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微博融入了青年群體的生活,由于新媒體網(wǎng)絡自身的性質(zhì),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挑戰(zhàn),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必須探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有效利用新媒體網(wǎng)絡工具——微博來展開思政教育工作,規(guī)避微博對青年群體的不良影響,變劣勢為優(yōu)勢,讓微博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陣地。
[參考文獻]
[1]彭國樑;劉德強.微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2]王軍;萬銀.微博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3)
[3]王丹.淺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3)
[4]段艷林.淺析微博與90后大學生政治素養(yǎng)的關聯(lián)性[J].黑河學刊.2014(04)
(作者單位: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endprint